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通天地有形外———记协和大学知名校友叶明勋

发布时间:2013-05-30浏览次数:725

 

叶明勋先生(1913年—2009年),字夏风,福建浦城人。先生少时,便接受传统教育,因而奠定深厚的古文基础。中学就读于福州最负盛名的教会学校英华书院,学校课程除国文一门外,其余都由外籍教师以英语讲授,故而培养了学生优异的英文听写能力。中学毕业时,以先生的名校出身及在中西语文上的造诣,成为当时最热门的机构——海关及邮政部门争取的对象。但先生志不在此,1936年,考进福建协和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前身)外文系攻读。协和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早在1915年便已成立,但直到1931年才正式向国民政府教育部登记。协和大学的校训是“博爱、牺牲、服务”,早期的教师几乎都是西方人,而外文系原来是西洋哲学系,因此在品格的熏陶、智慧的启迪及语文的教养上,对先生都有极大的影响和帮助。

先生在大学期间,连续担任多年的校刊主编,对于编辑工作至为娴熟,又热爱写作,于是以实际的工作经验为基础,发挥他在中西语文的长才,用英文撰写毕业论FORMATION  OF  PUBLIC  OPINION(《舆论的形成》),这本论文翻译成中文后由“生力出版社”出版,极受好评。先生优异的表现,使他以第一名毕业,并留任校长秘书及助教,且曾一度代理训导长。

其后,先生被协和大学保送至成都金陵大学研究所。随即由协和大学推荐给当时的教育部长陈立夫,参加在重庆的中央训练团受训。讵料结训后,战事蔓延,金陵研究所的学业既已中断,一时又无法回到当时迁到福建邵武的协和大学,先生于是准备在重庆就地觅职,而中央通讯社其时正在招考新人,先生遂以优异的写作表现及外语能力,考入中央通讯社编译部,开始他终身以之的新闻事业。国民党中央社严谨而扎实的训练,固然为先生日后的工作奠下坚实基础,而国民党中央社社长萧同兹先生待人处世的风范,最受先生服膺,先生毕生以真诚待人,即是以萧同兹先生为典范而身体力行者。

1945年,先生32岁,当年八月,对日抗战获得胜利,台湾光复。十月五日,先生即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驻台湾特派员身份,由重庆偕同国民政府首批前进指挥所人员到台湾。从此定居台北,在台湾散播新闻传播种子,垂六十余年,主要工作都与新闻传播及教育有关,兹举其重要者概列如下:

1946年起至1950年间,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台北分社主任,并连任台湾记者公会四届理事长。时先生年33岁至38岁,在新闻界已是头角峥嵘。

1951年至1955年,台湾中华日报社社长。

1959年至1965年,台湾自立晚报社社长。

1965年起,担任台湾正声广播公司监察人。

1978年至1994年,台湾民生报常务董事。

1991年起,担任台湾电视公司常驻监察人。

1998年至1999年,台湾新生报业公司代董事长。

1999年至2000年,担任台湾新闻评议委员会主任委员

在台湾中华日报社社长任上,为了充实新闻专业涵养,曾于1958年到美国史丹佛大学及科罗拉多州立大学从事研究。

先生除担任台湾新闻传播机构的高层与负责人之外,更高瞻远瞩,与友好率先创立广告公司,以为推展新闻传播工作之助力:

1961年起担任台湾国华广告公司常务监察人。

1973年至1977年担任台湾国华广告公司董事长。

1977年至1989年担任台湾联广广告公司董事长。

先生不仅见证了台湾这一时代的新闻史,有如一部活历史,可以历数台湾光复以来每一页报史,每一位报人。而对于台湾广告事业的推展,尤其居功甚伟。

先生于经营新闻、广告事业之余,于一般实业之发展亦受推重,故长期担任台湾水泥公司常驻监察人及常务董事,也担任台湾中国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常驻监察人。

