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数十亿条灾害风险要素数据,如何助力防灾减灾

发布时间:2023-05-16浏览次数:85

数十亿条灾害风险要素数据,如何助力防灾减灾

(来源:《瞭望》  2023-05-16

 

历时近三年,近5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此次普查实现了多个“首次”: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张海磊 周义

 位于成都东北部的金堂县是成都市洪涝灾害频发的区域之一。北河、中河、毗河三条河流在县城汇成沱江,一路奔腾流入长江。

因上游集雨面积大,汇流之处位于金堂县城老城区,地势较低,容易受到洪涝灾害影响。也因此,金堂成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全国试点县。

四川省减灾中心副主任、省普查办工作专班业务组组长李涌波告诉《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金堂县做好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对于摸清气象灾害风险隐患底数、查明重要点位抗灾能力、客观认识金堂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意义重大。

成都市普查办工作专班业务组组长、成都市城市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院总工程师廖学燕介绍,以普查为契机,对成都三十年内的自然灾害综合分析显示,对成都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为了摸清灾害“家底”,提升防灾减灾能力,2020531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通知》。目前,全国调查工作主体任务已经完成,6月底前将完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

历时近三年,近500万名专业技术人员共获取全国灾害风险要素数据数十亿条。此次普查实现了多个“首次”:第一次在统一的技术体系下开展普查调查工作,城乡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第一次摸清了全国森林可燃物载量的“家底”,第一次补齐了1978年以来长时间序列县级尺度历史灾害数据不完整的短板……

512日是我国第15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灾害风险护航高质量发展”。深化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应用,将有力推动风险治理向事前预防转变,护航高质量发展。

01,摸清灾害国情

调查是这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基础,其任务是全面获取全国6大类23种灾害致灾要素数据、6大类27种承灾体数据、3大类16种综合减灾能力数据、1978年以来年度灾害和1949年以来重大灾害事件调查数据,以及重点灾害隐患调查数据。

 “有些行业部门组织开展过单灾种致灾因子的调查,但开展多灾种、多承灾体综合风险普查还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国家减灾委员会秘书长、国务院普查办主任郑国光介绍。

作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四川“冬春防火、夏秋防汛、四季防地灾、全年防地震”,风险普查底数大。除了金堂县,雅安市芦山县和甘孜州康定市也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全国试点县(市)。

李涌波介绍,芦山县境内有58公里地震活动断层,利于开展整理建筑结构、地勘、地震安全性评价;康定市属少数民族地区,且地处地震带,具有开展地震、森林草原火灾等自然灾害隐患点调查工作的优势。

在位于西华大学的四川省普查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幅《四川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图》,洪涝、地质、干旱、森林火灾等灾害在各个市州的分布情况一目了然。除了综合风险评估、综合风险区划、综合防治区划图,还有单灾种的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图。

 “这个图实现了灾害风险由定性到定量的转变,对防灾减灾的指导也更具体。”李涌波告诉记者。

福建枕山、面海、襟江,台风、暴雨导致的洪水、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这次调查汇聚了9个行业约1307万条普查调查数据。“与原有各行业部门调查最大的不同是‘综合’。强化各行业部门数据的关联、耦合,发挥1+1>2的效果。”福建省普查办副主任、省减灾中心主任周翔说。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是个系统工作,李涌波等多位受访对象认为此次普查实现了三个方面的突破:

一是基本摸清了灾害国情,实现了从01的突破,形成了大量的数据、图件、报告、技术规范、评估模型等技术成果;

二是形成了跨部门业务协同、互联互通的工作机制;

三是锻炼培养了地方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

以四川为例,此次普查形成了“1+9”的技术支撑团队,省普查办技术组以西华大学为组长单位,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四川省应急管理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行业部门为普查提供了技术和人才力量支持。四川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骆晓龙认为,若普查常态化发展,这可能是催生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的蓝海。

打通从数据到应用关键环节

走进福州市应急指挥中心,一块巨大的显示屏夺人眼球,上面集纳了应急、气象、住建、市政、公路、地质、水旱、海洋和林草等9个专题65个图层数据的融合展示。

这是自然灾害普查成果“一张图”,构建了自然灾害管理基础数据体系,为在灾前灾中灾后的自然灾害综合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此次普查坚持“边普查、边应用、边见效”的原则。据了解,各地各部门已经利用调查成果在国家重大需求、行业发展、城市安全管理、基层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展了应用。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杭州亚运会筹办期间,国务院普查办组织专题组,联合北京、河北、浙江利用普查数据成果,开展了所在区域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形成专题评估报告;浙江杭州西湖区利用普查数据进一步补充区“楼安卫士”基础数据,实施更新街道建筑安全码和楼安指数,把安全码分为绿码、橙码、黄码、红码,排查隐患房屋建筑,确保社区安全;湖北基于普查成果数据,分析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分布,对库区2000余个地质灾害隐患点“一点一策”提出防治措施……

从灾后救助向灾前预防转变,是我国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普查结果的运用为这一转变提供有力支撑。

