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评社:余克礼纵论两岸 破政治僵局是关键

发布时间:2013-08-13浏览次数:169

 

 

余克礼在两岸文化发展论坛闭幕式上(中评社 黄博宁摄)

 

中评社香港813日电(记者 黄博宁 福州论坛后续报道) 首届两岸文化发展论坛举办期间,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所长余克礼于5日接受中评社记者专访。余克礼表示,早日实现两岸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两岸欲求统一,破解政治僵局,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是关键。跨出这一步,两岸关系发展就会畅行无阻,继而为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余克礼对马英九主政五年以来,没有兑现其竞选时“签署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和平共赢机制”的竞选承诺,表示遗憾。他表示,台湾对两岸进行政治谈判气氛营造不够,马英九负有责任。   

 

1979年来大陆对台政策梳理

 

余克礼表示,自1979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以来,对台工作一直在根据台湾形势的变化和两岸关系的变化,不断完善,不断调整:  

最开始,大陆提出国共进行第三次合作,通过两党谈判解决两岸问题。1987年台湾当局开放党禁后,台湾局势发生变化,特别是民进党不断上升,两党谈判已经不合时宜。从90年代初开始,大陆逐步不提两党谈判。  

199151,台湾宣布终止“动员戡乱”;同年67日中央授权台办负责人作出回应,提出“就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逐步实现和平统一进行谈判;还可以在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前提下,讨论台湾当局关心的其他问题”。

1995年,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发表“江八点”,想要突破两岸政治僵局,在强调“一中”原则的基础上,首次正式提出两岸结束敌对状态,进行谈判并达成协议,共同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规划两岸关系发展。从此以后,“两岸谈判”代替“两党谈判”。 

余克礼指出,江八点的提出有两个重大意义。第一,当时台湾政治形态发生很大变化,两岸政治谈判要有代表性,不能只和国民党谈,要和台湾各个政党以及政治团体代表人士谈,“两岸谈判”正式取代“两党谈判”。第二,谈话第一次明确表示,两岸统一可以分步骤进行。首先签结束敌对状态的协议,共同维护领土主权完整,规划两岸关系发展;再在上述基础上谈统一。  

2000年民进党执政,大陆对台政策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台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2005年,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访问大陆,与中共中央时任总书记胡锦涛达成了五项共同愿景,标志着国共实现两党关系正常化,过往恩恩怨怨结束。两党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政治基础上,重新开启崭新的关系,把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发展的主要方向。  

2006年,第一次国共论坛在北京召开,胡锦涛在会见参加国共论坛的代表时发表讲话,正式提出把和平发展作为两岸关系发展的主线。  

2008年国民党重新执政后,国民党有能力把国共两党的共同愿景变成具体的施政政策。马英九上台后,开始了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篇章。5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大陆方面从民进党时期的反台独为主,转变为以和平发展为主;从原来的高度紧张,转变为两岸关系进入和平发展的阶段,现在已经进入巩固深化的阶段,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国两制”在台湾

 

余克礼指出,由于国民党到台湾后,长期以反共维持其在台湾统治。因此,“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提出之后,国民党不敢接受,将其污名化为“统战阴谋”。国民党“逢共必反”的策略,直到2005年连战访问大陆之后,才进行调整。

余克礼指出,蒋经国晚期在大陆政策上进行了调整。大陆提出“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之后,蒋经国提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等同于抛弃原来“反攻大陆”的口号,同时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遗憾的是,蒋经国刚想化解两岸紧张局势,迈出新步伐的时候,就过世了。余克礼说,“历史往往有偶然性,如果他(蒋经国)多活几年,不完全排除他顺应民意,开启和大陆正面的接触和谈判的可能。”  

余克礼指出,李登辉初期为了巩固权力地位,继承了蒋经国的大陆政策,而随着地位的巩固,其“搞分裂,搞台独”的政策完全暴露,走上“去中国化”,“脱中国化”的道路,将国民党的“反共”,变成“反中”。

1993年,李登辉基本控制党政军后,企图让台湾重返联合国;1994年,李登辉发表和司马辽太郎谈话,大谈“身为台湾人的悲哀”,进一步暴露其台独面目;1995年,李登辉访美并在康奈尔大学演讲,“基本上是在国际上鼓吹分裂”;1996年,其又提出“戒急用忍”政策,对两岸蓬勃兴起的经济、文化等各种交流踩刹车;1999年卸任之前,李登辉又抛出了“两国论”,一步步把台湾引向分裂。  

李登辉之后,陈水扁又继承了其前任的大陆政策,落实民进党台独党纲,并在第二个任期赤裸裸搞法理台独。 

余克礼指出,陈水扁所讲过的“台独办不到就是办不到”,不过是权宜之计,有其特定背景:  

2004年底,台湾“立委选举”,国亲席次真正过半——原来国民党中“蓝皮绿骨”的人,此次不掺杂在其中。这种情况下,陈水扁意图分化泛蓝,提出扁宋会。作为给宋楚瑜的见面礼,陈水扁召开记者招待会,表示“李登辉搞了十几年也没搞成,我也搞不成”。后来证明,陈水扁就是“百变阿扁”——所言很快就变,不能相信。陈水扁在2006年至2007年疯狂搞法理台独,证明了这一点。

