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两岸文化交流的拓展与深化

发布时间:2015-10-27浏览次数:1555

两岸文化交流的拓展与深化

——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发言摘登

(来源:光明日报   2015-10-23  08版  论苑)

  

  

编者按

近日,第三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本次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闽南文化发展基金会、福建社会科学院和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两岸16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两岸文化交流的拓展与深化”这一主题,展开广泛而深入的研讨。今摘登部分专家发言要点,以飨读者。

(本版由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供稿)

  

中华文化的力量

v  

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 汪毅夫

我对近120年中华文化在海峡两岸的发展有三点认知。

第一,120年前,台湾沦于日人之手。出于将台湾改造为日本“新领地”的政治考量和殖民计划,日据台湾当局在台湾强制推行文化上的同化政策,如强制推行日语教学与严格限制并终于废止汉文教学、强制推行“风俗改良”、强制推行“寺庙整理”运动、强制推行“皇民化”运动等等。然而,日据台湾当局终于看到中华文化的凝聚力是坚不可摧的,被迫承认“(台湾)改隶虽然已经过了40余年,但是保持着以往风俗习惯信仰,这种汉民族的意识似乎不易摆脱,盖其故乡福建、广东两省与台湾仅一水之隔,且交通往来也极频繁。这些华南地区,台湾人的观念,平素视为父祖墓坟之地,思慕不已”。

第二,120年前,日本的汉文学因日本武力的逞胜“陡告衰退”。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的汉文学却开始在台湾得到延伸和发展。日人据台之初,侵台日吏里的日本汉学家和汉文学爱好者出于笼络台湾本土诗人的政治需要,创办汉诗社和报刊之汉诗专栏,吸引台湾本土诗人参加。然而,日据台湾当局的文化政策不断收紧后,侵台日吏里的日本汉学家和汉文学爱好者却不敌汉诗的魅力,抵挡不住中华文化的魅力,将“汉文学热”持续延烧。这在客观上“保护”了台湾本土诗人的汉诗创作活动(包括集结诗社的活动),台湾各地“所至有诗社”的情形贯穿于日据台湾时期的始末。中华文化从来就是优势文化,中华文化的魅力就是如此这般势不可当。

第三,120年来,中华文化的发展在两岸呈现了不同的发展态势。在台湾,中华文化的发展态势呈现为“传统的延续”。在日据时期,虽然日据台湾当局的文化政策不断收紧,日本文化入岛的势头不断加强,但中华文化的一枝一叶备受台湾人民珍惜。台湾光复后,基于对“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和“保有中国固有文化”的责任,“传统的延续”仍然是中华文化在台湾发展的态势。而在大陆,“批判地继承”成为中华文化发展的基本态势。五四新文化运动批评的锋芒无情地触及了孔孟思想,触及了中华文化最有代表性、最为稳固的层面。然而从总体上看,批判的锋芒是针对孔孟思想的糟粕而发的;再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对于传统文化贯彻的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做法。“传统的延续”有助于文化品种的保存,“批判地继承”则有益于文化品质的提升。当此两岸文化交流汇成大潮之时,“传统的延续”与“批判地继承”、文化品种的保存同文化品质的提升已如鸟之双翼、车之双轮,不偏不倚、不离不弃,借助两岸的合力,中华文化发展的愿景无限美好。

努力做好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大文章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 张东刚

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的复兴离不开文化的振兴。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以增进民族认同、凝聚共同意志,形成同心共圆中国梦的精神力量,为深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夯实思想基础、提供不竭动力,是两岸同胞尤其是两岸文教工作者共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担当。

文化不仅需要传承积淀,更需要创新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文化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和广泛的影响力。文化传承和创新是高等教育的核心职能,大学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和源泉。新形势下,实现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两岸大学不断扩大和深化文化交流合作,充实协作内涵,提供便利条件,丰富协作方式,拓展交流渠道,努力做好两岸文化交流的大文章。

一是秉持“求同存异、求同化异”的原则,聚焦新亚洲文明的建设、“一带一路”、“两岸一家亲”等全局性战略性时代命题,做好基础性、前瞻性、储备性研究,力争推出一批彰显中华文化特有秉性、产生重大国际影响的精品力作。同时,关注文化热点,及时跟踪和研判新情况新问题,为推动两岸文化发展出思想、谋战略、提对策。