先生早年曾在协和大学执教,对教育事业不能忘怀,因此,1956年台湾老报人成舍我先生倡议筹办“世界新闻学院”,并邀先生为共同发起人时,先生即欣然应允。首先成立新闻职业学校,后改为“专科学校”,并应聘为董事,并且自1966年至1975年间,出任学校副校长兼报业行政科主任,时间长达九年。1991年三月,成舍我先生病重,以学校之未来发展考虑,力邀先生接任董事长,先生基于情谊与道义,不获推辞,遂于成舍我先生辞世后继任董事长,此后十五年间,促成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先改制为台湾“世界新闻传播学院”,再改制为台湾“世新大学”。台湾世新大学于1997年正式挂牌,不到十年,已经被评定为“教学卓越”大学。2006年世新创校五十周年庆典之后,先生始以九十四岁高龄辞卸董事长,功成身退。董事会仍聘为名誉董事长,以示尊荣。先生于教育,特别重视人格之陶冶,而以身教重于言教,取法乎上,希圣希贤。而对于清贫学生之照顾更是不遗余力,许多奖学助学基金,都因先生之积极奔走而设立,受惠学生,不可胜数。除担任台湾世新大学董事长外,先生一直担任台湾再兴中学常务董事,台湾金陵女子高中董事。20081015日,先生获台湾世新大学分赠荣誉博士学位,并接受“壁立千仞”的美誉,由此可见先生对教育的关心。

此外,先生热心于从事公益事业,皆尽其服务、牺牲之初衷,全力以赴,致力公益事业者如:

1973年起出任台湾财团法人萧同兹先生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1982年起出任台湾财团法人大同文化基金会董事长。

1948年起出任台湾财团法人林公熊征学田基金会常务董事

2001年起出任台湾财团法人立夫医药研究文教基金会董事

19882004年起出任台湾财团法人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董事。

辜公亮文教基金会即前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先生所创之社会公义团体,原由辜振甫先生自任董事长,辜振甫先生于2005年正月初逝世。

2005先生继任台湾辜公亮文教基金会董事长。

先生于1949年与严停云女士结婚。严女士是中国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严复的孙女。严女士笔名华严,是台湾文坛的长青树,创作小说有二十二部之多,其中多部改编为电视连续剧。

先生毕生从事新闻传播与教育工作,又关心国是与社会公益,以诚恳诚实为处事原则,与台湾当政者保持“清清爽爽”的关系,说实话,作正事,不忮不求。因此能名重一时,获得普遍敬重,新闻界尊为“明公”而不名。

先生秉性温和,幽默风趣,能饮善谈,因此人缘极佳,轻利害而重然诺,因能与台湾当地耆老宿绅或社会政要,都折节论交,且均成莫逆。

199210月,先生出版《忆事怀人》一书,书中追怀世故耆宿林柏寿、连震东、吴三连、辜伟甫、林献堂、杨肇嘉、陈启清、许金德、杨亮功、陈博生、潘公弼、叶公超、魏景蒙、成舍我、陈锡恩诸人,或述其人性情,或写其人风格,或论其人成就贡献。先生自序中有云:“这些人物,从望重一时的耆宿,到足以傲王侯的布衣,我以侧身于新闻界,都不乏交往,也都有一份或师或友的真挚情谊。每当老成凋谢,感旧伤怀,我都有发于至情的怀念文字。这些旧作,过去从未敝帚自珍,但因其中仍不失它的真实性,可作为历史的见证。”书既问世,一时轰动,短短半年便已三刷,其感人可见。同时并有《真意集》问世,书名取陶渊明“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诗语,其书旨趣,一样动人。

1995年,先生更裒辑其平日所作,编成《感怀集》问世,其后每年一册,而为《感怀续集》、《感怀三集》、《感怀四集》、《感怀五集》,先生在《感怀续集》引言上说:“当我重检旧作之后,感想很多,使人想起程伊川曾有‘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的诗句,无非期以人们所追求的道德修养与思想,都能臻于至高至远的境界。这种期待,没有时间空间的差异。”先生悲天悯人的襟抱,在这篇引文中表露无遗。

 先生之受人敬仰,并不因具有诸多荣衔,而在于先生热心公益之表现,“爱人以德”之风范,“宽容豁达”之气度,尤其真诚的情怀和悲悯的襟抱,展现了传统知识分子的崇高内涵及铮铮风骨。

          (校严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