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全国美展漆画高峰论坛在榕举行 福师大多教师参加

发布时间:2014-09-04浏览次数:388

 

两岸论漆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漆画作品展高峰论坛在榕举行

 

    91日上午,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海峡两岸当代漆画艺术发展高峰论坛”。中国美协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福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静彦,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来文,福建省美协主席翁振新,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冯健亲、副主任程向君、陈恩深、陈金华、唐明修,福建拓福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林云,福建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唐文忠,来自宝岛的中国文化大学美术系许坤成主任、翁美娥教授,著名策展人、批评家高岭以及梁栋、唐国新、汪天亮、蔡清德、徐东树黄映恺、黄宝贤、吴可人、吴嘉诠、陈立德、李伦、苏星、王向阳、童焱、何光锐、林公翔、汤志义、唐文忠、吕承坚、邱志军、郑鑫、孙同和等三十几位领导、专家、学者参加论坛。论坛由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李豫闽教授主持。

徐里:漆画展区是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亮点

    看到来了这么多的专家朋友,心里特别感动,也特别感谢。福建省文联党组书记张作兴同志全程陪同大家,这说明省市对这个活动非常重视,冯健亲主任亲率各位专家再次来到福州,共同见证全国美展的开展,也同时参与海峡两岸当代漆画艺术发展的活动,可见各位对我们漆画艺术发展的重视,以及来自台湾的朋友,其中许坤成先生是我的好朋友了,感谢你们专程从台湾飞过来,有你们参加,两岸共同研究,共同探讨漆画艺术的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事。

    没有各位评委对学术的责任、态度,以及他们公平公正的评选,没有大家的努力,这次的展览不会这么成功,也不会产生这么多的新人新作,所以第12届全国美展,尤其是漆画展,应该说是好评如潮。所以再次要向各位表示感谢,如果没有这个独立的漆画展区,第12届全国美展这个活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福建省对中国漆画发展应该说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发挥了非常重要作用,福建的漆艺也好,漆画也好,是大家所公认的。而且第6届全国美展之后,福建对漆画的创造做了很大的贡献,举办了好几届漆画班,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漆画的优秀人才。大家都觉得,本届展览在13个展区当中,漆画是很有亮点的,在冯健亲主任的亲自带领下,漆画艺委会做了很多的贡献,不管是内容上、题材上,还是行事风格上、表现手法上都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以人物为题材的创作,和以往的作品来比有很明显的突破。

张作兴:两岸共促漆画艺术的发展

    我非常喜欢漆画,在我当福州市委宣传部长的时候,与漆画有过很深的结缘,当年的漆画不像现在这么热,现在的发展趋势十分的壮观。刚才徐里秘书长讲的是全国美协对福建漆画的肯定。我在这里专门提一提两岸的漆画关系,大部分台湾人的祖籍是福建,现在两岸在漆画交流这方面有了长足的拓展,将来两岸可以共同举办一个漆画展,而且邀请两岸的专家学者,来讨论如何进一步促进福建漆画、中国漆画的发展。

    漆画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底蕴,从漆艺到漆画是一个华丽的转身。福建省、福州市努力把漆文化、漆艺术发扬光大。我非常感谢省美协,原来漆画是一个小画种,没有独立展区,今年第一次独立出来,这对福建、对福州是一个很大的进步。我愿意为漆画继续尽我自己的微薄之力。

冯健亲:独立展区是漆画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我简单讲几点,第一,从第6届全国美展,1984年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开始,到今年2014年,是漆画作为独立画种展出的30年,这是两大飞跃。1984年以前漆画不是一个独立画种,1984年是一个跨越。上一届包括之前都是和陶瓷等合在一起,这次已经是一个独立展区了,这是漆画事业发展新的里程碑。

    我觉得这次展览有三大亮点,第一,人物画很突出,这本来是我们漆画创作的一个难点,上一届的全国美展我们很想评一个人物画的奖出来,最后没评出来,这一次发现提名奖中间好多人物,这是很大的进步。第二,这次展览提名的第一名是抽象作品,这也是一大亮点,这个抽象作品,把漆的语言也用得非常到位,另外一点很可贵,我们的评委有胆量把这样的作品推为提名作品。第三,我印象中的全国美展都是官办的,但是这一次福州是企业家来办,这个很了不起。有这样的企业家关注我们的漆画艺术,我觉得很荣幸。也特别表示感谢。