二是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两岸高校各自优势,吸纳会聚两岸高端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优质资源,推动两岸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产业等开展协同研究,提升研究层次和范围,构建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建立战略协作联盟,实现两岸文化交流合作的制度化、机制化,推动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发展,实现两岸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

三是促进两岸大学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培育新兴学科点,打造学科集群,充分利用优良的师资、雄厚的科研基础和灵活的管理机制,创新文化人才培养机制,尤其为两岸青年共同发展、施展才华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培育具有正确的价值观、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全球视野的高端复合型人才。

四是两岸大学联合开展高层次文化学术交流,推进中华文化传播能力建设,创新文化传播的理念,融合两岸文化的表达方式,探索中华文化的现代传承样式和解读方式,培育具有中华文化特质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传播新机制、新模式和文化创意产品,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形成有说服力、感染力、亲和力的国际文化传播话语体系,增强文化话语权,加快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步伐。

“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  

  

两岸协创中心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耀华

“求同存异”与“聚同化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两个既有诸多联系又有一定不同之处的范畴。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于,都承认事物之间的差异,在一定条件下要尊重这些差异;它们之间的不同在于对待差异的处理方式,或者是保存这些差异,或者是以适当的方式缩小或消除这些差异。与“求同存异”最为接近的范畴则是“和而不同”。它们都是在“求同”、重“和”的基础上“存异”、保留“不同”,以开放性促进事物之间的相济相生。

西周思想家史伯最早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在此,“和”蕴含着开放性与包容性。千百年来,这种思想成为中国人为人处世的基本方式。而“一国两制”方针的提出,则是在追求统一的大前提下承认差异和包容性的一种处理问题的方法,它的目的是实现新的“和”,以达到新的境界——聚同化异。

我们可以把“聚同化异”看成是“求同存异”发展的一个新层次、一种新境界。与其相关联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范畴是“中庸之道”。“聚同化异”与“中庸之道”的关联主要在于正确把握事物对立统一的发展规律,力求在对立两端之间找到内在的共通之处和适当的解决办法,聚其“同”,取其“中”,“执两用中”,让相同的正确的东西得以不断聚合、扩大,使不正确的东西和不同的见解逐渐化解、消除。

当今,“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九二共识”,已成为处理两岸关系的基本准则。笔者认为,这一共识的达成是实践“求同存异”思想的结果;推进这一共识得以健康发展,又有赖于“聚同化异”的贯穿。“聚”,要有耐心和智慧,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局出发,在交流中增进理解;“化”,要讲求自然顺畅,疏通引导,通过各方不懈努力,化解异见。只有这样,才能由“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升华到“执两用中”“聚同化异”,努力形成和扩大以“九二共识”为主体的共识群,将这一共识群推向一个新的层次,进而在新的层次上实现“求同存异”,并由此到达更高层次的新的“聚同化异”。如此,在不断往复发展共识群的良性循环中,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事业的深化展开。

      两岸文化交流的新未来、新希望  

  

台湾中华文化总会秘书长 杨渡

近年来,两岸文化交流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从影视音乐、文化思想、表演艺术、民间戏曲到宗教信仰等,展现了两岸文化交流的多元面貌。这种频繁的交流,有助于相互了解,增进彼此感情。

未来两岸文化交流,可分三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生活方式。随着大陆经济发展,两岸社会发展阶段拉近,生活方式愈来愈接近。尤其是网络的普及,使两岸年轻人之间有更多共同的关注与话题。在年轻一代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两岸的新希望。对台湾文化人而言,他们不缺创意,不缺人才,需要的是展现的平台。应该开设一些共同的平台,让两岸年轻人就一些共同关注的课题一起创造,一起创业。如果两岸年轻人的未来是结合在一起的,两岸自会充满希望。

文化的第二个层面是典章制度。这一方面两岸确实存在一些差距,并随着接触的越发频繁慢慢感受到。但这是急不来的。因此,两岸互相了解典章制度的差异,怀着耐心与爱心,互相包容,互相学习,反而有益于建立更好的制度。

文化的第三个层面是价值观、美学观、信仰、理念、哲学等较高的层次。由于历史的因素,两岸有不同的价值观、历史观,实施不同的社会体制,确实存在较大歧异。但可喜的是,近年来两岸都提倡回归中华文化,恢复传统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基础。毕竟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两岸共同传承的文化基因,从这里出发,两岸的交流才有深层的根基。

