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发布时间:2019-10-21浏览次数:4598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来源:福建日报    2019-10-21    12   读书)

本报记者 林升文

 

我国“教”“育”两字连用形成“教育”概念或者术语,一般认为是源自孟子,在《孟子·尽心》中有关于他阐述的“教育”的完整意思。当今时代我们该如何品读《孟子》,以孟子的教育思想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的思想资源?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助理研究员周杰与读者分享读《孟子》心得,领悟孟子的“教育”精神——

人生三乐之大乐

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在《孟子·尽心》中,阐述了教育的完整意思。

孟子曰:“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无愧于天,俯不怍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子有三种乐趣,但是以德服天下并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康,兄弟没灾患,是第一种乐趣;抬头无愧于天,低头无愧于人,是第二种乐趣;得到天下优秀人才而对他们进行教育,是第三种乐趣。

周杰说,孟子的教育实际上是人生三乐之一,即教化优秀人才,尤其是青年子弟,这是后来狭义的教育概念。可以看出,在孟子看来,人生之乐就是人对待父母兄弟、天地鬼神、青年子弟的伦理态度。

后来,人生三乐的“父母兄弟健康无恙”,在教育中,是以教育内涵的方式表现的:对待父母的伦理是“孝”,对待兄弟的伦理是“悌”。《论语·学而》这样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教育的内容就是孝悌,这是讲做人。

“敬天地鬼神”是教育的人性基础,因为“天地鬼神”代表人的良心或者良知,那是属于人的内心本来就有的善好,这是教育的理论基础:人先天具有道德,先天具有善性。最典型的就是后来孟子讲的四心,乃先天所具有,不是后天人为加上去的:“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孟子·公孙丑》)

这样,仁义礼智,就与“天地鬼神”相表里了,成为教育的精神,正是用这样的精神,才能“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这三乐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核心。所以,在逻辑上,我们完全可以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作为三乐之大乐。这从中国的历史也可以说明。孔子、孟子都是带领弟子周游天下。诸子百家莫不如此,都是与弟子“缠绵”几十年。孔子、孟子的晚年,都是回家修诗书,教弟子。与弟子一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成就圣人。

“父母俱在,兄弟无故”

中国社会是伦理社会,伦理的源头是父母,父母是我们生命的开始,兄弟和自己一样,都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孝”是第一要义,中国有《孝经》,一般认为是曾子(曾参)所著。中国人称一家人的关系是“骨肉”关系,兄弟关系为“手足”关系。这是用最深的感情表达最深的理性。所以,孟子的教育思想从“父母俱在,兄弟无故”开始,就使教育有了切实的立足点:从父母兄弟健康无恙开始。这很容易使我们想到孔子所说的对待父母的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

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的所谓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恭敬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

那么,孟子说的孝敬父母是什么样的?《孟子·尽心》记载了曾子在他的父亲曾皙去世之后,是如何怀念父亲的。

公孙丑问曰:“脍炙与羊枣孰美?”曰:“脍炙哉!”公孙丑曰:“然则曾子何为食脍炙而不食羊枣?”曰:“脍炙所同也,羊枣所独也。讳名不讳姓,姓所同也,名所独也。”

曾皙生前喜欢吃羊枣,他的儿子曾子因而不忍吃羊枣。公孙丑问道:“烤肉和羊枣,哪一种好吃?”孟子答道:“烤肉好吃呀!”公孙丑又问:“那么,曾子为什么吃烤肉,却不吃羊枣呢?”答道:“烤肉是大家都喜欢吃的,羊枣只是个别人如曾参的父亲曾皙喜欢吃的。犹之如父母的名字,儿女应该避讳,姓却不避讳,因为姓是大家相同的,名却是他独自一个人的。”

周杰说,仔细辩证一下,孟子对待父母兄弟,似乎说的更是一种自然情况,能不能“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不是随个人意愿的。如果父母俱在,兄弟无故,那就是天大的快乐了。这对我们当前的伦理教育,尤其具有现实意义:父母俱在,兄弟无故,我们应该万分珍惜!

教育是人性教化

周杰说,人之所以能够教育,就是因为人有先天的善性,孟子说:“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学问之道没有别的,就是把那丧失的善良之心找回来罢了。”)

孟子又提出了另外一个“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用通俗的话来理解,孟子说的是:“从天生的资质看,可以使人善良,这便是我所谓的人性善良。至于有些人不善良,不能归罪于他的资质。同情心,每个人都有;羞耻心,每个人都有;恭敬心,每个人都有;是非心,每个人都有。同情心属于仁,羞耻心属于义,恭敬心属于礼,是非心属于智。这仁义礼智,不是由外人给予我的,是我本来就具有的,不过不曾探索它罢了。所以说,‘一经探求,便会得到;一加放弃,便会失掉’。人与人之间有相差一倍、五倍甚至无数倍的,就是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人性本质的缘故。《诗经》说,‘天生育众民,每一样事物,都有它的规律。百姓把握了那些不变的规律,于是乎喜爱优良的品德’。孔子说:‘这篇诗的作者真懂得道呀!有事物,便有它的规律;百姓把握了这些不变的规律,所以喜爱优良的品德。’”

孟子从而提出了人的本质学说:“万物皆备于我矣。”(“一切我都具备了。”)

所以,孟子三乐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归根结底是讲人的。

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就在于能够开通慧眼,去除遮蔽,打通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思想藩篱,形成敬畏、宁静与平和之态,引导人们走向真善美的境地,这就是圣人所谓的人性教化。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孟子的教育逻辑,从“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最终落实在“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以看出来,是从对父母兄弟的孝悌,上及于天地鬼神,下是由己及人,终于推及于天下,这是教育的最大情怀:视天下人为父母兄弟。这也是教育的顺序:由己及人。仁义礼智,在我,亦在天下所有人身上。这很容易使人想起孔子的一句话: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周杰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成为孟子以后中国教育的精神,教师多清贫,却多守善道,以仁义礼智自居、自重、自尊,以为国家培养英才为人生乐趣。这样的教育精神,在今天远远没有过时,而且是最需要今天的教育者所坚守的。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9-10/21/content_121760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