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闽台地方戏曲的沉浸式传习

发布时间:2023-03-16浏览次数:219

闽台地方戏曲的沉浸式传习

(来源:光明网-学术频道   2023-03-15)

陈新凤

2020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中指出,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希望中国戏曲学院以建校70周年为新起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广大师生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我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闽台地方戏曲更是独具地方和区域特色。福建省是戏曲大省,地方戏曲资源极其丰富,特色更加鲜明。据2017年全国戏曲普查结果显示,福建省共有23个剧种。其中,莆仙戏、梨园戏、闽剧、高甲戏、芗剧(歌仔戏)被称为福建省五大剧种。在这些剧种中,属于濒危的剧种有闽西汉剧、大腔戏、四平戏、北路戏、梅林戏 、竹马戏、打城戏、山歌戏、小腔戏、宜黄戏等。此外,各地还有高腔提线木偶、杖头木偶、南派布袋戏、北派布袋戏,以及各具地方戏曲声腔特色的木偶戏。福建各市、县均有专业剧团或地方戏传承中心。据不完全统计,除梨园戏外,闽剧、莆仙戏、高甲戏和芗剧(歌仔戏)的民间戏曲班社林立,四个剧种就共有近千个民间职业剧团。台湾省与福建省一水之隔,除诞生于宝岛的歌仔戏以外,岛内盛行的其他剧种均来自大陆,如昆曲、京剧、豫剧、粤剧等。闽台地区丰富的地方戏曲剧种,既是两岸共同的乡愁和精神寄托,也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纽带。

一段时间来,一些地方戏曲受到经济、地缘、人文等诸多方面因素影响,面临着投入不足、设备陈旧、演出市场萎缩、人才队伍青黄不接等困难与问题,在遭遇发展危机和挑战的大背景下,闽台戏曲在民间依然保持旺盛生命力,拥有广大传播受众和文化影响力,值得保护和进一步弘扬,这其中,做好校园传承工作尤为重要。

育人先育己:闽台地方戏曲的校园传承

谈及闽台戏曲文化在校园的传承,需提到2017年8月中宣部、教育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0年,戏曲进校园实现常态化、机制化、普及化,基本实现全覆盖。从此进一步推动“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开展。

 “戏曲进校园”活动蓬勃开展以来,最普遍的做法是请戏曲艺人到学校开讲座,介绍戏曲的知识,让学生近距离观演。这些活动起了很好的普及作用,对戏曲传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从一段时间来看,往往似“一阵风”,在热烈的掌声和喝彩声之后,校园很快恢复平静,这一现象渐渐发展为“戏曲进校园”的痛点问题。传统戏曲如何在校园真正扎下根来,在学生心中埋下持续喜爱戏曲的种子,离不开下面几个关键因素。

戏曲传承,师资是源头活水。承担美育工作的老师需要向学生传道,自身应先爱上戏曲文化,通过深入民间,向老艺人、职业剧团演员学习,打通好戏曲进校园的“最后一公里”。戏曲师资除了职业剧团的演员、民间剧团的艺人,还应把学校从事艺术课程的教师纳入其中,形成持续有效的接力队伍。

2018年,教育部公布了第一批55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名单,20个戏曲主题的高校传承基地入选。2019年,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地方戏曲”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有了国家经费的支持和保障,经过三年多来的努力,秉持“练兵先练将、育人先育己”的理念,采取“沉浸式”传习方式,闽台地方戏曲传承取得良好成效。福建师范大学通过举办戏曲传承“雏鹰班”“初级班”“兴趣班”等入门、普及性活动,搭建戏曲进校园的第一站,又陆续增加“中级班”“提升班”“高阶班”等,同时吸引更多有志于戏曲传承的教师参与进来,让戏曲传习者人人有收获、天天有进步、代代有传人。

