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李晓伟:用油画“留住”老仓山

发布时间:2017-09-07浏览次数:676

他用油画“留住”老仓山

记者 树红霞 文/

(来源:福建日报   2017-09-01   10版  家园)

 

李晓伟在青石板小巷创作油画,“留住”老仓山之美。

 

东西方文化交融的老仓山,藏着老福州的生活记忆。在此生活了几十年的油画家李晓伟,对青石板的小巷和年代感十足的老洋楼情有独钟。他用画笔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悟,用艺术方式发掘这里别样的美——

85日,福州西林小筑,“画里闲逛老仓山”艺术分享会。

福建师大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著名油画家李晓伟,与一群热爱福州古早味的有识之士,分享他用画笔记录老仓山的过程,以及他和老仓山的故事。分享会结束后,不少人沿着他所推荐的老仓山路线开启探秘之旅,试着找寻先前不曾发现的风景,重拾闽都记忆。

“建筑是石头书写的史书,是最为显像的文化符号。建筑是不动的,人参与了,产生的活力才更有价值。老仓山很美很入画,我愿撒下‘美好’的种子,让它和这座城市一起长大。”这一理念,正是李晓伟倾心老建筑,并以此作画的动力。

  

油画《泛船埔天主堂》,呼唤在城市建设中珍视历史遗存。

用画笔讲述老洋房故事

从陈芷汀宅到无逸山庄,从泛船埔教堂到丹麦领事馆,李晓伟油画作品截取老洋房的局部入画,在虚实表现中加入合理想象,营造出亦真亦幻的氛围。

1977年,李晓伟从漳州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毕业后留校任教。在仓山这一带,他一待就是40年,既融入了这个地方,更爱上了它。

10年前,眼看着熟悉的仓山老建筑相继消失,引发很多人感慨,李晓伟也不例外。

李晓伟印象最深的当属德园被拆一事。位于仓山聚和路15号的德园,是一座二层红砖西式洋楼,带有外廊,具有典型的券廊式建筑风格。得知这里有可能被拆,2006年,福建师范大学王鸿教授在德园旁的废墟上举办《“镜像东西”之告别福州》摄影展,回顾仓山区历史,讲述围绕老建筑发生的故事。

这堂现场课,对李晓伟触动很大。这个热爱仓山老建筑的血性汉子,开始用画笔留下老建筑的倩影,让后人回味它们的韵味。

“我之前画了很多马厂街建筑里的门楼,美极了。不过,现在很多都不见了。我能做的,就是把这些承载着福州记忆的地方入画。哪怕人去楼空,但建筑还在,故事还在。”李晓伟说,创作过程中,有对仓山历史的思考,也有对老建筑前途命运的担忧。

福州有副老对联:“走马仓前观走马,番船浦内看番船。”前者说的是跑马场;后者指仓山的泛船浦,全省最大的天主教堂,就在这个地方。2008年,为了给南江滨路建设让道,重达1500多吨的教堂神父楼,整体平移80.7米,并逆时针转向90度。

怀着对历史敬重的心绪,李晓伟于2012年绘就了油画《泛船浦天主堂》,呼唤在城市建设中珍视历史遗存。

油画《鲁贻图书馆旧址》,把老仓山的美,定格在画框里。

老建筑与植被和谐共生

李晓伟的系列仓山油画作品,有一个显著特点,那就是多半有绿色植被相伴。

“建筑与植被和谐共生,城市才别具情怀,更有温度。我笔下的老洋房大多隐于深巷,和其相伴的植物顽强地生长,根茎扎入墙基,树冠淹没屋顶,年轮见证传奇。”李晓伟说,当初画这些建筑时,自己也被建筑和树的关系打动了。建筑的尺寸是不会变的,盖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但旁边的小树苗会生长。你看旁边的这棵树有多大,你就知道这建筑有多老。树可以反证建筑的历史。

李晓伟喜欢在烟台山的大街小巷穿行,特别是初夏,雨后的路面铺满蓝花楹树的落花。他会长时间徘徊某个地方,找出最美的细节,将之入画。

2009年,李晓伟站在福州外国语学校门口现场创作的油画《福泰和钱庄旧址》,将波浪形的围墙、六角形的窗户和枝繁叶茂的樟树融为一体,看上去很神秘,仿佛在向世人诉说当年侨汇业务的辉煌。

