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网】戴少娟:激发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在于塑造“四主”教师

发布时间:2020-05-28浏览次数:1667

【思政讲理】

激发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关键力量在于塑造“四主”教师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0-05-25)

戴少娟

 

“思政课一体化”,强调在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大中小学思政课要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教育教学规律、课程建设规律,推进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的顺序性、梯度性、衔接性特征实现统筹细化设计和螺旋上升开展。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一体化”的核心要义转化为相应的教学实践进程,不仅要达成政治要求一体化确立、培养目标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法一体化创新、育人资源一体化集成的多维目标诉求,而且要达成思政课教师作为教育绩效实施主体的自主性能力建设与功能性发挥。

确保思政课政治要求贯穿始终的“主心骨”

政治性是思政课的本质属性,讲政治是思政课的第一要求。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初心,坚定为国育才立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遵循思政课的本质属性和“教育者必先受教育”的客观要求,大中小学都必须始终把“政治性”融入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全过程,引导思政课教师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意识,立足教书育人岗位本职,始终坚持思政课教学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积极推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的大中小学德育体系一体化构建,全面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确保思政课培养目标衔接达成的“主力军”

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贯穿学生成长发展全过程。不同学段的学生虽存在特征差异性、需求各异性和认知层次性,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确立的共同目标,是全体思政课教师肩负的共同使命。这决定了必须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成效作为检验各级各类学校办学工作的根本标准、作为评价思政课教师教书育人成效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必须按照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遵循价值性、科学性、系统性原则,开展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人格养成”为核心目标,以“有效教育、有效教学”为组织方略的思政课一体化设计,确保各学段思政课教材体系一体构建、教学内容一体聚焦、教研活动一体开展,充分体现“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的整体成效。

确保思政课教学方法系统创新的“主动力”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尤其需要通过学校教育精心引导、细心栽培,促其成长成才。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既要遵循统一的目标要求,也要注重从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群体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组织实施精准化、精细化教学。这就要求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实施教育教学必须克服“内容泛化”和“上下一般粗”,结合各学段学生的认知水平、接受习惯,主动协同推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确保思政课教学内容与学生认知阶段水平相适应,教学方法与学生接受习惯相匹配,于“一体化”框架下体现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各有侧重、教学方法各有针对,健全完善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学策略和路径设计,实现大中小学不同学段的层次化衔接、整体性推进。

确保思政课育人资源有效集成的“主磁场”

加快形成“横向衔接、纵向联系”机制,形成思政课建设的资源统筹和力量集成效应,是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这就要求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推进与思政课建设强相关的各类资源,围绕思政课教师这一“中心磁场”加速聚集,发挥思政课教师的“磁场效应”,构建起思政课教师与其他学科教师、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思政课堂与其他育人平台之间的横向衔接体系,彻底改变学校思政课“育人孤岛”状况,从而充分调动所有教师、所有课程、所有平台的育人资源,真正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从政府视角来看,加速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还要抓住思政课教师这一关键力量,统筹协调促进教师成长的各类资源向思政课教师聚集,加快推进各级各类学校思政课教师一体培养、一体研修、一体教研,有效加强不同学段之间的紧密联系,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跑好思政育人“接力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www.cssn.cn/sxzzjypd/sxzzjypd_bwsf/202005/t20200523_5133186.html?COLLCC=2886123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