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报】科特派开方小金鱼游出大产业

发布时间:2021-10-08浏览次数:393

牢记总书记嘱托

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

专家助力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

科特派开方小金鱼游出大产业

(来源:福州晚报   2021-10-06   A02   福州新闻)

陈木易 林若野 陈堡

 

科技特派员们认真观察鱼儿的游行状态。

福州晚报讯秋季正是金鱼各种病虫害的高发期,近日来,由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组成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来到闽侯南通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为这里的鱼儿“问诊”。

这支科技特派员团队,是由福州市科技局选派,入驻南通镇十八重溪片区的10多家金鱼养殖场。2018年以来,该团队不仅在病虫害防治、良种选育等方面,为当地的金鱼养殖者提供技术扶持,还将这些科技成果转化为助力闽侯金鱼产业发展的新产品、新品种,让小小金鱼在首邑大地上成就大产业。

专家问诊产量更稳

在此次的“问诊”行动中,科技特派员们走在春园鲤生态养殖场,在一排排水相通、渠相连的方形鱼池之间,认真观察鱼儿的游行状态。很快,一尾在池子里翻着肚皮倒立游的鱼儿,引起科技特派员的注意。他们迅速捞起鱼儿,为它诊断

“健康鱼的鳃全部都是红色的。这只金鱼鳃里透着白色,说明它不健康,很可能有疾病。”科技特派员团队成员黄镇说。

在初步诊断后,黄镇熟练地用镊子取下病鱼的鳃片,通过高倍显微镜对鳃片进行化验。透过镜头,黄镇很快发现了玄机,只见鳃上有一只虫子在蠕动。

黄镇告诉记者,这虫子叫指环虫。在夏秋季节转换,天气开始转凉时,包括指环虫在内的寄生虫就会开始繁殖,暴发病虫害,对金鱼的危害很大。每当此时,他们的任务就是到养殖场巡查,及时发现这些寄生虫,通过科学手段防治寄生虫,让金鱼养殖产量更稳定。

技术改良品种更多

科技特派员们在金鱼良种选育方面也是行家里手。

在南通春园鲤生态养殖场,不少鱼儿都突破了原本的尺寸极限——20厘米。这一金鱼养殖行业技术性的突破,正得益于这个科技特派员团队的领军人物、动物学专家张秋金教授。

这些年来,张秋金和黄镇一起针对金鱼优良品种性状不稳定的特点,开展品种提纯和性状改良专项课题研究。同时,他们还利用人工雌核发育技术,对金鱼的品种进行提纯,并通过诱变技术,提升增加新品种的概率。

“我们团队围绕闽侯特色金鱼优势产业开展科技服务,通过选育大体型兰寿品种,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于大体型金鱼的追求。我们还研发闽春园品牌的金鱼饲料新产品,能从增色和体型增大两个方面促进金鱼生长。”黄镇说,他们通过加强金鱼遗传密码研究,大幅度提升金鱼养殖的成活率,由原来的70%左右提高到90%以上,产量得到明显提升。

闽侯县金鱼协会会长张文春介绍,过去几年里,这支科技特派员团队通过技术培训、科研攻关、建立专家工作站等多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科技惠农服务,让闽侯金鱼在保留有珍珠、蝶尾、龙睛、水泡等大量传统品种的基础上,衍生出了樱花兰寿、奶牛花兰寿、紫兰花兰寿、水墨画兰寿、蓝神寿等全新品种。如今科技味十足的“闽侯金鱼”受到全国各地金鱼爱好者的热捧。闽侯县金鱼年销售额从前几年的8000万元增加到去年的2亿元。

http://mag.fznews.com.cn/fzwb/2021/20211006/20211006_A02/news-fzwb-14637-20211006-e-002-A02-300.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