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张经武:电影何以带动城市旅游

发布时间:2025-05-22浏览次数:10

电影何以带动城市旅游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5-21  07  武夷山下)

张经武

 

《哪吒2》的票房大卖让与哪吒文化关系密切的天津、宜宾、南阳旅游火爆,顺便带火了核心制作团队所在城市成都,还让饺子导演的家乡泸州跟着出圈。《饺子皇后》让香港湾仔区成为观众向往的旅游目的地,《你好,李焕英》让襄阳老化工厂成为旅游打卡地,《刺杀小说家》为重庆旅游添彩。毫无疑问,城市旅游与电影关系密切,许多经典电影都带火了城市旅游,许多城市的旅游景点因为某部经典电影的传播而被赋予独特而长久的吸引力。

电影作为媒介,具备赋能作用,能够赋能于影像中的事物、景观、场景,传播其形象,增添其魅力。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美国城市深受游客青睐,这与大量好莱坞电影对这些城市各种景观的广泛传播密切相关。人们会将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嫁接到现实城市场景中,通过现实城市的CITY WALK,观众和游客既能温习和回忆电影中的经典情节,又能为自己到过这个与电影密切相关的城市而感到自豪。跟着电影去CITY WALK,这一现象体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规律,值得电影生产者和城市旅游运营者认真对待。

电影是能够存储大量信息和带来梦幻感觉的广告媒介,依托影像符号,电影不仅是传情达意、娱乐大众、教化社会的媒介,还是能“赋魅”和“增魅”的广告媒介。电影对于城市旅游具备广告效应,城市进入电影影像,不管是商业广告植入还是情节场景需要,其实都意味着一种“增魅传播”。

电影相对于其他广告媒介形式,有其独特性和优势,具有综合性强、视觉效果震撼、强制性、无痕化等特点。电影“瞬息之间表现的由许多形体组成的风景,需要几页散文才能描绘出来”,麦克卢汉如此描述电影影像符号的综合传播优势。这一优势使电影成为当之无愧的“增魅传播”媒介,对于影像中的一切都具备潜在或显在的广告效应。

城市旅游形象可积极利用电影的广告效应使之声名远播。欧美城市的广为人知,与电影的广告作用密不可分,一方面欧美发达的电影工业影响了全世界,将影像中的城市也带给了全世界。另一方面,电影工业欠发达国家也以去欧美城市取景拍片为荣,这又再一次为欧美城市旅游形象赋能。许多欧美城市都为电影在当地拍摄制定了专门的优惠政策和方便法规,为的就是借助电影这样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广告媒介,营销城市形象,推动城市旅游。

从现实城市到银幕城市,城市被赋予独特魅力。这种“魅力”涉及神圣光环、神秘色彩、独特氛围、象征蕴含等精神特质,它表现为欣赏电影时受众的一种主观感觉,既反映导演的主观城市意识,又反映了客观城市的现实特征,还浓缩了大众对城市的感觉精华。

《火烧红莲寺》《小城春秋》《云水谣》等电影都曾在厦门取景,它们不断为厦门城市形象增添新的光环。时尚、浪漫、宁静、温馨等被这些影片不断赋予厦门。《透明的上海》《桃李劫》《神女》等大批旧上海影片共同赋予旧上海摩登时尚而又奢靡腐朽、浮华繁盛而又罪恶冷漠的两极化色彩。《大城小事》《夜·上海》《碟中谍3》等影片中的上海则充满时尚和现代氛围,极具未来城市色彩,满目耀眼的繁华和蓬勃的希望。

《午夜巴塞罗那》赋予巴塞罗那艳遇之城的气质,《罗马假日》赋予罗马度假之城的秉性,《布达佩斯之恋》赋予布达佩斯忧郁之城的氛围,《茜茜公主》赋予维也纳无尽的优雅,《上帝之城》赋予里约浓重的罪恶感,《古惑仔》系列电影赋予香港以肆虐的混乱感。城市进入电影,是电影媒介对于城市形象特点的“框取”,城市同时又在“框取”中被电影赋予独特韵味。今天,大众对城市的认知不仅来自亲身感受和体验,更来自各种媒介对城市形象的不断建构,其中电影媒介起到了突出作用。

电影赋予影像中的城市以独特魅力,这一魅力又随着银幕影像的溢出效应,被观众转移至现实城市。原来现实城市可能不存在的某种印象或者特色,由此被建构和增添。

在鲍德里亚看来,美国城市就如同从电影里活生生走出来的。他特别强调当从影院走出回到美国城市街道时,这一感觉尤为突出,城市和街道被电影中所见的神秘气氛笼罩。鲍德里亚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银幕影像“旋进”了现实,产生了一种“移置效果”。由此,电影中虚构的城市变成了真实城市的一部分,体现为一种混合了幻想与真实、梦境和现实的“超真实”。鲍德里亚的此番宏论其实深刻道出了电影影像对现实城市的赋能作用,电影给现实城市增添了梦幻魅力,人们都愿意通过旅游去追逐这种城市中的梦幻。

近年来,“跟着电影去旅游”已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人们纷纷带着观影记忆去相关景点寻找在影像中曾经获得的某种感觉。电影媒介对现实城市的“增魅”促动了城市旅游的发展,每一部关涉城市影像的影片都生产和塑造着现实城市的形象。人们来到被影像赋能的城市旅游,主要目的就是想感受到、体验到和消费到电影赋予城市的特殊魅力。

跟着《魂断蓝桥》去伦敦,体验雾都滑铁卢桥上还未消散的凄美爱情;跟着《劳拉快跑》去柏林,体验那种随风奔跑的冲动;跟着《阿凡达》去张家界,体验现实中的潘多拉星球景观;跟着《暮光之城》去美国小镇福克斯,体验小镇阴郁神秘、若有若无的吸血鬼文化气氛;跟着《泰囧》去清迈,体验东南亚城市的瑰丽多姿;跟着《碟中谍4》去莫斯科和迪拜,体验红场的宏大森严和迪拜塔的高耸奇幻;跟着《心花怒放》去大理,体验洱海畔的浪漫,期待神奇的艳遇或邂逅;跟着《八佰》去上海,体验苏州河两岸上海城市风光的旧与新,体验上海曾经的伤与痛。跟着电影去CITY WALK,消费的主要不是城市的物质性实体,而是那些似有似无、神秘缥缈的主观感觉,是那些被电影增添的象征意义。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505/21/content_45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