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王丽君: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海峡两岸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1-10-20浏览次数:566

持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海峡两岸传统建筑装饰的保护与传承

——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惠安石雕”为例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21-10-18

王丽君

海峡两岸有着数以万计的传统建筑,而在其间熠熠生辉的石雕、木雕、砖雕、剪黏、交趾陶、泥塑、彩绘等传统建筑装饰构件作品及其工艺形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其制作技法、内容题材皆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简洁明了、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出两岸同根同源文化记忆。传统建筑装饰的内容包罗万象,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历史典籍、文学名著、诗词楹联、传统戏剧等文化精粹都在其间一一呈现,如民众喜闻乐见的《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白蛇传》《杨家将》。两岸同胞在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的建筑场所中进进出出,早已经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浸染与熏陶。中华传统建筑装饰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价值体系深深地嵌入两岸同胞的心田,“润物细无声”地教化两岸民众,可谓是一本灵动鲜活的“墙上教科书”。总而言之,传统建筑装饰肩负着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化两岸同胞的历史责任。

惠安石雕作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统建筑装饰中脱颖而出。它不仅有着千年的光耀历史,更以“石雕之冠”的美称享誉全球,比如被称为“天下第一桥”洛阳桥、泉州清源山的老君岩、北京人民大会堂的石柱、厦门鼓浪屿的巨型郑成功雕像,以及美国华盛顿广场的马丁·路德金雕像都是惠安石雕的代表作。此外,惠安石雕更是海峡两岸同根同源的文化证明。明清时期,闽台两地人民交往密切,各类能工巧匠把石雕工艺传入台湾。从此,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闽地建筑文化在台湾地区落地生根,如今依旧香火鼎盛的台北市艋舺龙山寺和彰化县鹿港镇鹿港天后宫的石雕构件作品皆出于泉州惠安石雕工匠的巧手。在海峡两岸的寺庙宫观、宗族祠堂中,皆可发现惠安石雕的身影,如殿前的石狮子和蟠龙柱,顶堵、身堵、腰堵、裙堵、柜台脚等处的石雕构件,他们都是两岸同根同源文化的载体。

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惠安石雕的传承与发展面临着四大问题。一是人才缺失,石雕工艺人才面临断层危机。由于石雕的生产环境恶劣,基层工匠福利待遇有待提升,职业本身的社会认同度不高等原因,当下石雕工匠数目日益减少,传统石雕工艺的传承出现断层危机。二是生产危机。数控化技术在石雕领域的应用逐渐成熟,致使传统手工雕刻技艺趋于没落。同时,流水线生产的同质化石雕产品缺少文化附加值,无法全面彰显惠安石雕的艺术水平,文化品牌迟迟未打响,影响惠安石雕工艺技术及产业的长远发展。三是文化脱节:现代工艺需提升传统内涵。当下传统石雕工艺式微,且年轻石雕工匠学艺周期短,未完全掌握传统建筑装饰图稿的内容就急于出师挣钱,导致现代石雕工艺的传统文化根基不足,石雕装饰图案错用、误读的情况屡见不鲜,如“马上封侯”的装饰图稿缺少蜜蜂元素,“英雄夺锦”中将熊换成狮子等。四是修护困境:古迹实体存在修护问题。建筑古迹极其容易受到自然环境(风化、雨水渗透、自然灾害等)因素的损毁及人为的“保护性破坏”。目前,建筑古迹的保护已逐渐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广泛重视,但仍需进一步健全预防机制、完善管理体制。

鉴于此,应通过抢救为先、常态保护、活态传承的多维科学传承模式化解以上问题。在抢救保护两岸同根同源文化记忆之一——惠安石雕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活态传承,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首先,以提高工匠福利,设立扶持基金,开展静态保护,推进校企结合的措施抢救石雕工艺。其次,以创设预防机制,加强保护研究,完善管理体制,合理开发利用的方式提升保护古迹实体的能力。最后,以加大宣传推广,打造文化品牌,更新传承模式,搭建教育平台的途径实现传统建筑装饰艺术的活态传承。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研究专项项目“台湾古建装饰艺术的抢救、保护与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

http://ex.cssn.cn/zx/bwyc/202110/t20211018_536785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