【新福建】两会聚焦丨深化合作交流,引领融合发展

发布时间:2021-03-11浏览次数:547

两会聚焦丨深化合作交流,引领融合发展

(来源:新福建  2021-03-10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310日讯(记者 林清智 林霞 郑雨萱 林侃)“完善保障台湾同胞福祉和在大陆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和政策,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合作、融合发展,同心共创民族复兴美好未来。”政府工作报告对为未来两岸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

台胞台企登陆的第一家园加快建设,台湾百大企业超过一半在闽落户,农业利用台资项目数和实际到资规模保持大陆首位,台胞入闽超过1400万人次……福建始终在推进两岸融合发展中走前头、作表率,近年来,闽台各领域融合不断深化。

在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上如何迈出更大步伐?今年两会,我省代表委员立足已有成果和经验,热议两岸融合发展之道,从促进经济合作、密切文化交流、助力台湾青年登陆等方面建言献策。

促进经济合作,筑牢融合“压舱石”

经济合作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压舱石”。

30多年来,两岸经贸合作不断扩大深化,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格局。”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黄茂兴认为,这离不开惠台政策的加码助力。

纵观相关政策,有关经贸合作的举措都被“置顶”,成效显著。

过去这一年,面对疫情等外部因素的严峻挑战,闽台经济合作逆势上扬,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闽台贸易额增长10.9%,实际使用台资增长77.3%,首家两岸合资全牌照证券公司揭牌开业。

在经济领域的引领下,去年闽台融合破浪前行,取得了更多新进展:向金门日均供水超万吨,向金马供气福建侧已基本具备条件;平潭率先构建覆盖职业资格、企业资质、商品检验的全链条采信体系,我省直接采认台湾地区部分技能人员职业资格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厦门、泉州、莆田等地设立台胞医保服务中心……

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的新起点,如何深化经济领域融合?

“适应当前两岸关系的新形势新情况,加快闽台经济融合发展可以依据‘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有序推进。”黄茂兴指出,在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方面,我省可以先行先试、开展创新探索,为两岸经济融合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同时,深化闽台产业融合对接,立足两岸产业合作基础和互补结构,引导台湾企业融入祖国大陆‘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安全稳定的闽台合作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两岸共同市场。”黄茂兴说道。

提到创新闽台经济融合机制时,黄茂兴强调要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为制度创新提供支撑。同样聚焦两岸经济合作,全国人大代表、台盟中央委员、厦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紫萱的关注点也与新技术有关。

“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开创两岸融合发展新局面,首先要抓住新基建发展契机,推进两岸产业融合。”陈紫萱认为,“新基建”将成为促进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应明确新基建领域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方向,创新台资投资新基建渠道和方式,带动在大陆深耕多年的台资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推动台资企业抓住新基建转化而来的新商机、新红利,深入开展合作。

陈紫萱还表示,进一步推动两岸行业标准互认互通,是两岸实现产业互利共赢、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的必要条件。应鼓励台资企业参加大陆行业组织,共同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加强两岸产业领域的共同技术开发合作,并放开更多行业领域采认台湾地区的职业资格。

传承中华文化,增添融合“催化剂”

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文化交流是推动各领域融合的催化剂。

实施亲情乡情延续工程,持续推动宗亲、乡亲、姻亲、民间信仰等两岸基层文化交流,成功举办海峡论坛、海峡两岸文博会、海峡两岸图书交易会、海峡媒体峰会、海峡影视季……

回首极不平凡的2020年,一个个文化合作项目、一场场文化交流活动引起广泛反响,充分彰显了两岸民众真诚强烈的交流意愿,有力促进了两岸同胞心灵契合。

“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同根同种同源。”作为一名来自高山族的全国人大代表,福建武夷烟叶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黄蕾认为,文化交流是两岸交流的一个重点,也是灵魂。中华文化由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一直是中华民族强大凝聚力的源泉,也是实现祖国统一的一个重要基础。

放眼未来,代表委员们对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同胞心灵契合寄予厚望、充满期待,所提建议中,不少都关乎闽台文化的方方面面。

“妈祖文化承载着台湾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围绕妈祖文化举行的一系列活动、节庆,已成为闽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全国人大代表、莆田市秀屿区笏石镇岐厝村党支部书记曾云英建议,支持开通湄洲岛对台客运直航航线,在对台客运、滚装码头、邮轮码头、配套公共航道建设及对台航线运营等方面给予一定的专项资金支持,以发挥妈祖文化的精神纽带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江尔雄建议,重视“南岛语族”科学考察成果,用好以壳丘头遗址为代表的平潭史前遗址,推动建设“南岛语族文化村”,建设两岸文化交流交往的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南平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陈建华则关注古厝文化,她指出,海峡两岸特别是闽台地区地缘相邻、文缘相通,古厝村落散布其间,古厝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建议协同加强我国海峡两岸古厝文化保护暨传承发展创新。

……

代表委员们认为,我省应进一步发挥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独特优势,以文融心,以文化人,增进台湾同胞对民族、对国家的认知感情,强化“两岸一家亲”共识。

着眼青年一代,传好融合“接力棒”

青年是社会的接班人,两岸关系的发展将由他们来接棒。在有关两岸融合的探讨中,青年被越来越多地提及。

然而,“三中一青”群体来过大陆的比例仍然不高,来过福建的更少。如何为台湾青年登陆创造更好条件?代表委员们就教育、实习培训、创业就业等方面各抒己见。

“我省要在吸引台湾青年登陆求学、就业、创业方面走前头、有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平潭综合实验区海坛片区东门社区党委书记薛玉凤认为,平潭是台胞台企登陆第一家园的桥头堡,要为台湾青年来大陆追梦、筑梦、圆梦创造条件。

“要发展面向两岸的高等教育,引进台湾优质的办学、科研资源以及人才培养模式,为承接台湾产业落地打好基础。”薛玉凤建议,允许台湾高校在平潭开展独立办学、联合办学,面向两岸招收学生。同时,允许境内优秀高校中的对台教育合作项目、人才培养项目落地平潭,更好地服务台湾基层一线、青年一代。

随着祖国大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两岸交流的扩大深入,台湾青年到大陆就业创业的需求越来越大。

“要更加关注在大陆的台湾青年的发展需求,认真梳理和完善现有优惠政策,加快建立惠台政策落实保障机制,及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做到‘应知尽知’,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确保台湾青年同等享受各种普惠性政策。”陈建华建议,“要加强对政策措施的宣导,加强与台湾青年社团组织及学校的交流合作,为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提供信息咨询。”

为了更有效促进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享受同等待遇,全国政协委员、台盟中央常委、泉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骆沙鸣专门提交提案,提出一系列建议。

完善台青来闽实习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和服务体系,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台青创业活动,设立台青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人才服务中心,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台青更好融入大陆生活,支持台青参与闽台乡建乡创、工业设计研发,持续办好海峡青年节等品牌活动,加强闽台青年交流……这些建议旨在优化台湾青年在闽工作和生活环境,让他们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建立共同家园离不开青年一代的支持,我们要更多着眼青年一代,大力推动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骆沙鸣表示,“只有更多的青年开始携手建立两岸情,两岸融合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https://share.fjdaily.com/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1108/961208.html?isShare=tr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