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读《论语》,体验生命的绽放

发布时间:2019-09-03浏览次数:915

《论语》第一章说“学”,孔子的“学”不是现代“学习”的意思,孔子的“学”在于“做人”和“做人之乐”。当今时代,如何为人处事,提升自我,在学习和实践中体验快乐呢?我们该如何品读《论语》,学习孔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近日,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毕世响与读者分享读《论语》心得,共同感受传统文化经典的无穷魅力——

读《论语》,体验生命的绽放

(来源:福建日报  2019-09-02  12版 读书)

本报记者 林升文

 

毕世响教授在中国大学MOOC(慕课)在线开设《古典教育系列课程》。他认为,当代以技术为王道,人的眼界就是机器的尺寸,不能领略文明的万仞巅峰,如《庄子》所云:“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修养身心的最好途径之一是阅读典籍,这样才可能更好地理解世界与人类。《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第一典籍。我们以体认时间和空间的开始、教育和生命的开端这样的方式来读《论语》,方可进入时间、空间,进入教育,最终在于进入生命,进而绽放生命。

《论语》最早阐述“乐感文化”

快乐归根结底是幸福,是人生的最高意义,快乐说不是一般意义的享乐。哲学家李泽厚说,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它并非动物式的自然产物,看起来是后天养成的某种成果,却源于人的心智。《论语》全篇,多于说乐,鲜于言苦。孔子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中国“乐感文化”的集中体现和重要源头。

“学习”这个概念来自孔子,“教育”这个概念来自孟子。毕世响说,“学习”和“教育”的根本是做人,做人的根本是乐。学习、教育、乐,是一气呵成的人的本性的实践。这个人性实践之乐是自然的、平静的,不是外力加上去的。孔子并不必然是道德圣人,孔子却是学中实践快乐的人。

《论语》只说了一件事:学。孔子只干了一件事:学。历史学家钱穆说:“孔子圣人,人伦之至,而自谓所异于人者惟在学。”唯有学才把人分野,不学的人是庸人,圣人是学出来的。

孔子以学做人,以学取人。当时的人也以学评论孔子的学生。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意即:鲁哀公问孔子的学生哪个好学,孔子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不拿别人出气,也不再犯同样的过失。

颜回(颜渊)早亡,孔子的反应是:“噫!天丧予!”意即:“咳!天老爷要我的命呀!”

孔子哭颜回,竟像哭自己的父母。原来,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那样,这是“教育”的一个意思。

毕世响说,原来“教育”的意思是伺候天下英才,而且伺候天下英才要像伺候自己的父母、兄弟一样,这样才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把学生称为弟子,意思是学生如弟如子,这样还不够,学生亦如父母,可惜这个意思人们几千年都没有弄清楚。透过孟子对教育的诉说,能够知道孔子关于“仁”的确切含义。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意即:“仁”的意思就是“人”,“仁”和“人”合并起来说,便是“道”。

两个人在一起称为“仁”,意思是我是人你也是人,你是人我也是人。这就是平等与自由的关系。没有学生不能成就老师,没有老师不能成就学生,没有儿女成就不了父母,没有父母成就不了儿女。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儿女,都是双向关系,都是人。“仁”进化到现代,应该进化到这个意思。

“学”是做人的本质

《论语》说的“学”是为人立世的根本方式,人生在世的最大乐趣就是“学”。这个“学”有以下几个基本含义:

向自己的内心取得。为什么不是向外探求呢?因为孟子说:“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强恕而行,求仁莫近焉。”这句话的意思是:一切我都具备了。反躬自问,自己是忠诚踏实的,便是最大的快乐。不懈地以推己及人的恕道去做,达到仁德的道路没有比这更直接的了。

把从自己内心取得的东西用在自己以外的世界,包括他人与社会,这就是“推己及人”。

祖先把人内心本来就有的知识与道德,叫作“良知”“良能”“良心”,是基于这样的道理:我和你一样都是人,我有什么样的心,你也就有什么样的心。《诗经·节南山之什·巧言》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出)。”

毕世响说,孔子说的“学”是做人的本质,在于如何与人相处,偏重于伦理道德。如孔子在《学而》中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现代“学习”,把“向自己内心取得”理解成“向自己以外求取”。知识存在于人的灵魂中,教育只是把知识从灵魂中引导出来,不是“创造出科学知识”。

毕世响说,现代“学习”,广义地可以指一切增进个人与社会的言谈、行为、社会制度等等。狭义的学习,指青少年在学校接受科学知识与道德教育。其实,现代“学习”也是青少年的成长方式与“做人”方式,而不能偏于“科学知识”的获取。

“学”的境界是乐

孔孟的“学习”和“教育”概念,有一个共同的精神:乐。

毕世响说,教育的原型是孔孟说的“乐”。现在的教育,应该是接着孔孟往下“乐”,偏离“乐”,就是背叛“教育”精神。社会一直在变化,而社会精神永远不变。宋儒把孔子说的“乐”,像女娲抟土造人那样抟成“孔颜乐处”,终究成了中国文化和哲学的一个大命题,几乎可以说“孔颜乐处”就是儒家精神。宋儒说的“孔颜乐处”,立足于儒家的心性之说,发端于佛家的顿悟,又跃入道家的轻灵。孟子说的教育本身是乐,也应划入“孔颜乐处”的范畴。当今时代,如果只有学习之乐,没有教育之乐,也算不得是完整的学习和教育。

“孔颜乐处”还可以从《论语》以下几段话中体认出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即:“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可以这样理解:人之学,乃修身,既向内得之于己,又向外用之于世,诵、习先贤言行,应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如此修身,自我身心的涵养越来越深,内心不也是充满了喜悦吗?有志同道合的人,尤其是青年子弟,来和我一起学,是以文会友之事,不也是其乐融融的事情吗?世人即使不知道我的用心,我也不会不欢喜,我之学是为了修养自己,不是为了向人炫耀,不也是一个德行坚定的君子吗?

孔子的根本思想,就在《论语》开头的这几行字,其他一切都是从这几行字里流淌出来的。论语以“学”开篇,用意很深。学,是学做人,是跟人学做人,这还不是根本,根本是人跟天学做人,这是整个人类时时刻刻反复进行的事情。人跟天学做人,是要做一个善的人,人头顶上的天是公正的。

《荀子·天论》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有自己的存在道理,不会因为圣明天子治理就存在,也不会因为邪恶天子治理就消亡)。”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天说了什么呢?四季照样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呢?)。”

孔子以“学”为做人根本,做人是时时跟人学,“学”的境界是乐,这个乐是与人共乐,不是独享之乐,与人共乐,共享“学”的乐,才是反复实践乐。“学”的乐乃真乐,这样的乐不是凡夫俗子所可知,唯有君子可知。知即智,由乐而智,由凡夫而君子,方能脱胎换骨。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9-09/02/content_12072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