李豫闽: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当代,漆画要有所回应

    我讲三点,首先是漆画在这三十年的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令人惊叹的成就,因此,我们无法苛求这门艺术存在的一些不足。

    其次,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漆画要有所回应,就是说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漆画要有自身的面貌。当代的漆艺术,不应当只是技术层面,这种来源于楚文化、礼器文化的高格调艺术,无论对于传统还是当代,都应当有所回应。

    第三,有人提到漆画不一定要限制在架上,我认为,这是可以考虑的,现代人的审美产生了很大的变迁,漆画艺术的变革同样值得期待。

程向君:漆画起步晚,对将来有更多的期待

    今天我非常高兴,觉得漆画有人关注了,作为前身是中央工艺美院的清华画院,由于有老一代的艺术教育家,所以使得漆艺专业,保持了一块阵地。今天漆艺有这样的发展非常不容易,这是历史的必然,也跟国家的发展离不开,跟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离不开。漆画长期以来不受关注,没有进入评论家的视野也是正常的,毕竟它的起步比较晚,所以我觉得不论怎么样,我希望它能够比较健康地发展,我们有很多的期待都是正常的,也对下一届的美展有更多的期待。

陈恩深: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

    我很欣赏许坤成教授提出的两点,他说美术是发现,而不是规定,还有不要像台湾一样争论,我觉得这很精辟。几十年以来,我都在思考这个问题,漆与画的区别。漆画从漆艺分出来以后,肯定就跟漆器不一样,从相对实用走向相对精神的,之后怎么样走一条自己的道路,在这种取向里面,我认为画性就应该强调于漆性。西方有一句话,科学是我们,艺术是我。

    从我个人讲,我很欣赏刚才何光锐先生的一句话,工艺在于确定性,艺术在于混沌性。漆从漆器出来到画以后,要进入一个开阔的视野,要有一种探索性,它必然涉及到混沌,这也完全是一种规定。

许坤成:让漆画艺术推动两岸的实质性交流

    十年前全国美展的漆画在北京展出,当时我正带34个学生在哈尔滨研习,就赶到北京参观画展。学生回到台湾之后,跟我说从来没有看到质感这么好的画,因为台湾只有漆艺,而且只在台中,做的人也很少,漆画大部分是到福州代工,所以也比较不引起重视,不知道它是好东西。学生都说很好,都说要开漆画课。后来知道福建全国最好,我就带了29个学生到了福建汤志义老师的画室去,我太太也去学了,大家学会了回去就创作漆画,还开了一个画展。不久之后,汪天亮老师也成了我们的老师。这次到福建来,我们看到唐明修当了福建省美术馆馆长,而且还有一个海峡美术馆是为大陆和台湾的同胞交流专设的一个美术馆,总算有一个漆画家出来当馆长,对我们台湾的同胞是一个鼓舞,他算是第三个老师。

    现在文化大学的老师有一个使命,希望复兴中国文化,漆画比水墨画还早,真正要复兴中国文化,就要复兴漆画文化。我认为将来台湾的艺术家不知道有多少人变得跟我一样,从画油画变成了画漆画。

    中国文化以国画和国际文化接轨,漆画也是可以和西方人接轨的,这次看到全国漆画作品,吓一跳,油画跟不上漆画的质感。我已经69岁了,仍然到福建来取经。台湾和大陆有很多交流,但多数交流形式大于实质,但和台湾文化大学福建师大福建美术学院一起推动的漆画课是具有实质性的交流。海峡两岸的交流越来越频繁,有一天我会带着文大的学生,带着从你们这边取经回去的成果,告诉他们,我们的祖先都是在福建,我们将把这一份从大陆学习的成果带到台湾。谢谢各位!祝各位身体健康!