余克礼肯定蒋氏父子在维护国家主权完整统一,反对台独,反对“两个中国”,“一中一台”,坚持“一个中国”上鲜明的原则。

 

“台湾百姓接受”是民进党两岸政策调整底线

 

针对民进党最近较为明显的分化现象,余克礼指出,民进党从来不是铁板一块。民进党内有务实派,极端教义派,有有识之士,头脑清醒之人。作为曾经在台湾执政8年的政党,重新执政,是民进党内部的高度共识。   

余克礼指出,民进党内务实派很清楚,如果民进党重新执政,就必须要调整两岸政策。民进党的两岸政策,台湾民众已经领教,结果是对其很不放心。因此民进党要想争取选票,必须让台湾民众认为,其上台之后,两岸政策可以维护台湾民众的利益,让岛内百姓对其有信心。 

目前民进党各个派系在“必须要和大陆打交道上”,已经达成共识:  

谢长廷去年来大陆访问,今年又在香港举办研讨会;蔡英文邀请大陆专家去台湾演讲;苏贞昌在岛内压力之下,组织华山会议。这表明,民进党各个派系都在思考该如何处理两岸政策。  

反过来,民进党调整两岸政策、理性处理两岸问题并不容易,面临着基本教义派的牵制和派系间的牵制,大陆政策和党内权利斗争纠缠在一起。但为了2016年“大选”,党内相当一部分人都在主张调整大陆政策和两岸政策。  

余克礼指出,目前党内呼声比较高的蔡英文的两岸政策并不明确。“这表明蔡还在观望,也可能是还没有成熟的想法。”余克礼指出,蔡在很多问题上,态度暧昧,留有余地,因此她以后会提出什么政策,还有待观察。至于另一位呼声较高的苏贞昌则非常明确,把“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天天挂在嘴边。

 

岛内新变化表明两岸和平发展在向深处推进

 

针对岛内“大陆新娘”、“台生(在大陆读书、后回到台湾的学生)”所组建的希望促成两岸统一的新团体,余克礼表示,这些现象“确确实实表明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在向深的地方推进,触动了台湾固有阶层人的利益,对两岸关系发展是正面的。” 

 

“服贸协议”在台遭遇表明两岸沟通还很不够

 

针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在台湾引起的反响,余克礼表示,应该从两个方面看待:   

首先,协议被民进党及台独基本教义派拿来做文章,是他们“逢中必反”变态心理的反映。  

其次,这说明执政的国民党和台湾各方面沟通的不够,台湾民众不瞭解协议的内容。诸如“印刷业开放以后,繁体简体都卖给大陆,台湾没有生意”的说法,“非常可笑”。   

余克礼指出,类似的说法表明台湾完全不瞭解大陆。就印刷业而言,“台湾比大陆先进很多”,台湾的纸张、装潢、效率、成本都比大陆好,大陆无法与台湾竞争。同理,美容理发餐饮等服务业,以大陆的水平、经验都无法跟台湾比,加之台湾不开放大陆的劳工入台,台湾根本无需担心。  

退一步讲,即使大陆企业进去,在台湾也打不开局面,“比如‘俏江南’在大陆很不错,在台湾一样水土不服”,余克礼说,“我去的时候没有看到它生意很好。”   

再比如,台湾的出租车司机听到服贸协议都很紧张。其实,“我们怎么可能去台湾开出租?”余克礼说,“这是别有用心之人借机制造混乱,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大陆劳工都进不去。”   

余克礼表示,这些误会的造成,有“逢中必反”、“基本教义派”、“某些名嘴”和“绿色媒体”的误导,也表示很多台湾民众对大陆并不瞭解。其实这些误会,完全是“人为制造”的。

 

解决两岸问题和平协议是关键

 

余克礼表示,虽然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交流、大合作、大发展的趋势不可逆转,但当前两岸尚没有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两岸关系也没有真正实现完全正常化。因此,未来两岸还需破解政治难题,在政治谈判、政治沟通、政治协商上多着力,真正打破政治僵局。  

余克礼认为,签署和平协议需要营造政治谈判的气氛,但从目前台湾社会的状况看,很难做到。余克礼表示,在这一点上,“马英九是有责任的”。   

余克礼表示,2008年竞选时,马英九把签署和平协议,结束敌对状态,建立两岸和平共赢机制,作为主要政见。而今其已经连任一年,依然没有兑现政见,“这点非常可惜”。   

余克礼感叹,自1995年,“江八点”提出已经18年了,两岸的政治僵局却依然没有打破。“我们现在讲的‘中国梦’,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国家必须完全统一。”余克礼说,“没有哪个国家实现繁荣富强时,国家还没统一。”因此,早日实现两岸统一是实现中国梦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  

余克礼最后表示,两岸要想往统一路上走,先要解决政治问题,结束敌对状态,签署和平协议。“这一步跨出去了,两岸关系发展就会畅行无阻,为两岸统一奠定坚实的基础。”

 

                                                   (来源:香港中评社  2013-08-13  星期二  首页->> 中评社记者专栏->>黄博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