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郑碧强: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着力点

发布时间:2023-06-27浏览次数:430


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着力点

(来源:福建日报  2023-06-27  09  理论周刊·求是)

郑碧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准确把握时代要求,认真总结试点经验,全面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更好激励动员人民群众奋进新征程。

◆牢固树立推进工作新理念,绘制文明实践“路线图”

宣传新思想、树立新工作理念、服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题中之义。习近平总书记说:“宣传思想工作创新,重点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理念创新,就是要保持思想的敏锐性和开放度,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努力以思想认识新飞跃打开工作新局面。”党的理论武装与理论宣传被称为“车之两轮、鸟之双翼”,是我们党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政党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增强战斗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法宝。新形势下的宣传思想工作,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此,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加强自身建设时,也要在新工作理念的指引下推进,不断深化对新形势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推动文明实践活动在扎根基层中服务基层、在服务群众中引领群众”,“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要进一步搞清“干什么”的问题,进一步在深化理念观念上下功夫,明确县(市、区)工作把重点放在提质增效和提档升级、建设好“软件”、提升人民群众精神风貌、实现社会文明程度新提高上。

要进一步强化“谁来干”的责任,县(市、区)党委要切实承担主体责任,党委主要负责同志“既挂帅又出征”,负责推进各项工作。县级党委领导要履行文明实践中心主任和志愿服务总队长的职责,每半年要述职一次,切实落实主管和主责。各设区市要协调各方人员,加强市域范围的资源调配,支持县(市、区)工作的开展。各地区的党委要切实对文明实践组织体系、人员队伍、活动项目和内容、培训教材等作出具体安排,完善“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落实。

要进一步理清“怎么干”的思路,把志愿服务作为文明实践活动的主要方式,把志愿者作为主体力量,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认真研究解决人从哪里来、来了做什么、怎样去做的问题,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有效运行。

要进一步明确“干得好”的内容,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落地生根为目标,以宣传好乡村振兴战略和惠民利民的民生政策为支撑,引导群众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当中来,培育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构建和谐友善、互帮互助的人际关系,实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

◆健全完善推进工作新机制,守好文明实践“责任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要有很强的责任意识,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无论什么时候,该做的事,知重负重、攻坚克难,顶着压力也要干;该负的责,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冒着风险也要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工程,作为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守正创新、开拓新局的重要举措,是党中央对凝聚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意识形态工作的顶层设计。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核心问题在于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要解决好这个问题,需要各级党委和政府健全完善推进工作新机制,站稳人民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强化责任意识,保障活动的真实有效,使老百姓感受到真正的获得感和幸福感。“群众在哪里,新时代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各级单位要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特色、日日有活动、长流水、不断线”,在服务百姓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中凝聚群众、引领群众,以坚定的理想信念筑牢精神之基。

要完善运行机制。完善志愿服务平台的建设,运用科技手段打造规范的服务项目,推出“志愿点单”服务,全方位、多层次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推动服务的精细化呈现;完善志愿服务激励嘉许制度,让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有底气,增强志愿者自豪感荣誉感,加强对骨干力量的专业培训和日常关爱,引导志愿者扎根、务实为群众解决难题。

要强化工作保障机制。应加强人员保障,指定专人负责,探索建立专门负责的队伍,探寻文明实践活动项目与政府的民生项目相结合,保证活动经费的及时拨付,保证志愿服务活动得以正常开展。与此同时,要积极策划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通过“财政资金+社会资金”的模式,搭建以政府投入为主、多种渠道筹措为辅的多元投入机制,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将社会各界、文明实践阵地和广大志愿者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强大合力。

要健全指导督促机制。设区市党委宣传部要立足激活县域,对县(市、区)文明实践工作加强指导,建立常态化调研机制,评估工作,指导建设,督促推进,做到有特色、有亮点、有品牌,常态长效。宣传部、文明办负责同志要亲自带队开展蹲点调研,和所辖县(市、区)主要负责同志一同研究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做法,推动各县(市、区)形成定位精准、思路清晰、任务具体、形式多样、队伍精干、保障有力、运转有效的工作态势。

◆积极构建推进工作新格局,搭建文明实践“大舞台”

志愿活动提供服务,实践活动培育文明,要让新思想、科学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需要依靠实践。“实践”作为培育文明的根本途径,关键是要扎根基层、深入生活,团结群众、带领群众一起干,多想法子、多蹚路子,敢拼敢闯、善作善成;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引导人们自觉把个人愿景融入民族梦想,真情关爱、互相帮助、无私奉献,在不懈奋斗中创造美好生活,在知行合一中实现自我教育提升。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目标是“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要持续彰显其价值,亟需积极构建工作新格局,发挥人民群众主体性作用,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提档升级、提质增效,使文明实践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助推器”。

要加强队伍建设。要建立以优秀党员、先进榜样、“五老”人员、新乡贤等为队伍主力,注重发挥离退休党员作用,以传播新思想和宣讲党的方针政策为重点,以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目标为主责主业,立足当地实际的文明实践志愿队伍。

要拓展服务内容。基于思想宣传、文化文艺、乡风文明、扶老携幼等内容,紧密结合人民群众思想认识实际和生产生活需要,设计有主题、有特色、有内容的活动项目,引导志愿者沉下心、扎下根,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有效性。

要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因地制宜建设一批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做到“五有”:有阵地,着眼活动开展有平台、群众休闲有去处,盘活整合现有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资源,提高使用效率;有队伍,摸清村(居)乡镇(街道)中的技术性人才,将有公共参与热情的人才纳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来,做好队伍的素质提升和整编工作,打造成一支能力强、活力足、动力满的志愿队伍;有项目,从工作要求、群众需求出发,从生产生活实际、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出发,设计载体项目,公布活动计划,让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有制度,建立健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标准、工作流程、运行管理制度、志愿服务保障激励制度,实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有活动,要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五项工作内容”,围绕重要主题,发挥各类队伍专长特点,利用“我们的节日”、学雷锋日、国庆节、国际志愿者日、文明实践日等,持续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组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广泛深入开展“送温暖”“送文化”“送健康”“送平安”“送新风”等志愿服务关爱行动,将文明新风故事融入活动内容,用群众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表演方式,演身边人、说身边事,在丰富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文化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06/27/content_284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