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报】以青春之名展现实干担当​——福建大学生在暑期实践中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4-09-10浏览次数:12

以青春之名展现实干担当

——福建大学生在暑期实践中助力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旅游报  2024-09-09  03版  院校/人才)

记者 李金枝

 

进行红色文旅资源数据采集、开展助农直播卖农副产品、教村民玩无人机航拍……今年暑假,福建各高校组织大学生们走向农村深入基层,开启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之旅。这些大学生们以青春之名,携知识之光,用脚步丈量八闽大地,发挥学科优势,助力当地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

提供数智方案赋能红色旅游

“福建是革命老区,红色资源多,但是一些乡镇存在人口空心化现象,景点数智技术应用不足。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加强数字化赋能,弥补人口空心化导致人才缺乏的漏洞,在提升红色旅游景区(点)管理效率的同时,为革命老区文旅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学生庄叶慧如,在参加“数智赋能革命老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实践调研活动后感慨道。

今年7月,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电信福建公司组成的数智文旅调研团24人,赴福建三明市宁化县、龙岩市长汀县等地,对三明市宁化县长征出发纪念馆、凤凰山红军街、陈塘红军第四战地医院旧址群、下曹村,龙岩市长汀红色旧址群、福建长江汀江国家湿地公园、“红旗越过汀江”渡口、中复村、松毛岭战地遗址等红色景区(点)开展现场调研。

调研团发现,宁化县、长汀县的红色文化博物馆、文物点、遗址地存在数智技术应用不足等问题。“在老区,如果仅依靠讲解员介绍和引导,讲解员少的景区就会影响游客的体验质量。”庄叶慧如说。

为解决相关问题,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中国电信福建公司与当地文旅部门、村干部以及文旅企业展开座谈。学院围绕运营和维护成本,为红色景区(点)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文旅资源普查既是文旅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现实需要,也是文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决策依据。”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林明水说,学院师生通过自主研发的“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小程序”现场开展红色文旅资源的数据采集,进行资源类型划分与等级评价,并实时上传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平台,初步完成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红色文旅资源的数字化工作。

一些革命老区的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薄弱,对游客的出行体验有影响。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技术人员现场查验了景区智慧化的基础设施和数智设备使用情况,针对文物点的数字消防、景区的AI导览以及云游等项目落地可行性开展现场论证。“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可以免费为红色景区(点)建立数字化平台,通过向游客收取小额费用(如1元讲解费)来支持服务运营等方式,为解决景区资金不足问题提供一种新思路。”中国电信福建公司政企互联网及文宣中心总监杨洁说。

林明水介绍,下一步,依托福建师范大学智慧旅游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文化和旅游资源信息系统和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天翼云眼、星辰AI大模型等平台,福建师范大学与中国电信福建公司将成立福建省数字文旅联合实验室,开展革命老区数字化项目的对接与落地工作,实现高校、企业和乡村的“双向奔赴”,扎实推进数智赋能革命老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

开展直播带货助销农副产品

“八宝茶是一种流传于中国的传统茶饮,包含了红枣、枸杞等8种配料,味道香甜可口,具有滋阴润肺、清嗓利喉等功效,在宁夏地区非常受欢迎……”前不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弘德实业”快手直播间,几名来自福建省三明学院的大学生热情地向网友介绍宁夏的传统茶饮八宝茶,生动的讲解、有效的互动,吸引了众多网友下单购买。

为深化福建、宁夏的互动交流,探索两地协作新路径,今年暑假,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闽宁山海实践队跨越山海,与宁夏大学的青年学子们相聚宁夏吴忠市,共同开展了一场以“山海青春 星火成炬”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弘德村是由吴忠市同心县和固原市原州区5个乡镇移民群众组成的搬迁新村。搬迁之初,弘德村一穷二白。这个扶贫车间是福建省泉州市德化县的一家企业帮扶设立的……”弘德村村党支部副书记刘克银说。活动期间,实践队成员们走进弘德村,参观了扶贫车间、农特展销馆等,深切感受到弘德村从“干沙滩”到“金沙滩”的蜕变。

