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立德树人 强基固本 写好一流人才培养“奋进之笔”

发布时间:2018-04-20浏览次数:2195

立德树人 强基固本

写好一流人才培养“奋进之笔”

——福建师范大学优秀教育教学成果巡礼

(来源:福建日报    2018-04-20    01版、08版)

导读:

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并以此来带动高校其他工作。大学最根本的使命是人才培养,建设“双一流”首先要培养一流的人才。为此,我省高校运用新思维、拓宽新视野、采取新举措、构建新格局,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中佳作频现。

作为福建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有着110年悠久办学历史和雄厚办学底蕴的福建师范大学,始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教学工作基础地位,始终坚持以深化教学改革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5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一等、二等奖82项,获奖数稳居福建省属高校首位。

漂亮的成绩单,源自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福建师范大学校长王长平表示:“培养一流人才既是高校办学的初心,也是建设一流大学的首要任务。一直以来,福建师大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耕以学生为中心办学理念,通过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教育创新、完善教学管理,切实把工作重点和资源配置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来,助力学生不断走向卓越。”  

福建师范大学召开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会

1 守住主阵地  实施思政育人新模式

思想政治教育关系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近年来,福建师大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方面的育人资源与力量,探索建立全员、全程、全位立体育人网络,尤其是牢牢抓住课程这一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让每位教师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推动“思政课程”建设,加强“课程思政”工作,促进各门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让所有课堂都肩负起育人功能。特别是依托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探索了“大格局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新模式,建设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高水准学科平台促进教研协同。学校建立教研协同机制,以科研创新团队的方式解决教学中的困惑、疑问,深化对具体问题的理解,将学科优势转化为育人优势。仅2015年,就获得5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重点难点问题解答》立项。通过专家引领、校际合作开展集体备课,邀请中国社科院侯惠勤等15位专家为思政课教师进行专题理论辅导,与厦门大学等高校开展联合集体备课,通过教学与科研的深度融合,将最新理论成果有机融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学生全过程深度参与促进教学协同。学校探索“以问题为导向的对话式教学”“同龄人讲思政课”“青马易战理论通关”等教改模式,激发学生参与热情,打造贴近学生思想特点和接受习惯的思想政治理论课。

对话式教学促进学生思辨性学习。思政课教师将教学核心要点转化为学生探究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把脉”学生兴趣和困惑点,凝练教学难点,设计专题,嵌入模糊观点进行辨析和引导;学生组成团队就问题进行研究性探究和成果展示。课堂实现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生本对话,激发了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主动性。

“青马易战”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20174月,福建师大在全国高校中率先研发并上线集思想性、学习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易班轻应用——“青马易战”移动端软件,把思政课4+1课程的知识点转化为12590道试题,学生可随时随处答题,答题不仅可兑换易班文化产品或学习生活用品,还能记入学生综合考评“思想政治表现分”和相应课程的平时成绩。

“同龄人讲思政课”激发学生挑战性学习。学校挑选优秀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精心指导,让学生走上讲台给同龄人授课,通过同辈学习的方式传递正确的价值观。这一方式既贴近学生实际又具有理论挑战性,正逐步成为思政课的“轻骑兵”。

三种课堂对接促进队伍协同。构建以专任教师为主、优秀政工为辅、专家教授和党政领导为亮点的多元师资体系,建立起多学科交叉、多专业融合的教学团队,实现优势互补、知识共享,建立对接机制,发挥“和而不同”的整体效应,有机结合理论主课堂、网络新课堂和活动大课堂,形成不间断、无盲区的“三全育人”立体网络。

福建师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影响广泛。学校曾12次在全国性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吸引70多所高校来校交流;通过结对带教、1+N结对帮扶、名师工作室等,先后有8所高校推广这项改革;教改的有关成果已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相关课程获评4门省级精品课程;“对话式”教学改革入选教育部教学方法改革择优推广培育项目。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团队荣获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公开课一等奖。

  

  

福建师范大学34位选手在福建省第四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全部获奖,名列全省高校第一。

2 擦亮金字招牌 构建师范生培养新体系

突出办学特色,回归师范性。近年来,福建师大把师范教育当作“传家之宝”“看家本领”,擦亮这块“金字招牌”。主动适应新时代对基础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新要求,着力提升师范生培养质量,构建了“课程(Curriculum)、技训(Training)、竞赛(Competition)、实践(Practice)”一体化师范生素养与训练的新体系(简称CTCP),致力于将师范生培养成为“上手快、素质高、后劲强”的学习型、发展型教师。

学习模式创新。打造“双线”学习共同体模式,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与提高。一方面,在线下的教学和实践中,不同学科专业的师生汇聚在一起,形成“跨学科学习共同体”,面对面地相互学习、探讨、启发、补充,丰富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在线上建立“移动学习共同体”,师生利用移动通信设备参与信息交流、知识互动和资源共享,提高教学效率。

