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治理

发布时间:2019-06-24浏览次数:1235

走向更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治理

——区域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6-24  9  理论周刊 求是)

 

617日至19日,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主办,公共管理学院、福建师范大学政治发展与地方治理研究中心承办的“区域公共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佐治亚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佛罗里达国际大学、韩国庆熙大学、韩国水源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暨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以及部分在榕高校的学者共90余人参加本次研讨会。与会学者围绕区域公共治理这一主题,分别就社会治理70年回顾、社会冲突与治理、城市与乡村治理以及区域治理中的政府与公众关系展开深入研讨。

社会治理70年回顾。中国人民大学祁凡华教授从全球化的视野考察中国的国家治理,认为由于中西方政治制度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看,西方讲究政府治理,而中国则强调国家治理,以政党为中心形成了特色的顶层架构。祁凡华教授梳理了自1949年至今70年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变化历程,将其划分为创业阶段(1949年—1975年)、集体化阶段(1976年—1989年)、规范化阶段(1990年—2016年)和精细化阶段(2017年至今),并从政府机构的变化和人事制度的改革角度得出几个结论:第一,中国的国家治理将政治置于首位;第二,党的机构数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上世纪90年代后升幅明显;第三,中央政府机构数量变化幅度较大,总体呈现下降趋势。

社会冲突与治理。韩国庆熙大学金东赫教授认为,当前,公共冲突日益复杂化,冲突时间日趋长期化,其所造成的经济性与社会性损失也进一步扩大。因此,冲突管理的重要性亦随之加深,冲突管理系统的建构相当必要,揭示了构建协同治理、冲突管理对策的新途径。同时提出,引导市民广泛参与治理、监督政策执行过程是需要的,政府协同治理与利益相关者共生机制创新是未来治理的重中之重。

城市与乡村治理。中国留美公共管理学会(CAAPA)会长、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刘阳教授指出,从理论看来,城市的人口变化、经济条件、财政健康和当地政治环境等因素,都可能引发地方政府采取包容的移民政策。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格罗斯家族讲席教授赵志荣对中国近年来的PPP项目落地率进行分析,他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把PPP落地的影响因素归纳为政府能力、市场活跃度、PPP交易环节和项目特征这四个方面。通过对2014年—2017年期间的省级数据的模型检验,发现财政透明度和政府经验对PPP项目落地具有促进作用。PPP落地的复杂性,说明要注重PPP的内涵。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程韶明副教授以政府通过税收减免等形式进行招商引资为背景,基于面板数据和空间计量方法探讨了政府税收减免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他指出,许多研究显示,政府对企业税收减免的招商引资行为实际上并不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水平。他基于PDIT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模型进行研究,发现激励和税收之间呈现显著的正向关系。

区域治理中的政府与公众互动关系。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多明格斯山分校孙瑞副教授通过对美国联邦机构的纵向研究,探讨了在政府部门内,交易型领导力和变革型领导力如何影响下属员工对其领导的信任度问题,建议政府领导加强培训,积极促进下属员工建立对领导的更高一级的信任,包括了解型信任和认同型信任。福建师范大学张廷君副教授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本土化研究发现,当公众本身有较强的维护公共利益的动机、有较高的参与能力,认可政府的公共服务质量、信任政府诚信,公众对自己能影响行政工作的认知度,即参与效能将显著提升。参与效能在公众参与能力、参与动机与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意愿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中、美、韩三国学者在会上展现了当前区域公共治理的最新研究成果,无论从研究视角还是研究方法上,都充满真知灼见,有利于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谢宏忠)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9-06/24/content_119197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