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蔡明宏 赖林冬:“福”文化的时代新解 以人民幸福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3-04-12浏览次数:242

“福”文化的时代新解:以人民幸福为中心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4-11    09  理论周刊·求是)

蔡明宏 赖林冬

“福”饱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刻意蕴,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历经千年演变,“福”在汉语文化里意义不断延展,是人民生活里的高频字,如福祉、福气、祈福、祝福、造福、纳福、福如东海、洪福齐天、福星高照、厚德载福等等。而民之所向,便是政之所至,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实现人民之“福”,创造人民之“福”,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最接地气的阐释与践行。

物质富裕之传统“福”。

“福”字,左边的“礻”字旁表示有“衣”穿,右边的“口”上有一横,意味着屋顶,即有屋住;“口”字下边有“田”字,表示有地可耕,有饭可吃。有衣穿、有屋住、有饭吃,是古代中国人对幸福生活质朴的向往。在新时代,这三者拓延成为更为具体、立体、多层的内涵,它不再仅仅是一种低水平的温饱需求,而是一种高质量发展中的共同富裕。它涵盖了社会保障、医疗保障、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人才社会性流动、社会福利全覆盖与均等化等诸多要素,是一项系统而艰巨的工程。

有屋可住、有衣可穿、有饭可吃的安逸之“福”,不再是百姓翘首以盼的“未来”,而是成为百姓触手可及的“现在”。比如,在习近平同志带领下,福建历届省市领导一以贯之地执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施政措施,让福建、福州名副其实地成为“福地”,“有福之州”的称号是百姓发自内心的幸福感的真实体现。福州人民由衷地感慨:“七溜八溜不离福州!”当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福州时,他用熟稔的福州乡音说出那句“七溜八溜不离福州”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强烈共鸣。

精神富足之生态“福”。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勇于发展的根本大计。福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发源地与实践地。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福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他高瞻远瞩地提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绿色发展观,这一极具前瞻性、开拓性、战略性的思想理念,使得福建翻开了推进生态环境建设的新篇章。

秉持着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民生福祉的信念,福建福州历任领导人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如今的福州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闽山苍苍,闽水泱泱,清新福州处处显山露水、点翠泼绿,自然风光旖旎、古榕缀城、福道盘山、碧水生烟。美丽中国,美丽福州,让百姓获得感更足,幸福感更强。幸福,对于福州人民而言,不再仅是饱暖之欲的满足,更是身心舒展、触目皆美的精神之“福”。

习近平总书记曾深情地说:“福建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对这里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充满了感情;只要一想起福建,八闽大地历历在目,就像一幅生动的画。”情之所至,无有其他,这是一种“人民至上”的深厚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实践体现出其治国理政一以贯之的智慧、决心与经验。将“美丽”纳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充分体现出超越衣着口腹之欲的传统“福”文化的眼界和视野。

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我党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党带领中国人民跨越了传统“福”,走向了现代“福”,人们不仅享有衣食饱暖的物质之福,更能满足新时代和谐生态的山水之福、宜居之福、精神之福。

福州是全国唯一以“福”命名的省会城市,与省名福建“二福”相承,如悬挂在福建大门上的两颗“福星”,而“福”之气运能光耀八闽大地,“有福之州”的称号能得到民众的一致认同,正应了那句诗:“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展水土治理、整治“餐桌污染”、建设“数字福建”、启动生态省建设、倡导“四下基层”“四个万家”“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等政策推行,创造了“有福之州”的福气与福祉。而他“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又成为广大共产党员、领导干部学习与奋斗的典范,他为福建人民留下的宝贵的思想财富、精神财富与实践财富,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承诺,践行了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的伟大担当。

党“以人民为中心”的理想信念与治国方略创造了中国人民的幸福生活,从福建福州到全国各地,十四亿中国人民的“福”运正汇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而这一蓬勃而无法阻挡的“中国梦”的推进力,也在不断为世界、为人类的文明进步贡献出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中国之“福”有了世界性的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胸怀天下的气度与境界,中国之“福”正在走向世界。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海外教育学院。本文系福建省社科基金项目“‘有福之州’‘福’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04/11/content_2655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