就务实的层面看,两岸在文创产业,也就是生活层面上,有许多合作机会。台湾有人才,有创意,有资金,但缺乏市场和平台。大陆有市场,有资金,也需要台湾的人才。两岸正好互补。我希望大陆可以对台湾开放一些文化市场,两岸可以多建立一些文化产业的平台。我相信,两岸的未来,必定是属于年轻人的,要由他们一起来开创。

       共同推进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 贾磊磊

站在当代世界文化的现实语境之中,我们感到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除了建立互联、互动、互信的对话机制之外,还共同承担着一个对中国文化进行国际传播的历史使命。在一个大众普遍参与的文化交流模式中,在一种海量的文化信息交流活动中,要想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有效性,我们还有诸多尚需努力的工作,这其中至关重要的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策略进行时代转型。目前,德国的歌德学院、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学院、韩国的世宗学院、中国的孔子学院,都是把语言作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这种建立在印刷时代的文化传播理念并没有随着影像时代的来临而相应有所改变。其实,相对于复杂的文字语言符号系统,非文字类文化符号在跨文化传播中往往能起到更直接、更便捷、更迅速、更有效的作用。

在全球化的时代,我们不能够只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的拥有权,还要掌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阐释权。一种没有传播力的文化只能是一种传统,而不能形成一种力量。为此,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文化资源在本土、文化阐释在国外的被动处境。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要将中国文化的本土化表达转化为国际化表达,并且对传统的文化传播媒介进行升级换代,改变那种“用传统的方式传播传统文化”的陈旧模式。

什么才是对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表达呢?如果有一种国际共有的传播工具,我们就要使用这种工具来传播我们的文化思想;如果有一种国际共享的信息载体,我们就要用这种载体来传输我们的文化价值观。虽然我们不能够把所有的传统文化资源都转化为能够在新媒介上进行传播的文化形态,但我们最起码能够让我们的文化产品在格式上、在制作品质上与国际通行的文化产品相一致。这种传播话语的国际化转型,是当今文化生活的现代性转型的必然要求。

     两岸文化交流的省思与建议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台港澳研究所所长 严安林

总结与反思20多年来两岸文化交流的成就与不足,对于未来两岸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持续深化,意义重大。

应该承认,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在不断深化,文化交流在持续进行,但台湾民众的认同并未因此有所提升。其实,产生认同危机的原因,固然与台湾社会20多年来的本土化、“台湾主体意识”上升有关,但恐怕也与20多年来两岸交流过度“物质化”以及台湾当局的有关政策有关。两岸文化交流中往往是文化产业优先,不少地方的“招商引资”一直存在“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不正常现象,致使两岸文化、意识、共同价值的交流相对滞后。这种倾向需要加以注意与避免,两岸关系发展需要“精神化”与“文明化”。

如何改变两岸交流的“物质化”现象?两岸文教交流合作机制的建立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法,或者说是势在必行的。仅有“物质化”不能完成两岸价值共同体的营造,需要思想、文化等共同价值的塑造。要通过文教交流合作协议建立价值整合的机制化,推动实现两岸共同的政治认同。

两岸文化交流目标要从追求共同利益发展到构建共同价值。两岸在中华文化核心思想上有共同点,共同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增强两岸民族意识、凝聚两岸共同意志的重要途径。但要正视两岸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致力于塑造与强化两岸之间共同的价值认同。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应列入两岸两会协商议程。如果说两岸经济框架协议勾画了两岸经济合作的经贸地图,那么未来需要通过两岸文化教育等一系列协议的签署,勾画与经营出可以相互充分理解与信赖的“情感地图”。

“一带一路”的文创策略  

  

台湾文化创意产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 李永萍

两岸文化交流近年来有加速的趋势,而两岸文化文创发展深入的大方向,就在“一带一路”战略上。台湾拥有将中华文化当代化、现代化和与国际接轨的经验。如果这能和大陆的发展妥善结合,那么在“一带一路”的文化出口角度方面就找到一个方向了。

