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学者袁勇麟:整合共有资源,将"大闽南"文化打造成福建文化名片

发布时间:2015-03-23浏览次数:328

 

学者袁勇麟:整合共有资源,

将“大闽南”文化打造成福建文化名片

 

 

袁勇麟,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协和学院院长。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教学委员会主任、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福建省文化产业学会副会长等。曾获教育部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奖”、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八届“青年教师奖”、福建省第五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福建省优秀教师”、福建省首批特支人才“双百计划”哲学与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长期从事两岸文化交流和文化产业研究,主持过国家广电总局课题“新形势下对台广播的传播策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课题“海峡两岸书业交流与合作研究”和“海峡两岸少儿读物出版合作研究”等,主编的《文化创意产业十五讲》入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人民网福州322日电(郑艳艳)“为避免无序竞争和过度开发,应该倡导“大闽南”概念,整合厦漳泉共有的闽南文化资源,全省通力建设‘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文化区)’,将‘大闽南’文化打造成为福建文化名片。”20日,福建师范大学两岸文化发展研究中心博士生导师、协和学院院长袁勇麟教授在本网举行的“两岸交流与闽南文化”研讨会上如上说。闽南文化是福建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和优势,数百年来一代又一代的闽南人把优秀的闽南文化带到台湾和海外。袁勇麟提出,闽南文化在台湾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了外来文化,形成了台湾文化,因此,可从台湾闽南文化资源利用与开发中获得借鉴启发。为了避免厦漳泉同质化,可以借鉴台湾在1990年提出的“一县一特色,一市一特产”的文化方针,重点挖掘各城市特色的闽南文化产业资源,展现厦门、漳州和泉州各自的闽南文化亮点。通过“大闽南”文化的整体建构与厦漳泉三地各自特色闽南文化的重点营销,形成丰富完整的闽南文化全貌。

注重闽南地区民俗信仰的现代开发

闽南的传统文化在历经时间演变、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逐步衰落。袁勇麟说,要想真正做到重新被大众关注,仅凭号召、响应是远远不够,真正需要转变的是实现内容创新,从文化本质上散发出吸引力和感染力。

据不完全统计,台湾全岛一年的节庆多达154个,平均几乎两天一个节庆。这些节庆包括四大类型:一是自然景观,如台北阳明山花季、乌来温泉樱花季等;二是传统创新,如三峡清水祖师祭、澎湖妈祖巡海等;三是艺术文化,如贡寮国际海洋音乐祭、台中爵士音乐节等;四是产业促销,如台南白河莲花节、高雄国际货柜及钢雕艺术节。“每年不同时节,再现各种传统民俗,串联起民众的‘文化记忆’。可以说,节庆实现了台湾‘在地’文化资源开发的‘最大化’和文化赋值的‘最优化’。” 袁勇麟说。

闽南地区民间信仰繁多,其中,妈祖信仰在台湾传播最广,影响最大。台湾有妈祖庙800多座,信仰者达1100万人以上。袁勇麟表示,如今,台湾妈祖祭祀活动已被广泛传播,台北、台中等地竞相举办天后宫妈祖文化节、大甲妈祖国际观光文化节等,在传统祭祀、佛祖绕境等仪式基础上,加入艺术表演、阵艺比赛、文化观光等现代元素,形成融习俗、宗教、表演与艺术为一体的传统创新型节庆。“这一节庆形式大大增加了传统民俗的视觉价值和传播价值”。

借助新媒体传播闽南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的创新不能仅停留在内容层面,更需重视传播媒介的路径开发。”袁勇麟举出台湾布袋戏借现代传播手段扬名海内外的例子来说明。早在上世纪90年代,台湾便开始对日渐式微的布袋戏进行媒介包装,先是尝试将布袋戏演出在电视、VCDDVD、电影、网络等媒介上传播,随之将灯光布景、音效、布偶衣着、烟雾等舞台特技带入电视布袋戏演出,最后成功打造了台湾的布袋戏频道。如今,为了吸引更多青年人,台湾还将布袋戏“人物”、“主角”进行动漫展示,参加大陆的动漫展,用实体木偶开创了最新的宣传途径。

借鉴上述成功案例,袁勇麟认为,闽南文化中的歌仔戏、高甲戏、南音等传统闽南文化应吸取经验,通过电视、广播、网络、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载体创新传播渠道。此外,还应致力于将闽南文化相关研究成果转化为数据库,把图书、报刊、音视频、图片等文献整理入库,成立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闽南文史资源库、地方戏曲库、闽南族谱库等,确保闽南文化研究资料保存完善,并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实现资源共享,达到传播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