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快报】郑宜庸:为了心灵充盈,我们应拒绝烂片

发布时间:2014-09-05浏览次数:668

 

编者按

    随着开学大幕拉起,轰轰烈烈的电影暑期档落下帷幕,从今年5月到8月底,有近40部中外新片在我国内地超过20000块银幕上,轮番上映超长的123天,平均每三天就上映一部新片,这让2014年拥有了内地最强暑期档。

    近日,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电影学)博士郑宜庸在福建省图书馆向听众们分享了讲座《被放大的烂片时代》,借此机会,东南快报记者结合暑期档中的相关热门话题,整合业内人士的评价,并专访了郑宜庸。

 

福建师大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学博士郑宜庸评“烂片”

为了心灵充盈,我们应拒绝烂片

 

“粉丝电影”的存在是必然的,如何不过分地消费粉丝,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问:要提暑期档,不得不提《小时代3》和《后会无期》,这两部影片是否符合您对“烂片”的定义?郭敬明和韩寒无疑是“粉丝经济”的两位典型代表,“粉丝电影”是“粉丝经济”的一大分支。从您的角度来看,“粉丝电影”能否拉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答:所谓“烂片”是相对“好片”而言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断标准,每个人的标准也会随着人生阅历、观影经验的丰富而有所变化。“烂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小时代3》画面也挺讲究,《后会无期》不少台词能击中人心。这两部影片在叙事上的缺陷都很明显,但情况又有所不同,我更不能认可《小时代》系列影片的价值观、人生观。但总体上,“烂片”的最鲜明标志,是剧情过于单薄或故事逻辑混乱,经不起推敲。

    毫无疑问,郭敬明与韩寒各自拥有大量的粉丝,从小说写作者到电影导演,原有的人气积累,是其他首执导筒的新手导演望尘莫及的。这是特例,复制的可能性小。

    利用演员或导演的号召力来提升票房,培养观众,这是正常的。但创作首先是私人化,若是为特定的观众群量身打造影片,却是本末倒置的,观众没有必要被刻意讨好。“粉丝电影”的存在是必然的,电影市场也应当得以细分,但如何做到不过分地消费粉丝,分寸的把握很重要。

    要允许在观众雪亮眼睛的监督下,让年轻的电影创作者在烂片中成长

    问:低口碑的“烂片”取得“高票房”,好品牌的影片却往往得不到市场的认可,这对认真从事电影事业的电影人而言,可能是沉重的打击,在这种形势下,是否会陷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中?

    答:我们习惯性地以为,口碑好的影片票房才会高,口碑差的影片票房必然低,然而,在电影不再神圣的当下,电影对于大众的吸引,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影片本身的内涵,而是其可能带来的各种附加意义。

    需要进一步追问的是,观众为什么去看电影?为艺术熏陶?为情感宣泄?为观看明星?为寻找话题?为满足好奇?理由千奇百怪,不一一列出。如果我们允许看电影可以有各种不同的理由,那么,我们就应当接受观众仅仅为了满足“烂片究竟烂到何种程度”的好奇而掏钱进影院的行为。并且,当这些电影已经被炒作成社会热点话题时,能够参与其中,何尝不是一种乐趣?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并非由电影人创作支撑起来,而是被中国观众支撑起来的,当中国观众的娱乐需求空前高涨时,烂片依然会有高票房不足为奇。

    创作态度认真,结果却是烂片,情有可原。每年取得拍摄证、公映证的影片,比这些进入公众视野的影片,若仅仅以艺术水准来考量,不一定就完全更高。因此,要允许在观众雪亮眼睛的监督下,让年轻的电影创作者在烂片中成长。

    无视烂片,不看不评,不盲目不跟风,烂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

    问:当烂片陷入“比烂游戏”的怪圈时,“去看看到底有多烂”成为观众的观影动机之一,“烂到什么程度”成为媒体报道的噱头,这在无形中都成为烂片营销的间接手段。烂片是否需要去刻意地抵制或拒绝?您认为作为媒体和观众,该怎么对待烂片?

    答:媒体以“烂”作为炒作的热点话题,这种推波助澜的做法,也要充分警惕。如果无法正面引导观众,也不要花笔墨、费口水去批判,不如无视,无视才不会中圈套,不会提高关注度,不会拉高票房。

    作为观众,对待烂片,我们就无能为力,无所作为吗?鲁迅先生说过,“明言着轻蔑什么人,并不是十足的轻蔑。唯沉默是最高的轻蔑——最高的轻蔑是无言,而且连眼珠也不转过去。”当我们明白什么是好片,什么是烂片时,我们就可以坚守自己的判断标准,不看不评,不盲目不跟风,烂片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为了身体健康,我们拒绝垃圾食品,为了心灵充盈,我们同样应该拒绝烂片。  (东快记者林鹏浩)

  

(来源:东南快报  2014-9-5   A13  评论/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