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理论动态第786期:大学更应成为学生的精神驿站

发布时间:2015-10-30浏览次数:802

96日,北京大学开学了。今年,学校将把资助经济困难生的最高标准提高到2万元,本科四年将获得8万元助学金,当然,能拿到这个标准的学生不会太多。相比之下,更值得称道的是,学校还为困难生准备了一套书籍。校方认为,除了经济资助之外,还需要给他们提供精神支持,因为“北大只是他们一个驿站,通过这个驿站,从一个地方通往另外一个地方,到了北大这个驿站,不是休息,而是要艰苦奋斗”,所以,“要引导他们往远处看,不要时时刻刻都想出人头地,作为北大人,姿态要放低一点,甘当人尾,少想个人多想集体”。

    北大能如此有针对性地将资助困难学生的工作拓宽、加深,体现了大学的胸怀。多年来,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在帮扶困难大学生上,不断加大力度,经济上扶持的门槛有所降低,资金额度也有所提高。对此,受助大学生都深有体会,这是帮助他们完成学业的“及时雨”。但各方资助基本上都落到了物质层面,能关注他们精神层面需要的较少,所以北大的新做法一经传开,就获得了舆论的普遍叫好。

    毫无疑问,困难学生能一路过关斩将,考上北大,自有其过人之处,其中之一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而其充沛的内心动力主要来自“走出大山或者穷乡僻壤”的强烈愿望。希望通过掌握知识来改变个人命运,这本身没错,但仅仅知道改变个人命运,仅仅只知道通过掌握知识的途径来改变命运,甚至仅仅认准考上大学这一条道,那是远远不够的,不知道历史发展方向,不知道人类命运,不知道国家前途,如此“改变个人命运”,不管筹划如何精致,最终都有可能成为泡影。近年来,媒体时有报道,一些大学生进校门之后,疏于自我管理,最后半途而废,甚至为些许小事酿下大祸,令人深为叹息。

    无论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学校乃至整个社会,仅有叹息是远远不够的。对于资助困难生,其实可以做的还有许多,北大的精神支持就是其中一项。说到底,在国家已经推出资助贫困生的制度化安排中,比如助学贷款、助学金,加上社会上广泛存在勤工俭学机会的情况下,大学是否还有必要提供每年2万,四年8万的经济资助,自有商榷余地。毕竟18周岁已过,在法律上,他们已经成年,何况靠勤工俭学读完大学并成为精英的从不鲜见。在这方面大学还要有所作为,不是不可以,但空间不大了。

    反过来,因为家境不佳、学习条件有限而导致困难生阅读面狭窄、信息闭塞、思维单一和人生目标短浅,确实可能成为他们求学乃至人生道路上的重大障碍。资助困难生本应找准他们的最短板,尤其是单凭他们自己无力解决的薄弱环节,给予有效帮助。北大给困难生送书就为了借助阅读,帮他们打开人生的视野,发现世界的奇妙,提升精神境界,跳出“题海战术”给他们造成的僵硬思维,突破“知识改变命运”被不当解读时难免隐含的功利主义学习观,如此,困难生才有更大的可能不但成才,而且成人,成就健康高尚的人格。

    不过,讨论到这里,不能不指出,需要精神支持的恐怕不只是困难生,他们中有不少因为从小知道父母养育自己之不易,更能自强不息,更有感恩心情,更知道从学校到社会给予的支持之可贵。这样的困难生精神并不贫乏,内心可能更加丰富,人生也会更加精彩。所以,无论北大还是仿效北大的学校都需要注意,物质贫困是客观的,可度量的,而精神闭塞可能只是一种主观认定,在物质支持有可能诱发困难生自尊过敏的情况下,务必不要让精神支持成为有损困难生尊严的“标签”。在如今大学生普遍存在精神力量不足的情况下,送书的范围可以宽一些,困难生与其他大学生之间在精神支持上可以也应该一视同仁,只是考虑到他们的物质困难,这些书籍就不要收取费用了。如此处理比只给困难生送书,貌似只有他们缺乏精神力量,会不会显得更自然些、让人更有尊严些?

    大学理应成为所有青年学子的精神驿站。

  (资料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59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