高岭:赋予漆更大的活力和可能性

    这次看了展览之后,我觉得规模很大,而且从题材、内容、形式以及手法上,漆画作为平面的绘画来说都有涉猎,人物、山水、静物、抽象都有表现,这是第一点,第二就是结合我去年参加的湖北美术馆的漆艺展,我觉得还是要再拓宽一个概念,漆画这个概念,不见得一定是这个框架里的才是艺术作品。我们把漆画从漆艺的角度摆脱出来,比如说去年我们看到的唐明修先生的很多作品,唐明修老师的很多作品都是立体的。我们让漆画摆脱了工匠性,使漆画师傅们变成了漆画艺术家,但是艺术家这个称号,我觉得最本质的是从内心发出,能够符合当代人的视觉经验,能够在国际上跟别人交流的一种重要的载体。当我们掌握了漆画艺术制造原理的时候,当我们拥有了当代的、现代的国际化视野的时候,我们重新来研究漆艺,让它和生活有更多的结合、更多的探索和推动,才能够赋予漆这种传播材料更大的活力和范围。

    这次的展览一方面让我们看到我们国家漆画艺术发展取得非常大的成就,另一方面希望往立体的方面发展。

唐明修:漆的未来是多元互动的

    今天是漆画展,是一个单向的课题,就是限定为平面的架上绘画,如果从学科上来说,我觉得漆艺术应该是多元的,在这个前提之下,漆画只是漆艺术当中的一个门类,我们通过这么多届美展,我们漆画的发展已经非常之快了,漆画的形式和内容以及表现手法,已经非常多元化。通过这一个展览,我们应该看到漆的未来,这个未来还是要多元互动的。这次展览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展览,这是有目共睹的。作为福建美术馆的负责人,我也承担着中国美术的教学,我最大的希望漆画的未来是在中国的年轻一代,他们在传承过去的同时,也有自己的价值观念,要让他们说出他们想说的话,我觉得我们年纪大的艺术家要用宽容的心接受他们,漆才有希望。

童焱:中国漆画艺术的三大问题

    中国漆画艺术的发展,经过了三代艺术家的努力,到现在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发展方向的问题,具体而言,就是漆画到底是什么,如果对这个问题不加重视和讨论,不仅将使漆画艺术的发展带有盲目性,在目前带有泡沫色彩的繁荣下,会导致接下来漆画界的纷争和矛盾。比如化学漆和大漆的关系、比如漆画和漆器的关系等,将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第二个问题,是漆画发展的背景问题,漆艺扎根于漆器文化,而漆画来源于越南漆画,二者孰轻孰重,将对发展产生很大决定性。第三个问题是两大矛盾,其一是漆画创作的繁荣和理论研究的滞后,其二是工艺性的立场和艺术性立场的冲突。这些矛盾,应该引起艺术家、理论家的高度重视。

徐东树:漆画还是一个弱势群体,需要大家呵护

    我是一个旁观者,从感情上非常喜欢漆器,也一直在关注漆画,我每次跟学生交流,学生都说,其实他们同学和同学之间在做漆的时候,有的时候我都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弄出来的,我觉得今天漆画能做成这样,真的太感谢福建人的参与。我觉得漆画展已经变得这么丰富了,包容性这么大了,我是满怀敬意的。

    漆画要有一个很清晰的价值,我知道很多作者也没有用纯大漆,不要看它这么声势浩大,漆画还是一个弱势群体。

何光锐:工艺注重确定性,艺术注重不确定性

    今天的展览和作品集我很认真看了,现在的漆画是包罗万象,用漆的媒介把东西方的风格流派和技法都运用了进来,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刚才童焱也提出来了,漆到底是什么?我把漆的特点,用我所看到的,用比较中国特点的形容词,总结一下,含蓄、深沉、高贵、细腻、幽深、微妙、温润,漆作为一种材料,根本上是符合中国哲学和文化精神的,这一点有它的规定性。所以从你各个方向去探索,这是一件好事,但是探索的同时要知道,探索的本质是什么?我个人感觉,大漆艺术应该要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里面延伸,但这种精神不能抱残守缺,任何一个搞当代艺术的人,都要站在两条坐标线上。一个是中国文化的复兴,另一个是全球化。我个人认为工艺和纯艺术,如果说一定有界限的话,这个界限在于,工艺主要是站立在确定性上的,艺术的重心则是在把握不确定性上。我最后讲一句,如果在我们做漆的同时,也要关注当代绘画的发展,我想用董其昌的话做总结:我要与宋代人、元代人血战到底。

