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朱鹤健:让现代地理学更接地气人气

发布时间:2019-11-05浏览次数:788

让现代地理学更接地气人气

——著名地理学与土壤地理学家、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专访

本报记者 林升文

(来源:福建日报  2019-11-04  09  求是)

“地理学的魅力激起我的责任感。”在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最近举办的“瀚海明塔”学生成长领航行动启动仪式上,我国著名地理学与土壤地理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福建师范大学朱鹤健教授从出版《地理学思维与实践》(科学出版社出版)一书说起,与广大师生分享在地理学方面的独特见解及人生感悟。

提及地理学,朱鹤健教授感叹,地理学是非常有魅力的学科。他说,地理学“见地及人”,是任何自然科学所不及的,“微入宏出”是任何社会科学所不及的,现代地理学成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独特的桥梁,它指向了社会最迫切的需要。

朱鹤健是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主持完成国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学基金和重大、重点攻关项目10余项,曾获国家和福建省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优秀教材奖15项。他曾任自然资源研究中心主任、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学科“资源与环境学”及自然地理学博士点、地理学国家理科基地的学术带头人,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自然资源学会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土壤地理学研究会会长。他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中国地理科学成就奖,福建省科技优秀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特殊津贴。他长期致力于土壤地理学与土地资源开发的研究,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推动了土壤学与地理学交叉学科前沿性应用理论和技术支撑体系的发展。

◆地理学是“接地气”的

《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是作者20多年来面向地理学博士研究生讲课所积累的资料整理而成。全书体现地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门科学的独特魅力,构建现代地理学思维体系脉络,包括核心思想、方法论、研究方法、研究特色和着落点等,展示人地关系、系统性和空间性三个地理学核心思维的内涵及其应用成果,形成地理学研究范式。

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地理学,在科学界到底该如何立足?《地理学思维与实践》一书回答了这个地理学工作者多年来孜孜探求的学科认同问题。

《地理学思维与实践》提出的“现代地理学思维脉络体系”,是一系列地理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所构成的有序集合。作为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为着落点的学科,现代地理学是“接地气”的。对人地关系的认识,向来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

朱鹤健教授认为,地理学应是经世致用的。从社会科学注重理论建构的一面来看,地理学无疑是更“接地气”的。朱鹤健教授说,从福建海岸带地区浅海滩涂开发利用中,可见综合研究之重要。福建海岸线长度、岛屿数均居全国第二位,海岸线曲率居全国第一位。由此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天然港湾,这在沿海各省中是最为突出的优势。海岸带地区浅海滩涂是一个特殊的自然综合体,它是海与陆的过渡地带,同时受到陆地与海洋的影响,各自然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对它的开发利用务必充分考虑各要素之间相互制约的关系。然而,过去的考察和研究浅海滩涂开发多是从一个方面、一个学科或一个专业分散进行的,各业、各部门对自己管理的资源都有较系统的调查资料,也多已提出开发利用的意见。但是,他们大多数从各自部门的角度谈论开发利用,强调本业之重要。由于不能全面考虑地区资源的整体,容易产生片面性,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也容易出现互不协调、彼此矛盾的现象。

朱鹤健教授主张,福建应投入大量人力、资金进行了多目标综合研究,在此研究基础上,做好开发利用的总体规划。各个不同岸段,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利用可能性,如何选择最佳利用方案,除考虑自然条件外,还必须对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在进行经济技术论证和综合平衡的基础上,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意见。跨学科、大综合的研究为形势发展所要求,而地理学兼收各学科知识、汲取各家之长的综合与学科交叉优势适应了这一要求,视野不断扩大。

◆地理学是“接人气”的

从自然学科侧重物质实体、现象研究的一面看来,地理学是为人而研究的,显得更“接人气”。朱鹤健教授说,每一位中国地理学者都应该时刻关心民族的永续生存和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仅研究科学问题,更要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地理学是人类活动的空间科学”,这样的双重学科属性,就要求科研人员具有人文情怀和理性思维的双重品质。这一点在朱鹤健教授身上得到了充分展现:不仅将见物及人、以人为本的理念作为地理学的灵魂并贯穿其科学研究的全过程,而且长年累月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开展研究,心系“三农”问题,力求回报社会。

