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邹晓彧:探索德育教学中文化认同的逻辑路径

发布时间:2023-03-14浏览次数:111

探索德育教学中文化认同的逻辑路径

(来源:光明网   2023-03-13

邹晓彧

文化与教育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从本体层面看,教育本质也是一种文化历史现象,是一系列与文化相适应的、内容丰富的文化事件。从客体层面看,人进入文化世界的方式、人的社会化、文化的传承都是通过教育实现的,教育也通过人来影响文化的保存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和,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传承了五千多年,根植于民族土壤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我国古代哲学的宁静、淳厚,是一种“内敛型”“渗透式”的文化,其所具有的感染力决定了它能够成为一股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隐性的、稳定的力量,进而起到教育引导作用。德育教学与文化传承创新始终保持着同源同构、同向同行的逻辑关系,以秉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遵循中华优秀文化特征、提升中华优秀文化自觉、增强中华优秀文化自信为指向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的德育基础,在于从整体上把握,正视认同主体所嵌入的文化结构、认同场域的状态和变化规律,客观看待个体差异,重视德育接受者面临的问题与诉求,从整体把握教育环境、整合教育资源、尊重并利用认同的规律。

个体差异是推动文化认同形成的内驱动力。“坚持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跨越性的标志。在德育教学话语体系中,指是以受教育者的角度出发,实现客体对教育的有效接收,以提高有效性。影响受教育者接受的因素有很多,如环境、个体心理、教育内容方法、教育者的人格魅力等,但是客体的内在需要是影响她们接受教育的最主要因素。对于客体来说,如果教育的内容并没有真正被接受,进而内化形成其价值观,并指导其实践,这样的教育并不具备有效性,认同也不会产生。“教育对象有个体和群体之分,职业、年龄、家庭、成长经历等各不相同。在选择教育方法时,这都是需要考虑的内容。对个体的人进行教育,必须考虑教育对象的文化知识、个人经历、家庭环境、个性特点等,选择教育方法时,只能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要求我们研究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什么样的内容,什么样的形式,她们会乐于接受。教育只有注重客体的诉求,尊重个体差异,从客体的视角出发,才能有效传递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而实现认同。全球化背景下,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在促进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同时,也必然带来文化的多样化,从而导致文化认同的多样化。在一定前提下,允许各类良性认同的同时存在是尊重个体差异的前提。教育的最终目标不是要培养全部一个模子刻出来的标准化产品,而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尊重个体差异,允许多样化的文化认同则意味着在坚持基本文化认同的大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受教育者的需求,让其实现自我价值。只有满足受教育者的自我需求,才能进而发挥其内驱力。受教育者内驱力应成为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推动力。与传统教育中,受教育者一般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相比,认同的实现离不开主体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同作为教育的更高要求,意味着教育的内容被有效传达至受教育者,并被教育对象所认可和接受,进而被纳入其思想意识体系之中。也就是说,教育作为一个过程已经得以完整地施展,包括施教过程和受教过程,而且接受过程能否成功最终决定着教育实效性能否实现。因此,实现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目标,必然要尊重受教育个体差异,满足受教育者个体需求,发挥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

环境渗透是推动文化认同形成的场域影响。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场域,对教育过程以及环境系统中的人产生巨大的影响。教育环境是影响教育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综合。教育环境渗透理论强调将教育内容通过环境融入受教育者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采用一种潜移默化渗透的方式,使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在有意无意中自觉接受、认同,并将其所倡导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环境作为教育过程中联系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媒介,对受教育者的文化认同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人的心理过程包含认知、情感、行为,人们对于客观总是有着自身的独特体验和认知,并根据自身需要而采取相应的行动。环境作为一种隐形的媒介,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发性的影响。教育环境渗透将教育信息通过各种形式、各种渠道输入到主体周围的自发环境中,包括自然的和社会的、物质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和现实的、使教育环境中的积极的、良性的、正向的信息“浓化”,认同信息所传递的价值、道德、规范,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环境不仅决定德育教学的指导思想、目标、仿真、原则,而且构筑了德育教学切实可行的“教育平台”;同时,环境也是导致德育教学效果变化的重要因素。德育活动在一个大的环境背景中展开,其中又囊括许多影响教育因素的子系统,整体和部分互为一体,构成一个统合的话语体系。人们的思想通过对这个体系中所接触到的信息进行取舍,通过自身的主观体验对所接受的信息进行评判,进而内化为自己的思想并随着环境的变化和主体的自觉能动性而发展。当前教育环境研究已由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等扩展至大众媒介、家庭环境、社区环境、人际关系等。德育环境影响、德育教学、人的观念形成这三者之间的“动态”互动关系。就学校而言,影响德育教学的环境包括政治环境、校园环境、课堂教学、社团群体、师-生及生-生活的人际关系、家庭环境、大众媒体环境等。因此,德育教学应当重视社会各界的各方力量,注重教育体系的协同创新,全方位渗透,全方位覆盖,注重家庭、学校、社会的分工配合,形成一个辐射全社会全方位的教育网。利用渗透的方法、手段,使教育无处不有、无时不在。

回归实践是推动文化认同形成的落脚点。“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认同的产生源于实践,是教育从理论到实践,对社会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回复。面对由经济全球化产生的文化多元化背景,我们只有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去日常生活实践中寻找应对时代文化认同问题的答案。德育教学的实效性是德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即通过教育让受教育者对教育的内容予以接受、认同、涵化。高校德育教学的受体是大学生,它是一种人对人的思想教育活动,所以,德育教学的终点不是抽象的思想的教化,而是实践的回归。德育教学实践活动指的是教育者有组织地引导受教育者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养成良好思想品德的方法。“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德育教学不仅是一种思想理念的传输,更重要的是一种人们生活实践的引领。实践能够最大化知识的教育效果,内化成学生的内心认同。德育是一种养成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其他专业的智育,而是要关注受教育者的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内容,这种关注只有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才能把知识和性格成长之间联系起来,给予人全面发展的空间以及对人的终极关怀。实践不仅是强化受教育者认同的路径,也是检验受教育者认同的唯一标准。通过整合所有可利用的校内校外资源,全方位育人,加强对教育环境整体把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实践效果为检验标准。同时在日常实践过程中,调动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德育教学工作,全社会形成合力促进德育教学,注重家庭教育避免社会和学校的教学出现脱节,强化学生知识到实际认知的转化过程。德育教学是一个在具体时间中不断调整具体目标和方案的动态过程,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互联网+web3.0带来的不仅是技术的变革,而是整个社会的思维模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思想每天都接收到不同价值观念冲击,德育教学理论在实践中的知行合一,关键在于其所蕴涵的理性能帮助人们思考,为其“在现实的社会秩序寻求合法性依据、寻找价值支点”。

(作者:邹晓彧,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本文系202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风险防控化解机制研究》[编号:20JDSZ3033]研究成果。)

https://reader.gmw.cn/2023-03/13/content_3642716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