蔡清德:高校在漆画艺术发展中应该承载怎样的使命

    在这次的展览中,出现很多高校的研究生,我们要把年轻人的潜质和未来发展的空间激发出来,以及他们对漆画的热爱和追求不断推进,为漆画的传承努力。漆画是一个小画种,这几年创作方面发展得非常快,将来能不能成为一个大艺术,能不能进入到主流的美术室,这需要漆画家们不断的努力。所以我的想法是,高校在这样漆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承载怎样的使命,应该如何努力,这是非常重要的。

林公翔:中国漆画要走好,必须要思想和哲学的注入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漆画展区在福州举办,我觉得非常兴奋。漆画长期以来一直纠缠于工艺性和绘画性,今天作品的绘画性已经成为中国漆画的主流,刚才冯健亲老师说了沈克龙的作品,我对他的作品非常喜欢。我觉得中国真正的漆画如果没有哲学的介入,没有思想的介入,是没有出路的。我们很多的作品还是流于一些形式上的尝试和探索,离真正思想性、哲学性还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我觉得中国漆画要走好,必须要思想和哲学的注入。

黄映恺:漆性和绘画性如何平衡

    漆画参展的人员非常年轻,这是由漆画本身的特质决定的。全国展这样高规格的展览,如果是传统的手法、传统的绘画,年轻人基本上是很难的,传统的绘画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和锤炼,那么年轻就可以到这么高规格的画展中参展而且获奖,这是包含很有意味的问题。说明漆画比较注重形式构成,比较注重绘画里面的空间性,比较容易淡化时间性。

    中国漆工艺已有七千多年历史,我们已经赋予了漆很多的文化情感和艺术情感。因此,文化性是必须强化、必须提倡的。如果一个漆画家没有把漆的物质性发挥到极致,如果画得跟国画一样,在我看来,就削弱了漆画作为画种本身的特殊含义。站在这样立场看漆画,漆画的本身必须跟传统艺术联系在一起,跟传统的审美精神联系在一起。

    今天的文化格局,一方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无限的可能性,每个人在多样尝试的过程中,实际上表现的空间是越来越封闭,如何寻找出路,我觉得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把漆和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表现出来,不是简单地把一个绘画的形式语言转接过来,就变成漆画,这是浮浅而且低层次的,它一定是要能够传递出东方文化的东西。

吴可人:漆画需要借鉴其他画种的手法,但又要注意拉开距离

    中国当代漆画成就和问题,我认为主要集中在“漆画艺术语言的突显”和“艺术性的提升”两大焦点问题上!

    通过六届全国美展到十二届全国美展,漆画艺术语言有了不断的丰富,但存在一些漆画由于追求绘画性,过分贬低漆画的装饰性和制作性,导致漆画语言特性越来越弱。这警示我们:漆画需要借鉴其他画种的手法,但又要注意拉开距离。从成就上看,中国当代漆画在艺术性上有了较大的提升,但一些画面缺乏艺术表现,迷恋材料、技法,作品停留于生活表面,缺乏艺术提炼、形式美的强化、精神内涵的升华。另外一个问题也要漆画家们引起思考,当代中国漆画为了追求现代性、观念性、绘画性、艺术性,趋向形式构成、抽象、“洋”味的作品在增多,这对于中国漆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创作实践可能存在一定的反作用!

沈克龙:漆画艺术的上升需要理论的洗涤

    我在此先表达我的敬意,这样的一个展览,我看到了大家的努力,看到了大家执著的追求。我觉得漆画能够再上升一个境界,或者上升到一个更好的文化层面上,需要一个理论的洗涤。漆之所以是漆,最大的区别不仅是材料上的,还是文化上的差异,以及跟我们文化精神的契合度。我们现在这个状态不仅代表了从事这个画种的人,也代表了福建文化形态特殊的一个特征,这样的特征一经稍微扩大,也可能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可能性和通道,在这里能够获得种种的思考,没有一个固定成熟的方式,这是一种自然发声的状态,可以给理论批评提供的一种状态。再次对支持我们这次展览方方面面的力量,鼓励、提携我们的前辈,表示感谢!

(来源:东南快报  2014-9-3  A36 文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