教育平台创新。创建“互联网+教育”信息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仿真等技术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和服务平台建设及应用,推动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改革。采用直播、直播互动、校内讨论、实践等形式开设跨校共享课程,扩宽学习渠道;建设和推行师范生“E档案”管理系统、实习线上管理系统,实现师范生全程科学管理和服务;紧跟学术前沿,将新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融入课堂教学。

培养机制创新。协同创新,实现高校、政府、教研机构和中小学的四方联动,多方共赢。与漳州、宁德、龙岩等地方政府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教育与人才培养合作,为地方基础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积极与中小学、幼儿园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在全省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113个稳定的师范生实习见习基地;多平台共享教育资源,探索建立以“教育实习与社会实践、合作研究与成果推广、生源选拔与就业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咨询服务”为核心的校地协同职前-职后一体化教师教育培养模式。

师范生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近年来,师范生在全国高校师范生技能类大赛屡获特等奖、一等奖,名列全国前茅。2017年,34名参赛选手在福建省第四届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中全部获奖,名列全省高校第一。

2017年,福建师大入选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是福建省唯一入选的高校。近年来,学校已探索出“名师实验班”等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新路径,成效初现。而“回归师范性:在更高起点上的再出发——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综合改革”项目获省级重大教改课题立项后,福建师大将进一步打造新时代一流的教师教育。

3 特色发展 探索工科专业建设新路子

经济转型升级迫切需要新型工科人才支撑。为此,福建师大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积极响应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需求,致力服务福建省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坚持高标准举办“有特色工科”,切实推进“新工科”建设,19个工科专业陆续接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1个专业进入2018年教育部CEEAA认证受理名单,属于全国首次向师范院校开放,仅3所师大4个专业进入。

其中,物理与能源学院重点打造了太阳能光电/光热转换技术与工程、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与工程和能源智能管理技术与工程三个专业群,通过协同创新、产教融合,构建完善了“一体两创三应用”新能源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培养了一大批理论基础厚、创新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

“一体”是指建立“课堂理论教学→实验探索创新研究→综合应用→中试工程化实训→企业实训”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两创”是指搭建学科交叉、产学融合、资源共享的创新创业育人平台,打造以成果、项目训练、专项经费支持为导向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三应用”是指科研成果应用于本科教学实践、实践平台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技术应用于社会公共服务。

物能学院是福建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半导体光电材料及其高效转换器件协同创新中心”第一主要协同单位,与牵头高校厦门大学及10余家企事业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提升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的研究水平,把新技术、新方法和新理念融入新能源工科建设中;通过专家工作站和校外工程实践教学基地,实现高校与企业互派教师、员工和学生。

2012年,物能学院与北京海瑞克公司开展战略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发了53种实验教学仪器、编写了400多个工程教育案例、120个光伏微课、主编4本教材、建成锂离子电池和太阳能光伏虚拟仿真项目,为63所高校提供了专业建设的咨询和指导。

物能学院引导、训练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10年以来,有500多名学生参与了145项课外科技项目研究,近500人次参加市厅级以上的学科竞赛,153人次获奖。

2010年以来,物能学院共投入3000多万元,建设集教育、培训和研发功能为一体的太阳能光伏材料与光伏发电、锂离子电池和能源智能测控三个工程化实践教学平台,开设了15个新能源基础实验、20个新能源综合实验、85个创新性实验、3类新能源工程综合实训项目,每年开设200多个研究课题,应用于创新创业教育,受益学生达3万多人次。利用这些平台,学生可以完成从材料设计制备到分析表征、材料工程化应用和器件中试生产,以及服务企业创新创业的系统训练。学生团队的跨专业协同创新思维与动手能力得到显著锻炼。

5年,物能学院将科研创新和工程实践平台向社会开放,承担了高校、中学、企业和科研单位约3500人的进修、培训,有4项专利转化到企业,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

通过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成效显著,对全国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建设具有引领作用,成为校校企合作、共同推进“新兴工科”专业建设的参考范例。

由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牵头组织完成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体育学类)已经教育部颁布实施。

4 发挥学科优势 创造创新人才培养新经验

福建师大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省高校优势学科创新平台、9个省特色重点学科、26个省重点学科、1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在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3个学科进入A类、12个学科进入B类,A类学科数、AB类学科数均位居福建省属高校第1位,A类学科数并列全国高校第45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其中,体育学科以提升培养质量为目标,十年深耕体育学研究生教育,促进“基础平台建设+研究生培养”深度融合,通过发挥重点学科平台、教学基础平台、科研基础平台、社会服务平台、联合培养平台等五大平台优势,优化研究生培养核心要素,提升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新路子。

体育学拥有一级学科博士点,依托重点学科平台,研究生培养凝练了5个特色学科方向,建立了体育学人才培养与理论建设、运动康复与健康促进、残疾人体育研究、闽台体育文化研究、区域体育与体育产业研究等创新团队。导师队伍实力雄厚、结构合理、充满活力,有国家百千万人才、青年长江学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福建省高校领军人才等15人次,45岁以下导师占62.5%

