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福建】坚守科研一线一甲子!他还是“后浪”眼中的“80后”

发布时间:2020-06-23浏览次数:1075

坚守科研一线一甲子!他还是“后浪”眼中的“80后”

(来源:福建日报APP-新福建   2020-06-15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615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林蔚)613日,周六。今年已经83岁的吴松刚如常来到福建师范大学仓山校区双安楼上班——一周工作六天,是他给实验室团队和学生们定下的规矩,也是他工作60年来雷打不动的自我要求。

 

吴松刚(左二)在指导学生。(黄钦耿 供图)

在榕城夏日的蝉鸣声中,绿树掩映下的双安楼静谧立于校园一隅。吴松刚进楼后手脚麻利地换鞋,穿上白色工作服,上到二楼的实验室查看团队和学生们手上所做实验情况。虽然已过耄耋之年,但他依然精神奕奕,步履稳健,说起话来中气十足,至今仍担任福建师范大学工业微生物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

“和年轻人在一起工作让我年轻。”吴松刚笑称。但他的团队和学生们却异口同声道:“吴教授比我们更年轻。”在这些“后浪”们的眼中,80多岁的吴松刚才是一个标准的“80后”——精力充沛、思维活跃、心态年轻,最重要是始终保有对于科研事业不渝的热爱。

这份热爱源于吴松刚作为一位科学家始终秉持的科技报国的情怀。回望过往投身科学研究的一甲子岁月,他真挚地说:“论文不能只写在纸上,要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他是这么想的,更是这么践行的。

翻开去年福建师范大学报送给省教育厅有关吴松刚教授的“改革开放40年高校科技创新成就推荐表”,薄薄4页纸满满当当列出一个又一个产学研项目转化成果,沉甸甸承载了吴松刚为工业微生物奋斗的数十载流转光阴。

上世纪60年代,由于中苏关系破裂,在医药工业领域有着不可替代重要作用的灰黄霉素,在生产上遭遇困境。兹事体大,很快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分所就接到任务——承担灰黄霉素高产菌种选育这一重大项目。“我上!”当时刚工作几年的吴松刚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任务。面对国内灰黄霉素生产成本过高、无法量化的技术难点,他决心抛弃了原来用乳糖做原料的老工艺,大胆在技术路线上另辟蹊径:从我国土壤中分离筛选产灰黄霉素的野生型菌株,并进行超进化定向耐前体选育。

从东北的白山黑水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吴松刚带领团队先后共采集了3000多份土样,经过层层筛选鉴定,最终在厦门莲坂的一块油菜地土壤中分离出能产灰黄霉素的野生型菌株。他的这项技术一经研发成功,就被应用于灰黄霉素的实际生产,不但解决了国内需求的燃眉之急,更凭借其技术上的优越性,在国际同行竞争中占据了绝对优势地位。同时,他还继续带领团队不断结合生产实际进行研发改进。时至今日,这一技术仍然为我国灰黄霉素生产厂家使用,累计创造产值达22.5亿元,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灰黄霉素唯一出口国。

 

吴松刚(左二)在仙洋洋生物生产第一线。(黄钦耿供图)

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研制碱性脂肪酶。项目在深圳绿微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实现产业化后,累计创造产值达10.8亿元,该公司也成为我国唯一生产碱性脂肪酶厂家,产品出口26个国家。

带领团队攻关我国金霉素选育和发酵工艺,取得重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科研成果为金河生物科技公司等转化运用后,该公司成为全球最大的金霉素生产厂家,累计创造产值达63亿元。

……

坚守在生产一线矢志科研,始终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近年来,吴松刚继续紧扣百姓生产生活需要专注科研:聚焦当地脱贫攻坚,在宁德与福建仙洋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了全国首个茶微生物生化工程研究院,致力提升茶产业这一地方特色产业的科研含金量,带动群众致富奔小康。关注民生健康领域,与厦门元尊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研发的“高虫草素蛹虫草菌株的选育及其系列产品”,产品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与福建中医药大学全国名中医杜建教授工作站展开合作,将其列入该校国医堂推荐产品。

“对于投身的项目,我们老板的乐趣不在于产值金额的多少,而在于科研成果转化的成就感。”吴松刚的助手黄钦耿博士深有感触地说道。由于吴松刚多年来坚持与企业合作,推进产学研创新,因此他的学生习惯于称导师为“老板”,有幽默更有敬重。

翻开20年前的福建日报,以《乐当“老板”的教授》为题,当年福建日报也曾对吴松刚教授予以报道。

 

福建日报相关报道  (林蔚供图)

吴松刚向记者坦陈从事科研以来的心路历程:“工科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科技为民,实业报国。”正由于报有如是信念,在1984年由中国科学院老院长卢嘉锡院士推荐,调回福州工作后,吴松刚在第二年就创办了福建师范大学的工业微生物专业——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第一个工科专业,开启了全力促进福建工业微生物学科发展的事业,培育出的学子们遍布全国工业微生物各生产厂家。

时间的河流奔腾向前,而只有将个人人生的河流汇入时代发展的洪流共同澎湃,才会最终激荡起美丽洁白的浪花。吴松刚在其论文选集的序言中深情地写道:“敝人从微生物工程的科研和教学的经历,伴随着我国这一领域的飞跃发展,亲身经历了这一进程中的艰难曲折,一切都历历在目。与此同时,我的一生似乎和微生物工程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心甘情愿地为它在我国的发展奋斗终身。”

http://img.fjdaily.com/data/fjrbwap/2020/06/15/cms_37754065170769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