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许耀桐: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发布时间:2020-06-23浏览次数:1166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创新成果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2020-06-18

许耀桐

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个马克思主义原创性理论。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作出重要决策,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立为全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进一步凸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重大作用。自此以后,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集中表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中国之治”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治理的创新和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贡献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类解放的进程中,面临着当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夺取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国家后必须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怎样进行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为此,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于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并作出了创新性的解答,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

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阐明:“在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从前者变为后者的革命转变时期。同这个时期相适应的也有一个政治上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的国家只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专政。”但对于当过渡时期结束后社会主义社会还会保留哪些类似的国家制度和治理职能,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并未作出具体说明,只是为如何继续思考国家制度和治理问题提供了思路,留下了空间,还需要后人在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中不断探索、形成新知。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致力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形成了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认识。首先,它全面阐述了国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问题,也就是必须构建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植根于中华大地的文化根基,同时能够深得人民群众拥护的、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其次,它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及其构建问题。国家治理体系是对国家制度组织实施与运作的系统,主要由治理应遵从的国家制度、治理的机构组织、治理的运行机制和方式方法以及治理的技术支撑手段四大部分组成,体现了治理的全过程。最后,它全面阐述了国家治理能力及其提升的问题。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制度的执行力,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

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科学地回答了当代中国如何健全完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及如何通过提高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社会主义国家治理水平的重大问题,承担起了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中国之治”的新发展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呈现了“中国之治”的新局面和新境界。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中国之治”作出了新的丰富发展。

一是厘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之治”的实践范式。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深入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的内在契合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制度依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才能提高其水平和能力。只有提高了国家治理的水平和能力,才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国家治理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正是制度与治理关系的厘定和塑造,生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之治”的实践范式,构成了“中国之治”的实践重点。

二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之治”的主要领域。国家治理涵盖七大主要领域:经济领域治理,应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提高资源分配效率和公平性;政治领域治理,应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将协商民主作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达到法治中国的目的和要求;文化领域治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治理的体制机制;社会领域治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生态文明领域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国防和军队领域治理,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党的建设领域治理,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

三是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之治”的基本方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了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等方法。系统治理,是运用系统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理;依法治理,是运用法治的原则和方法进行治理,保证治理的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实现国家治理的制度化、法治化;综合治理,是多个组织部门联手,运用多种方法手段对某一领域或某一专项工作开展治理;源头治理,是对治理对象抓住其本源问题进行彻底的整治,治本为主、标本兼治。

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治理的新探索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结束不久,我国就发生了新冠肺炎疫情,使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经历了一场大考。在这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治理过程中,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展示出了独特优势和治理效能。

应急治理彰显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的伟力。新时代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的灵魂在于,国家治理必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党的领导是实施应急治理、应对风险挑战、打赢抗疫之战的强有力保证。武汉及湖北等地的疫情刚发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总揽全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中国对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大体经历了防范、抗疫和常态化防控三个阶段。经过近三个月的努力,这场疫情在我国基本上得到了控制。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所取得的重大战略成果,是我们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交出的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应急治理创造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奇迹。与正常时期的国家治理相比,抗疫是一个治理危机的特殊时期。在这样的特殊时期,需要集中的权威、体制、机制来保障。这种保障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中,称为“应急机制”或“战时状态”,确保能够集中一切力量。近些年来,我国已形成了更能集中、更加权威的领导体制机制。这样的领导体制机制的调动指挥,在抗疫应急治理中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例如,迅速开建火神山、雷神山等集中收治病人的医院,以最快的速度建设完成。这两座现代化医院,从项目正式开工到进行验收和移交,分别只用了10天和12天,生动体现了创造奇迹的“中国速度”。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建设规模和运营效率,在全世界的其他地方是难以办到的。

应急治理产生了全国一盘棋的效应。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对于疫情较重的武汉和湖北等地,采取了举国动员式的支援。全国全力支援湖北省开展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优先保障武汉和湖北等地需要的医用物资。同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需要进行大范围排查,而要保障疫情防控过程中控制和排查的执行力和有效性,既需要自上而下的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来降低人员的流动性,也需要全覆盖的社会监控体系来保障疫情排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新时代的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推动下,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动员力、组织力和凝聚力,保证了全国一盘棋,14亿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排山倒海、共克时艰的力量,集中展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本文系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研究”(2020MYB034)、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治理体系跨界协同能力建设问题研究”(20AZD006)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一级教授)

http://www.cssn.cn/zx/202006/t20200618_5144713.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