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郭丹: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发布时间:2015-04-24浏览次数:507

 

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

 

郭 丹

人们注意到,全国两会连续两年都把“全民阅读”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在今年两会之后的答记者问中,李克强总理进一步倡导“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希望全民阅读能够形成一种氛围”。这是令人鼓舞和振奋的。

毋庸讳言,近年来,国人的纸质图书阅读量一直处于低迷状态。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56本,而韩国、法国、日本分别是152444本,以色列多达到68本。当下一些人不爱读书,社会上没有阅读氛围,这是不争的事实。可以看到一些人的新居,装修豪华令人叹为观止,可就是看不到书房、书架。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生活情趣,也表现出其价值观的追求。再往深里说,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道德滑坡现象,与书香淡薄也有关系。看来,“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刻不容缓。

书籍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中国几千年的文明,主要是靠纸质书籍记载和传承下来的。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概括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十五个特点,主要是靠经、史、子、集的典籍传承下来的。它们承载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伦理观念、价值判断、精神追求、审美取舍。习近平总书记说:“多读书,修政德。”一本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可以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甚至可以改写人类历史。虽然现在文化传播的渠道和方式多元了,但是,纸质图书仍然是社会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书籍的作用是巨大的,有时候是不可替代的。通过阅读,才能继承和弘扬人类文明,让文明之光延续下去。另一方面,阅读的作用在于塑造人、提高人的素质。人活在世上,一方面是赖以生存的物质层面的需求,另一方面是精神层面的需求,这是人摆脱了动物的自然属性的最重要的特征。只有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需求都满足了,才可能是一个健全的人生。正如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说的,“人们不仅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且希望有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人们在阅读中可以获得各种需求,包括休闲、信息、知识、美育等等。李克强总理说,“阅读不仅会增加发展的创新力量,而且会增强社会的道德力量”。甚至可以说,提升国家的软实力,也与阅读有关。每个人都是社会的成员,每个具体的人的行为,与他所受的教育和文化素养有密切关系。读书可以获得智慧,读书可以增强创造力,读书可以培养高雅的气质,所以苏东坡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丰富的精神生活,很多时候就是从阅读中获得的。当你“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说明你已经进入了一种人生的自觉,阅读已经成为生活的不可或缺的构成。

诚然,除了纸质图书的阅读之外,人们还可以通过电脑、网络等渠道进行阅读。电子读物、网络阅读成为一个重要渠道和方式,它给人们带来许多便捷。人人手机不离手,好像无时无刻不在阅读。但是,有选择的阅读是很重要的。现在资讯发达,信息多元,然而善恶兼具,美丑杂陈,真假莫辨,人们有时候也真难以分清和抉择。阅读的目的是希望将阅读的内容转化成自身的修养,健全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素质。有益和有效的阅读是需要加以领会和回味的。如今大量的快餐式的网络阅读,却很难达到这一目的,而且耗费了大量时间。

阅读本来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现在中央领导把阅读提升到社会事务的高度来认识,倡导“把阅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能够形成一种氛围,无处不在”,说明党和国家建设文明社会的决心。增强全民的阅读意识,建设书香社会,要靠全民来努力。希望有更多的人加入读书行列,真正把书香社会建设好。

 

(来源:福建日报   2015-04-24 11 读书)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5-04/24/content_82709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