戏曲传承,文化认同是桥梁纽带。闽台两岸戏曲剧种同根同源,近年来交流活跃。福建省还有遍布世界各地庞大数量的海外华侨,之所以以地方戏曲文化作为纽带来唤起海外华人的乡愁、促进海外华侨的文化认同感,是因为闽台戏曲以其特有的叙事演绎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凝聚着闽台人的家国情怀,推动海外华侨与祖国传统文化的心灵契合。如首演于1954年的芗剧经典剧目《三家福》,以喜剧的手段赞美闽南民众“穷帮穷来邻帮邻”的美好道德传统,倡导互助友爱的邻里关系,剧中朗朗上口的“杂念调”和妙趣横生的插科打诨,体现出闽南人特有的戏剧思想和情感表达。传承基地培训班的学员们(参训的音乐教师)在学习这出戏时,首先在思想上认同这种珍贵的人间真情并引以为豪,沉浸式体验从生活细节和细腻感情中提炼出来的程式化唱念做打,一遍又一遍揣摩人物的心理,努力塑造出令人难忘的人物形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在沉浸式学戏过程中,许多教师被剧情、人物深深打动而爱上演戏,决心要把戏曲演绎好、传承好,发扬光大。

戏曲传承,团队精神是成功保障。戏曲是综合性艺术,需要团队精神,前台演员、后台伴奏以及舞美人员要团结协作,严密配合,合力演好一台戏。一台戏就像一座精美的建筑,各个部门、各个环节犹如榫卯般严丝合缝,莆仙戏对此有生动的戏谚为证:“锣鼓多打一下,子弟(梨园子弟)跌下台”。所以,演戏不仅要完成好自己的戏份,还要与他人完美配合,甚至还要善于与场上观众互动。戏曲传承是个系统工程,要全方位推进。

谈艺先通艺:从单纯观演到沉浸式习演

现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说:“不通一艺莫谈艺,实践实感是真凭”,宗白华先生也说:“不通一技莫谈艺”。对艺术的理解要建立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技能技巧的学习,达到灵魂与肉体的结合、内在精神气质与外化一招一式的统一。表演艺术的学习需要通过长期的实践积累,单纯的观演只是了解、熟悉其中常识,只有亲自登场才能真正感受到戏曲的博大精深。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地方戏曲”歌仔戏(芗剧)研修班自开班以来,八闽大地的中小学音乐教师踊跃报名参加,沉浸在学习传统戏曲的浓厚氛围中。

2022年,《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发布,新课标将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含戏曲)、舞蹈、影视(含数字媒体艺术)等有机融合为一门艺术课程,对音乐教师所应具备的专业技能和多学科能力提出了更高、更全面的要求。戏曲是门综合性艺术,如果从戏曲学习入手,对教师多学科能力的培养也能起到积极效果。

崇美先育美:大力弘扬闽台地方戏曲中的美育精神

崇善美要先培育美、挖掘美。中国戏曲是国粹艺术,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闽台地方戏曲是闽文化宝贵的精神财富,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内涵。闽台地方戏曲力求展现优美身段,表演过程重视手、眼、身、发、步的配合。其呈现方式中不论是虚拟动作、程式表演、锣鼓板式,还是写意舞美、服装服饰、脸谱造型,都展示出独有的艺术品格和美学特征,它以情景交融的意境特征、虚实共生的美感特征和气韵相和的艺术特征,生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理想和艺术精神。

艺术来源于生活,一板一眼、一招一式皆是生活的高度凝练和长期积淀。闽台戏曲繁荣,许多民间社会语言就来自地道的戏曲谚语。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众多俗语戏谚告诉我们戏曲就在我们生活中,亲切而自然。人们可以通过艺术审美得到精神的慰藉和道德的教育,戏曲界就有“舞台方寸悬明镜,优孟衣冠启后人”之说。因而,需要进一步挖掘闽台地方戏曲艺术的美育特质,传播和弘扬其美育精神,为大众提供精神食粮。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智育十篇》中就曾说过:“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话语间可见戏曲对良好习惯养成和高尚情操熏陶有着积极意义,闽台地方戏曲进校园活动,就是为了更好传承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增强文化自信,达到“以美育人,以戏化人”的目的。

 

(作者:陈新凤   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福建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负责人,第八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音乐与舞蹈学科评议组成员)

  https://www.gmw.cn/xueshu/2023-03/15/content_364307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