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研究动态第(2009)3期:华中师范大学徐勇教授应邀来校讲学

发布时间:2009-05-24浏览次数:1625

225上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政治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徐勇教授应邀来校,作了题为《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三农问题”及其应对》的学术报告,为我校师生详细解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即2009年中共中央1号文件精神。

报告围绕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三农问题”的主要特点及应对措施展开。徐勇教授指出,“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三农问题”增加了新的变数。准确认识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三农问题”的特点,采取相应的对策,对于当前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改革发展,实现“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他说,今年的1号文件与以往不同的是将“三农问题”与整个国际金融危机背景联系起来,对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三农问题”的特点给予了实事求是的分析。2009年可能是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也是巩固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极为艰巨的一年,解决“三农问题”的难度增大,有利因素也在增多。其艰巨性突出表现为“四个更加”:在国内外资源性产品价格普遍下行的态势中,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的难度更加凸显;在全社会高度关注食品质量安全的氛围里,保持农产品质量进一步提升和规避经营风险的要求更加迫切;在农业连续5年增产的高基数上,保持粮食稳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在当前农民工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保持农民收入较快增长的制约更加突出。其有利因素主要有:中央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速度在加快;国家经济实力增强,解决“三农问题”的物质基础在加强;国际金融危机使切实加强“三农问题”的社会认识在加深。

徐勇教授认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赋予“三农问题”的新特点,我们必须以新的举措加以应对。今年的1号文件对此作出了全面部署,一是稳定,二是增收。稳定包括稳定农业、稳定农村和稳定农民。首先,在稳定农业方面,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生产保险,加强社会化服务;其次,在稳定农村方面,要推进城乡一体化,推进农村社会建设,解决民生问题;第三,在稳定农民方面,主要是稳定土地和“农民工”。增收主要是促进农民增收,富裕农民。农民增收主要有产品增收、价格增收、就业增收。此外,土地也是促进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将土地从僵化的家庭体制中解放中来,发展适度的规模经营,并由此逐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