地理学在任何场合都要考虑与人有关的问题,不能脱离“人”。尽管地理学把研究地球表层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作用过程作为任务之一,但都落实到地理现象与人的关系上,而且要引导向人有利方面发展,这就是所谓的“见地及人,以人为主”思维。可以说,在所有自然学科中,地理学是最接“人气”的。地理学研究成果多以宏观决策的形式出现。但是地理学提出宏观决策的研究成果一般是坐落在微观研究的基础上。借鉴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先进的测试、分析与模拟技术,微观识别和甄别地理过程,剖析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这种从微观研究入手,提出宏观决策,所谓“微入宏出”的独特研究方法,又明显有别于社会科学研究。

朱鹤健教授把这一研究方法用于长汀水土保持研究。长汀水土保持研究经历半个多世纪,历史上许多学者研究局限于技术层面上。朱鹤健教授提出“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策略。“天时”策略要求顺乎自然规律,从“人工植被恢复为主”的现状转移到“自然恢复为主”的角度上。为此对植物群落、土壤肥力、气候特征做了大量物理、化学与生物学观察与分析,为这一策略提供科学依据。“地利”策略要求从当前“植绿”水平提升到“育土”水平上来,针对当地造林长不大,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所谓“空中绿化”现象,他在研究区采集了90个土壤样本做了分析,洞察土壤肥力变化及其与植被的相关性,提出具体的育土方案,保证地力。“人和”策略要求从现有单纯治理转到治理与开发相结合的轨道上来。为此,他以示范区作样板,对物质和能量循环、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耦合做了大量基础性研究,阐明物质与经济两个系统良性循环的微观机理,提出构建水土保持与精准扶贫互动的链条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三步走”的宏观决策,显示了地理学独特的“微入宏出”的研究方法。

◆坚持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现代地理学所关注的科学问题直接指向今天决策者的紧迫需求。

朱鹤健教授认为,地理学者应成为国家各级政府的思想库和专家库的重要成员,为地方、区域、国家、全球等不同尺度问题的预测、规划、决策和优化做出贡献。

朱鹤健教授的研究经历也体现了地理学服务大局之魅力。他从199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生源来自全国各地。朱鹤健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从不同的侧面与方位对土壤与土地资源开展研究,获得丰富资料,既有在实地的定点观察数据,又有现有资料时间与空间的分析。

朱鹤健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在系列研究的成果中得出鲜明的概念:福建土地潜力是全国最高省份之一,闽东南地区土地潜力是闽西北地区的1.71.8倍,为了发挥这一潜力,又做了地区优势鉴别与土地优化配置的研究,确认闽东南地区以发展亚热带果树为特色农业的条件最为成熟,但须解决土地可持续利用与规模两大问题。在19973月提出“关于加强闽东南农业开发力度,建设特色农业开发带”的建议,既作为省政协的提案,又直接上书省领导。这一建议在福建省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1期快报上刊登,得到省领导的批示。这个项目列入了省重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朱鹤健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所在的实验区农民获得增产、增收的实惠。

朱鹤健教授与博士生又从中总结出许多有价值的规律性东西,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引起同行的关注。国外同行千里迢迢到作者所在的马坪镇研究区参观。这个经历说明地理学的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朱鹤健教授在闽东南基地上进行农业资源耦合利用试验,产生少投资、多产出的效果,被农业界认为是“农业增产技术的奇招”。据此,朱鹤健获得省政府颁发的科技工作者优秀建议奖与农业科学先进个人奖,同时受聘为福建省人民政府顾问。

朱鹤健教授尝到了地理学实际应用的甜果,感受到地理学的魅力,并树立了这个信念:农业战场需要地理学者,地理学者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有其独特优势。他意识到坚持地理学思维开展研究,既能服务经济建设,也不影响学术水平的提高,这说明学术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是现代地理学十分突出的特色。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9-11/04/content_1221028.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