时隔两年,他创作了油画《鲁贻图书馆旧址》。李晓伟在福建师大读书时,此处是邮局,现为福州市仓山区文联。那棵蓝花楹修剪过后,婀娜多姿,自成一景。树干采用暗色,与后面的老建筑交相呼应。

油画《陶淑女校旧址》最显眼处,也是两棵根系发达的大榕树。“陶淑女校现为福建师大音乐系,我上大一时就在这里画透视作业,当时榕树还是一棵苗,根已长到石头里了。这两棵榕树赋予了建筑和画面沧桑的感觉。”李晓伟说,他依托这些生命力旺盛的植被,把老仓山的美,定格在画框里。

李晓伟早年在仓山的梦园工作室比邻意园,意园里的荔枝树从旁边伸过来,已经挂果。连着围墙的是紧挨在一起的以园和可园,林徽因曾在可园中住过一段时间。

“《可园》右边的桂花树,有七八十年历史,我尝试用写意般的笔触轻轻勾勒梁思成、林徽因两人的影子,让故人从画中走来。画《以园》时,我在那棵龙眼树上着墨甚多,以期营造几许苍凉的氛围。当时,我站在树旁作画,竟不觉有蚂蚁爬到了腿上。”李晓伟说。

“可园、以园、意园和梦园,这些名字串起来,就是‘可以意梦’,别具一番情趣。”李晓伟说,都市里可以让人做梦的地方很少,可如果你到仓山看一看、到院子里坐一坐,亲近自然,回归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梦境,为自己的灵魂找到一片洁净之所。 

 

油画《华南女子学院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老仓山之所以让人心向往之,就是因为还有一群了不起的故人。

创作一群了不起的故人

城市的温度,不仅在风物之美,也在于精神之美、人文之美。老仓山之所以让人心向往之,就是因为还有一群了不起的故人。

李晓伟的仓山系列油画中有四幅特别的肖像画,原型分别是福州华南女子文理学院四任校长——创办人程吕底亚、继任者卢爱德、首任华人校长王世静和复办华南女院的余宝笙。

在六年的创作过程中,李晓伟把许多精力和心思放在对她们思想的深刻理解上。四任饱读西学的校长,肩负着传播现代文明和培育现代女性的重责,她们目光坚毅、内心坚强,颇有大师风范。

创作《第一任校长程吕底亚》时,李晓伟手头只有程吕底亚的黑白旧照。他完全靠想象,创作出一幅色彩饱满的油画。

程吕底亚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1904年,她呼吁在福州创办女子学院。由于她在筹办过程中辛劳卓著,被任命为第一任校长。如何表现这样一位教育大家?李晓伟将重点放在她深邃的目光和勇于开拓的气质上。

当你凝视这幅画时,可以从中感知程吕底亚的心路历程,汲取面向未来的精神力量。“程吕底亚旁系的侄子,每次到福州都会来看这幅作品,并主动给学校捐款。”李晓伟说。

读《第二任校长卢爱德》,卢爱德博士的温文尔雅、端庄秀丽跃然其上。这是李晓伟直接带给我们的卢爱德校长印象,既散发西方宗教般的光泽意味,又浸淫东方禅境的超脱自然。

画王世静肖像时,李晓伟已搬到兰庭新天地新家,在阳台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幼儿园。与幼儿园相接的老洋房,正是王世静的晚年故居。

画面上的王世静,着蓝色旗袍,干练清丽,头发一丝不苟地梳向脑后,似乎在与身旁的学生们交流。在明朗的色调和细腻的笔触下,民国知识女性秀外慧中的形象呼之欲出。

《第四任校长余宝笙》中,一头银发的余宝笙校长满面笑容,着枣红色中式立领上衣,给人以温暖。1984年,天性乐观的余宝笙以80岁高龄,接续老华南血脉,续写辉煌。细细品味这幅画,我们可以读出这位双料博士的本真和风骨。

“老仓山最大的魅力,就在于浓厚的文化底蕴,开放、多元,领风气之先。很巧,这四位女校长全是单身,对福州教育真正是全身心奉献,她们的思想至今散发着光芒。每每走过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旧址,总能在与故人的对话中,聆听教诲,涵养心灵。”李晓伟不无感慨地说。

中西合璧的老建筑、枝繁叶茂的树木以及生活在其中的人,共同构成了独特的老仓山。对于正在进行的仓山区改造,李晓伟希望对老建筑能够修旧如旧,对现在的树种不要轻易改变,留住人们熟悉的仓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