教学基础平台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保证。近年来,体育学先后获得了“国家体育与艺术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体育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体育学类特色专业”等10项省部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本科教育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二等奖;在体育教育国家基地班实行“1+3”“准研究生”培养模式,滚动选拔品学兼优的学生,储备研究生优质生源。目前,基地班毕业学生166人,发表学术论文110篇,97人攻读研究生,占58.4%,并已有学生获得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大学等大学的博士学位。

科研基础平台建设是提升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十年来学校承担了国家重大项目“体育学基本理论与学科体系构建研究”、重点项目“国际体育科学研究进展与我国体育科学理论创新”“中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闽台民间体育融合发展的参与式治理研究”等国家基金25项;获批国家体育总局“运动机能评定”重点实验室;出版各类教材21部,尤其是体育方法类教材,被列入全国体育专业研究生通识用书,获数十所院校选用。

建设社会服务平台,提升研究生创新创业能力。目前,福建师大体育学依靠专业优势,已形成三大服务社会品牌。服务基础教育的高考标准化平台——体育高考考点,研究生参与考点发展建设,每年为全省数千考生服务;服务残疾人特殊体育需要的教学科研实践平台,打造集“科研-实践-服务”于一体的高校体育助残服务,适应体育方向研究生团队巡回指导全国各类学校开展融合活动,形成独特的志愿服务品牌,相关团队荣获首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银奖;服务大众健康的运动康复科技平台,建立“步态检测与评定”实验室,运动康复方向的研究生探索运动人体科学步态理论与技术,推动鞋类产品研发,并助力学生傅鹭娜获得2017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女子三级跳远银牌。

构建联合培养平台,推进多样协同培养创新。博士院校联合培养模式,2004年起福建师大与首都体育学院联合培养体育学博士研究生,探索博士培养经验;闽台区域联合培养模式,选派研究生导师30多人次赴台学术交流,主办了三届海峡两岸体育学研究生论坛,邀请了60多位研究生导师和学生参加。

“五位一体”研究生培养模式下,体育学研制的3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文件得以颁布实施、发布的全国体育学课程建设报告得到广泛应用,学生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0多所院校吸收了这一教育创新经验。

 

纪念福建省高等师范教育肇轫110年暨现代教师教育改革发展座谈会在福建师范大学举行。会上,福建省教师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5 坚持己任 提升服务基础教育新水平

作为“福建教师的摇篮”,福建师大一直走在服务八闽基础教育的最前方。2000年成立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它是教育部首批在全国高师院校设立的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之一。近年来,学校成立服务基础教育工作委员会、组建福建“河仁”基础教育研究院、承担“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等,不断增强服务基础教育的能力水平。

2011年福建省教育厅委托福建师范大学开展首届百名省级名师培养工程,由此产生的教改成果“提炼教学主张 提升教学品质——促进中小学名师专业成长的福建经验”,为全国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提供了有益参考。

这一成果引导具有名师潜质和基础的优秀教师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从学科、教育、儿童三种视角定义自己的教育,并围绕教学主张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启发教师实现专业发展自我超越,从教学经验走向教学理论,从教学思考走向教学思想,推动教学个性化、思想化、风格化,成为有专业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真正的名师。

教师通过教材化研究、教学化研究、人格化研究,把教学主张及其蕴含的思想、智慧有机地融入教材、教学和教师人格之中,使教学主张实践化、可视化、人格化,使名师的课堂和人格打上教学主张的烙印。

教师通过三种途径锤炼教学主张:围绕教学主张撰写论文、专著,形成若干篇有代表性的作品,写作过程是思维精细化的过程,是教学主张清晰化、结构化、完善化的过程;围绕教学主张上公开课、示范课,把教学主张通过课堂教学展示出来,形成若干节典型的课例;围绕教学主张开设专题报告和学术演讲,系统阐述自己的教学主张和教学思想,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基于教学主张的名师培养模式,已培养了一批教学主张明确、教学风格鲜明、教学质量优异的中小学名师及团队,成为培养名师的一把“金钥匙”,为全国师范院校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创造了可参考的新经验。省内各地市的名师培养工作纷纷要求教改成果组成员指导、参与,泉州、莆田教育局直接将市级名师培养工作委托教改成果组实施。这一模式和经验也在省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教改成果组应邀到全国10多个省(市)介绍名师培养的经验,广东、山东、河南、浙江、青海、甘肃等省直接把名师送到福建师大学习、研修。

  

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担当再创新辉煌。走过百又十年光辉岁月的福建师范大学历久弥新,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把一流本科教育与一流人才培养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筑魂工程、强基工程和永续发展的攻坚工程,着力谱写一流本科教育的“奋进之笔”,力争交出一流人才培养的“得意之作”,为建设新福建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4/20/content_1101459.htm?div=-1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8-04/20/node_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