 “以前没有想到,对成都来说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洪涝。”廖学燕介绍,根据这个结果,廖学燕和团队正在进行“成都市极端暴雨洪涝巨灾情景构建”的课题研究。“如果遭遇极端暴雨,作为常住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城市’,成都能否经受住考验,还有哪些薄弱环节有待加强,应对工作提前部署,可以将被动应对变为主动防范。”

基于将气象、水利、住建、应急等行业的数据汇总,在动态模拟淹没过程中可以看到交通、医院、学校等承灾体情况,可以梳理灾害过程关键时间窗口、分析洪涝巨灾情景后果及淹没区域受灾情况。“根据模拟结果,重点梳理跨领域、跨部门的薄弱环节,可以有侧重地补齐基础设施和灾害应急处置的短板、合理规划防灾减灾工程和救援力量等。”廖学燕说。

晋江市地处福建东南沿海地区,台风风暴潮是最主要的海洋灾害,威胁着沿海人民的生产和生命安全。当地结合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全面摸清了区域内121公里海岸线海洋灾害基本情况,形成了晋江市第一次海洋灾害风险普查报告,并同步开展海岸带防护修复工作。

 “历时18个月,种植修复红树林2912亩,修复鸟类栖息地374亩,建成2座鸟类观测监测站,海岸生态化改造6.2公里,大大减少台风风暴潮对海岸线的损害。”晋江市自然资源局生态修复与地质矿产科科长王玉志说。

本刊记者采访了解到,普查数据向应用成果转化仍需打通关键环节。

首先,横向打通行业数据。此次普查涉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和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应急、气象、林草、地震等行业部门,记者调查了解到,不同行业部门间面临数据共享这一瓶颈。一些地震行业人士介绍,地震行业有自己的数据,但如果做进一步分析评估,如断裂带附近的建筑物分布情况,就需要地面数据,亟需横向打通行业数据。

其次,强化专业人才支撑。此次普查是首次开展的全灾种、全要素、全链条的综合性风险普查,在“全灾种、大应急”的要求下,需要能从综合角度思考灾害管理的专业人才,让普查结果为我所用。

最后,加快普查结果的运用。地方的决策者要加快转变依据经验判断为依靠数据决策。加强自然灾害综合管理,将普查结果用于制定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更好统筹发展与安全。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岷山水库作业点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022118日摄) 九江市柴桑区气象局供图

最大效用助力防灾减灾

多位受访者建议,探索常态化普查机制,加强灾害教育,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让普查成果最大效用助力防灾减灾。

着力探索常态化普查机制。普查面临不断完善操作方式,减少季节等因素影响数据等情况。以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为例,作为试点县,当地统筹行业专家、党员干部、地方群众多方力量,确保普查数据质量。但调查结束后,芦山县2022年遭遇“6·1”地震,地质灾害隐患点也从地震前的98个增加为113个。

芦山县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赵学锋认为,有必要探索设置一定周期,更新核心灾害要素数据的机制,“这只是开始不是结束。若常态化发展需要考虑加快完善普查常态化工作制度体系、技术规范标准体系等,同步还要考虑评估结果的更新,让对自然灾害的管理更客观、更科学、更精准。”

强化普查结果本地化、精细化。以地震灾害风险评估为例,现有普查结果仅考虑了地震灾害造成建筑物破坏而导致的人员死亡和直接经济损失风险。而四川地形地貌复杂,地震地质灾害风险高,地震地质灾害造成的人员死亡甚至可能高于地震造成建筑物破坏而导致的人员死亡,因此,四川在做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时,必须考虑地震造成地质灾害进而导致的人员死亡和经济损失风险。“此外,现有的评估结果在宏观层面具有指导意义,但精细程度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县政府的需要。”受访专家说,为满足市县部门进行灾害风险防治的需求,需要采用本地化模型进行进一步精细化评估。

加强灾害教育,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在本次风险普查的过程中,各地组织了各种形式的防灾减灾知识科普活动,强化民众的防灾减灾意识。骆晓龙认为,防灾减灾的宣传对象不仅是普通群众,普查成果为政府科学、精准地进行自然灾害风险管理提供了指引,各级政府怎么看待、怎么运用这个结果非常关键。

他建议除了让普通群众知道普查成果、了解自然灾害风险外,重点要让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增强主动进行风险管理的能力。

国家减灾委明确要求“要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科学划定本地区灾害设防标准,探索建立自然灾害红线约束机制”。李涌波认为,红线的目的是精准指导地方怎样从灾后救援向灾前风险防范转变,是对地方科学客观地进行自然灾害管理的一个指引。

畅通产学研用渠道,让普查成果最大效用助力防灾减灾。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依托学校高性能计算中心,对2021年“卢碧”台风灾害进行了动态模拟和案例反演,通过建模计算,每12小时动态评估福州城区台风灾害链的致灾风险,动态计算人口、经济和房屋建筑的暴露度,实现了灾害风险动态管理。骆晓龙认为,科研单位有很多评估模型急需数据去验证,以提高模型的学术价值,得到验证推广后还能弥补地方缺少专业人才的现实,建议探索科研单位和行业部门合作科研的方式,普查数据在横向行业部门之间打通的同时,在加强保密管理的前提下,适当对学界开放。

https://m.gmw.cn/2023-05/16/content_13033742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