闽宁协作,持续接力。在助农直播环节,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的同学和宁夏大学学子携手合作开展线上直播,销售宁夏葡萄酒、黄花菜、枸杞醋、八宝茶等特色农副产品。专业的产品介绍和良好的观众互动,让直播间收获了不少网友的点赞。

“学院的闽宁山海实践队已经连续3年走进宁夏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学生们利用专业知识,通过电商直播带货,助力销售当地农副产品、手工艺品等。”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闽宁山海实践队带队老师李霄说。

李霄介绍,为了做好今年的直播工作,去宁夏之前,学院就向学生介绍了直播的内容,让他们提前了解并做好相关准备。在宁夏期间,实践队一行认真听讲解员介绍,并与讲解员就直播技巧、氛围营造等销售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同学们在直播过程中亲身体验了新的带货方式,也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第一次参与助农直播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体验,我认为这不仅是一种销售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责任和公益行为。”三明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专业的学生杨茹楠说,“通过这次直播,我学习到很多产品知识、销售技巧以及如何与观众进行互动。比如,我要向网友介绍产品的具体细节,在与观众互动中介绍产品的特点与优势,并通过限时折扣促销等方式,吸引更多网友前来购买,助力当地农民销售产品。这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实践我认识到了自己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回学校后要继续努力学习,了解交叉学科知识,加强社会实践。”

科技+农文旅 提升乡村旅游

“没有想到无人机可以飞这么高,以前只是看,从没有体验过”“没有想到航拍下的上沙村这么美,自己都没有感觉到”……近日,在泉州市永春县桃城镇上沙村,村民们在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的学生指导下,上手体验了一把用无人机航拍,观察上沙村的美景。

“其实,村民体验无人机这一内容并没有纳入本次社会实践的设计当中。最初,我们用无人机航拍,主要是想了解当地村庄整体的样貌,为后期帮助上沙村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做准备。”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22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许环龙说,没有想到村民们对航拍视频非常感兴趣,纷纷上手体验,一些年轻的村民还向同学们咨询无人机的价格,表示也想买,以后可以航拍上沙村的美景,宣传自己的家乡,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

今年暑假,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组织涵盖本、硕、博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成立了“村游邦”实践团走进上沙村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上沙村旅游资源丰富,这里不仅有一段彩虹公路,还有一个“花果世界”项目,以及一大片柑橘种植园。种植园的柑橘种类繁多,游客一年四季皆可来此采摘体验。

到达上沙村后,实践团一行便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全村的整体情况,与上沙村的村委、挂职干部以及上沙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进行了座谈交流。

“经过交流后我们发现,当地村民发展旅游的方式方法、运营管理模式以及服务水平,与外面比相对滞后。比如,当地柑橘、山茶油等产品没有向外的销路,餐馆的服务水平相对落后,村民没有合理的分红机制等,这些问题都亟待整改提升。”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21级旅游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殷紫燕说。为此,实践团一行帮助上沙村开发了小程序“上沙岭乡村旅游小程序V1.0”。“该小程序不仅推介了上沙村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还设立了上沙岭线上商城,可以更好地销售、推广当地特色的柑橘,助力上沙村发展乡村旅游。”许环龙说。

与此同时,实践团一行还依托学院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平台,在沙盘上对乡村旅游整体规划进行一个虚拟仿真测试。“此次测试不仅提供了试错的空间,也能减少经费上的支出,为团队完成乡村旅游规划提供有力的帮助。”华侨大学旅游学院2022级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本科生王烨说。

“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我们希望能够总结出一套可复制、可发展的科技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即‘1+N+2’模式。其中,1是指一套顶层设计;N是指N项弹性举措,因地制宜地将科技与农文旅紧密结合,推出相应的帮扶举措,推动当地乡村旅游体系化、产业化发展;2是指建立村公司以及培养当地人才团队。”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慧说,下一步,学院也打算通过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将这套模式向全国展示和推广,希望能进行复制,助力越来越多的乡村发展旅游,促进乡村振兴。

  http://www.ctnews.com.cn/paper/content/202409/09/content_974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