例如,在设计领域,陈俊良设计师前不久发布了针对西装的“东装系列”,东装适合现代人穿着,大家又都能接受;台北故宫在转换传统产品设计概念时,不是只做缩小版或复制品,而是加以转换,“品家”家饰就是用传统文化设计的品牌。表演艺术也能够运用传统文化进行创新性转换。台湾的策略可以简单地分为两类。一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如以传统文化为主的国光剧团、闽南传统的歌仔戏、汉唐乐府等,尽管形式是传统的,但表达力很新颖,有酷炫的现代感。二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就是将西方现代艺术的特色与中国太极、书法相结合,比如云门大舞、无垢、当代传奇剧团等。

台湾的文创园区和街区是一个复合形态的空间,里面提供了文化体验、休闲观光、创意育成等复合性机能,具有文化再利用的意义。在大陆未来的“一带一路”文创策略中,文创园区、创意街区可成为外国人体验中华创新文化的橱窗,展示最新的创意成果。

台湾文创的进展,主要原因在于回归个人。“小确幸”意谓小而确定的幸福,如今成为台湾文创的核心基础——生活美学的极致表现。两岸共同推动创客之时,一定要抓住这样的精神,透过回到人的原点,重新提高民众的美感素养。

     海上丝绸之路、海丝文化与闽南元素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 刘登翰

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是一个经济命题,但经济命题必然要向文化命题延伸和转化。首先,所有经济交往其实质是一种文化的交往。其次,广义地说,经济也是一种文化。不同区域、国家的经济交往,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一时中断或中止,但其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的文化传播、交汇,却会长久保存在后世社会生活中。经济命题向文化命题的转化,是对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认识的深入。

中国与西方有着完全不同的海洋观和海洋价值取向。中国从不把海洋作为对外领土扩张和财富掠夺的手段。睦邻和互惠的价值取向,使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一条贸易、合作、友谊、和平之路。闽南的滨海地理环境和闽越文化的融入,使南传闽南的中原文化拥有迥异于中原本土的海洋色彩和海洋精神。多元文化双向交汇的丰富性和特殊性,拓展了闽南文化的海洋精神,这对于海上丝路建设有着不容低估的意义。

由于海丝形成过程中交融的文化不同,海丝文化中所形成的文化特色也不尽相同。我认为,以下四个方面最能彰显海丝文化的特质:海丝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文化,不是某个国家、地区的单一的文化;海丝文化是不同文化在互鉴互融中形成的一种“混杂”的文化;海丝文化的“混杂”是双向互融的,即发生在交汇的不同文化双方;在海丝沿线国家,往往存在着一个相对集中的异文化聚集区,如新加坡的牛车水、吉隆坡的中国城、菲律宾的王彬街等,这些类似于中华文化在异域的文化“飞地”,保留着浓厚的中华文化传统和氛围。这种文化的互相交融和混杂现象,是海丝文化最重要的特色。

      推动两岸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与合作

  

台湾沈春池文教基金会秘书长 陈春霖

建立两岸公共文化服务研讨和交流的平台。建议设立两岸公共文化服务研讨平台,每年定期举办研讨会,并进行相关考察,平时则加强双方专业人士及机构之间的往来,资源交换、成果分享。

鼓励台湾文化性非营利组织在大陆发展及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事业。成熟的现代化社会必然有蓬勃发展的非营利组织。台湾的非营利组织有丰富的经验和队伍,在大陆迈向小康的过程中,台湾非营利组织不应缺席。

加强两岸文化机构和馆所的志工发展实务交流,鼓励两岸青少年积极参与及互动。经过长期实践,台湾文化机构和馆所的志工群体充分展现了自我实践、自我管理与终身学习的精神,经验甚为可观。应鼓励两岸青少年积极参与相关服务工作及互动,以培育他们的“服务人生观”。

针对社区总体营造课题加强联系并分享经验。当前大陆正在推动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除了思考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等问题外,还应关注如何让“居民”安身立命等问题。对此,台湾社区总体营造的精神与模式应能作出贡献。

重视文化机构与馆所的受众研究工作。当前,许多机构与馆所在设计、提供文化产品与服务时还较多停留在“我给予什么”的阶段,而非“他们要什么”的模式,以致很难引起共鸣。机构与馆所必须下功夫研究受众的文化需求。

关注偏远地区与弱势群体的文化参与权利。公共文化服务要以人为本,对偏远地区及弱势群体如何亲近文化,应有长期和全盘的策略性考虑。除政府部门外,尤须引导社会部门及企业的参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