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师大学生赵东喆成全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发布时间:2017-07-20浏览次数:561

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资料近三万份

厦门“造干”志愿捐献常态化

(来源:福建日报   2017-07-18 16版   厦门观察 城事)

记者 邓婕

陈荣昊(中)成首位在厦门采集造干的捐献者。在他之前,集美大学已经有7人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

今后,厦门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不必再舟车劳顿地前往福州捐献,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大楼15层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就可以了——10日,受中华骨髓库委托,福建省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中心认定,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成为厦门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定点医院。这不仅是厦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相关人员的福音,也是对厦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肯定。

2003年,厦门市正式启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同年8月中华骨髓库在厦门市中心血站设立HLA组织配型实验室,至今已登记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资料近三万份。

目前,全省造血干细胞捐献已实现169例,厦门已实现捐献61例,占全省捐献总数的三分之一,捐献数位列全省第一,有效地挽救了血液病患者的生命,为促进医学科学事业的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而如今,厦门有了首家造血干细胞采集定点医院,将更大程度上推动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厦门市红十字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好法定职责,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完善捐献过程的各项保障服务,广泛宣传普及造干知识,为更多白血病患者送去生的希望。

厦门造干工作创全省多项“先河”

血液从输血管流进血细胞分离机里,机器内的马达高速转动,血液中的造血干细胞被迅速分离后,血液再回流体内……这是采集造血干细胞的场景,没经历过的人难以想象,而经历过的人毕生难忘。

多年来,在厦门市红十字会、市中心血站的宣传推动下,厦门造血干细胞捐献的入库量和捐献总数均位列全省第一,开创了全省造干多项“先河”。

在厦门供职的重庆“80后”青年志愿者杨一林三年前赴京为德国华裔患病女童捐献造血干细胞。这是中华骨髓库首次向德国骨髓库提供造血干细胞,也是福建省首次涉外捐献造血干细胞。

集美大学航海学院学生李溢新,是厦门迄今为止唯一既捐献造血干细胞又捐献淋巴细胞的志愿者。20155月,他在福州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201510月,患者病情复发再次向李溢新求助,121日,他出发到福州,122日完成淋巴细胞捐献。

但事实上在二次捐献前,李溢新对捐献淋巴细胞所需事项一无所知。但他立马上网搜寻相关信息——不少成功捐献的例子给了他信心,也让他相信,捐献淋巴细胞对身体并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于是第二天,李溢新就给予厦门市红会的工作人员肯定的答复,他说:“再拖下去,就怕耽搁救助患者的最佳时机。”

厦门造干捐献气氛浓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认定为厦门首家造血干细胞捐献采集定点医院当天,福建省第100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赵东喆也来到现场。

“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不仅可以帮助他人延续生命,对自己的人生也是一种升华。”赵东喆说。2013925日,赵东喆捐献了体内264ml的造血干细胞,延续了一个16岁男孩的生命。捐献半年后,在厦门市红会的安排下,赵东喆进行了常规体检,检查报告显示:身体状况良好。

“我不觉得捐献是件多伟大的事,反而觉得那次经历是对我的馈赠,通过这件事我更明白生命的意义,更珍惜身边的人。”如今,赵东喆已是福建师范大学研究生。

据厦门市红会工作人员介绍,经过多年捐献造干广泛宣传,现在不少捐献者都抱有与赵东喆一样的心态,这其中离不开志愿者服务队的努力和付出。

厦门市红十字会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志愿者服务队主要由无偿献血志愿者、造干捐献者组成,他们协助市红会普及捐献知识,进行再动员、体检和捐献陪护等工作。这支队伍中,不少队员曾捐过造血干细胞,之后又加入志愿者服务队,如厦门爱心妈妈赵素环,在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后,主动要求加入志愿者服务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帮助宣传;杨位伸曾多次陪同志愿者赴外地捐献,并撰写了四万余字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方面的文章,她还动员儿子也加入到志愿者服务行列中来。

在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方面,厦门市红会也做出了大量的努力。厦门市红十字会不仅充分利用沿街宣传栏、社区宣传栏、电子移动终端、各种广场活动等进行宣传,还有效地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此外,在每年的世界红十字日、急救日、志愿者日期间,厦门市红十字会都会积极组织社区、高校等开展造血干细胞捐献宣传工作,激发更多的人加入中华骨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