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孙绍振谢有顺福州分享如何“成为小说家”

发布时间:2018-03-06浏览次数:488

孙绍振谢有顺福州分享如何“成为小说家”

从灵魂中来 到世俗中去

(来源:福州晚报  2018-02-09  A21版  文体新闻)

记者 陈坚

谢有顺、孙绍振福州对话。

福州晚报讯 在当下文学理论界占有重要位置的福建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孙绍振和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谢有顺,昨晚亮相大梦书屋西湖店,参与谢有顺新书《成为小说家》分享会。分享会现场座无虚席,不少观众还站着听完全场。

分享会现场,孙绍振对鲁迅笔下祥林嫂、阿Q等人物角色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随后谢有顺接话认为,鲁迅、曹雪芹厉害的地方在于没有把人物悲剧归于一个原因,而是探索更深入、更复杂的多种原因,进入更深层对人类命运的感知,小说到这种境界才是超越世俗。把复杂性写出来,是鲁迅伟大的地方,但是很多小说家没有进入这样的精神境界。

“从灵魂中来,到世俗中去,这是我对写作的理解。”谢有顺谈及新书《成为小说家》时说,小说应该思考难以回答的问题。文学无非是写人的生老病死,为何要持续写下去?因为这些问题一直在我们的内心,每个人对问题的理解不同,每个人感受不同,一个作家的深度、高度在这个问题上得到展现。文学要探讨过去不能解答,现在也不能解答,未来还不能解答的问题。大凡可以解决具体问题的作品,都不能成为伟大的作品。《老人与海》的结尾是开放性的,现在还能一直讨论下去,因为文学就要探讨这些根本性的永恒的问题,至今还在折磨我们的问题。

谢有顺眼中的文学作品悲剧有三层,第一层次的悲剧是坏人造成的悲剧,是最浅显的;第二层是盲目的命运造成的悲剧;第三层在于人的命运和时代错位,很多人的性格命运造就了一个时代。灵魂有复杂表现,有冲突有挣扎有探索。但是在谢有顺看来,当代中国作家的作品在这方面的表现比较匮乏,看当代中国小说比较失望,很少思考有分量的话题,比如人类如何找到出路,灵魂如何救赎。

谢有顺是孙绍振的学生。孙绍振说,在他近四十年的教学生涯中,谢有顺的出现,是一个奇迹。孙绍振向来以善于在萌芽时期发现拔尖人才而自豪,他在选拔人才方面敏锐的直觉,历来也得到公认。但是,发现谢有顺,却比较晚。在谢有顺在福建师大中文系就读两年以后,孙绍振才意识到这是一个会成大器的苗子。

谢有顺199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20022004年在暨南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进修硕士生课程,后在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学位。1998年起,先后任《南方都市报》专刊副刊部副主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副主任、一级作家。2006年起,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获得“全球青年领袖”称号,至今有多部理论作品问世,是中国当代文学评论界的中坚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