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张涛:练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功夫”

发布时间:2023-02-01浏览次数:274

练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功夫”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1-31    10版    理论周刊·读书)

张涛

传统文化教育应从早从小抓起是共识,但对“久久为功”的认识却容易出现偏差,许多人认为“久久为功”只需热情学习持之以恒即可,但方法不对,方向不对,往往会南辕北辙!

真正掌握“久久为功”的秘诀,要周全细密地思考用功的落脚点,不仅要走进文化典籍,还需从圣贤的言传身教中,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应运而生的背景及其精髓,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为家庭、社会、国家的和谐发展奠定基础,方是练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功夫”。

《宋元学案》中有一段谢良佐拜见程颢时的师生对话,谢良佐自认为学问广博,正是踌躇满志之时,与程颢对话时,引证史书一字不漏,程颢说:“你倒记得许多,可谓玩物丧志!”谢良佐听了这话,汗流浃背,脸红耳赤。师生对话情景栩栩如生,引人深思!谢良佐过后老老实实从事“为己之学”,随身携带本子记录下每天自己的言行举止及耳闻目睹的情况,反省是否符合礼义,并省悟出“去一矜字”,以消除自己的虚荣心。程颢的一声“玩物丧志”警醒了自我陶醉的谢良佐,使其所学所用的“功夫”真正回到“修己”上。

功夫应该在哪里下呢?回溯到春秋时代,《论语·卫灵公》记载着一段发人深省的孔子与子贡对话。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孔子“一以贯之”的观念就是“仁”,即我们熟悉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普通人羡慕于孔子的博闻强记,孔子则通过发问的方式,让子贡真正领会典籍传承的根本所在,即传承“功夫”的真正落脚点在于“修己”,并践行做人做事乃至于“济众”的道理。

两则先圣先贤的师生对话,虽相隔千年,但不约而同地指向如何练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功夫”。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用功的落脚点不可落在表面上的掩饰自己或装点门面,炫耀或卖弄给别人看。研读典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因,不在于听了或记了多少文字言语,而在于求知过后有多少内化为自身的品格修养,如孟子“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真正吸收并涵养自身,这才是一种令人神往的力量!

从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汲取力量,需如《论语·子张》所主张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那样去传承践行。读书的功夫首先要勤奋,孔子在《论语·述而》中称自己“我非生而知之者”,对古代文化的学习求索无捷径,“敏以求之”“为之不厌”,以至“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读书的功夫须“自熟中出”。顾炎武积30余年始成《日知录》,不贪多不欲速,终能“博瞻而能通贯”,以“正后之君子”。

其次,博学须慧眼识珠。“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历史上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是从众多的选手中,以矫健的身姿脱颖而出的,是一代代的传承者们睿智的选择。孟子身处战国时代,诸侯争雄,百家争鸣,他一方面游历各国,向诸侯们劝说施行“仁政”,一方面与其他门派思想进行争论,所以一直在“正人心,息邪说”。

孟子主张“知言”即“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将以上“四辞”总结为4种有危害性的思想。文化的传承与发扬需要像孟子一样具有一双慧眼,拨开层层的迷雾,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正人心”的价值观加以创造性转化与发展,从而为新时代提供新的前进动力。

再次,博学须笃定志向。“为学须立志”,一个人可以有很多志向,有“与朋友共”的义者之志,有“无伐善无施劳”的谦者之志,亦有“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的仁者之志等,而使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气象万千不断向前的动力是对真理的追求,是对幸福的向往。从春秋时代的孔子开始,由仁德之道到圣人之道,这样的为公为民的精神传统绵延不绝。

《大学》开篇就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唐朝伟大诗人杜甫身处困境却能“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北宋范仲淹仕途上受挫却依然初心不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清朝林则徐在发配边疆前写下了铿锵有力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沿着先圣先贤的道路,将经世致用落到实处,中华文明的传统才会显得更加真实可感,亲切可见!

春秋时代重视“礼”,杨伯峻先生曾做过统计,《左传》中讲“礼”462次,讲“仁”不过33次;《论语》中孔子却反转为讲“仁”109次,讲“礼”缩减为75次。在《论语》中,以“礼”为中心转为以“仁”为中心,这与孔子受身边人、鲁国的现实环境等因素影响是分不开的,更与孔子主动性地思考现实问题,“以类而推”地发问是分不开的:“人而不仁,如礼何?”

在一个动荡的时代,更需要能使天下安定,普惠于百姓的能人,所以尽管孔子批评管仲不节俭,不懂礼节,但却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主持诸侯间的盟会而带来了和平,罕见地称赞:“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身处激烈动荡时代的孔子,虽身体力行地大力提倡礼乐规矩,却仍能从现实出发,心系苍生,把百姓安居乐业、远离战争视为最大幸福,把“仁”放在“礼”之前,才会作出对管仲“仁德”的特殊评价。这是他周游列国,接触到了最真实的社会情况后而作出的理性判断,是对春秋时代急需一个安定社会命题的回应,堪称“切问而近思”典范。

“新时代”是当代读书人的现实坐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者博观约取的现实基础,涵养循循有序的真功夫时,更要将“切问”和“近思”与时代之问、时代之需相联系,用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价值追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拒绝形式上的假功夫,拥抱真功夫的创新,倡导为公为民精神的传承。正像朱子理学所主张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尽管时代不同,人们对“理”对“价值”的认识有所不同,但其背后的道德修养功夫仍引领着人们前进,知行并举才能达到至善的境界。练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真“功夫”,涵养自身,融入时代,践行传统,中国故事才会不断流传,中国智慧才会不断新生,中国精神更会不断传递。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01/31/content_246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