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郑又贤:不忘初心,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发布时间:2016-07-21浏览次数:668

  

不忘初心,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来源:福建日报   2016-07-15  22版   求是)

郑又贤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七一”讲话)中强调,“面向未来,面对挑战,全党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并首先强调“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点紧密结合起来,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不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前进”。我们应该自觉遵循,并须臾马虎不得。

◆不忘初心,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出自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毛泽东同志在《论人民民主专政》指出:“自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但帝国主义的侵略打破了中国人学西方的迷梦。1917年,俄国人举行了十月革命,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如毛泽东同志所言,“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从而在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中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中国人找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中国的面目就起了变化了。”经过1919年“五四运动”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青年知识分子中日益广泛地被接受。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经验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也因此由“一家一派”而升华为中国工人阶级及其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种历史的选择,也是中国共产党出自“初心”的自觉选择,也是正确的必然的选择。在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改变这种出自初心的庄严选择。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指导思想是一个政党的精神旗帜。95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就在于始终把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发展历史,都有力地证明: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过去之所以能够取得许多伟大的成功,首先应该归功于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因为这使我们党得以摆脱以往一切政治力量追求自身特殊利益的局限,以唯物辩证的科学精神、无私无畏的博大胸怀领导和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之所以会出现诸如“文化大革命”之类的沉痛教训,也是因为我们这样或那样地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及其所指引的正确方向。正是基于这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

今年5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要解决真懂真信的问题。”所谓“真懂”,一是指要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来把握,懂得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真理,是对客观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体现着人类知识的体系,具有自己的学理性,即要真正弄懂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原理;二是指要从意识形态上来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属性,懂得它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反映并服务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而且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内蕴并服从于深刻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真懂真信”中,“真懂”是基础和前提。只有“真懂”,“真信”才可能避免盲目性。要做到“真懂”,就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因为,这种学习和研究对搞好工作来说是“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善于从时间和精力上作出合理的调整和安排。所谓“真信”,是“真懂”在思想上的升华,因为只有在“真懂”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到“真信”,才能使“真懂”充分发挥积极的、正面的效应。“真懂”只能解决关于“马克思主义是什么”的认知问题,“真信”才能解决“我们要怎么去做”的行为取向问题,才能运用已有的认知去指导实践,甚至以坚毅的努力去实现既得知识的现实价值。特别在今天,尤其需要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真信”,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

◆不忘初心,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面对新的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马克思主义也面临着进一步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问题。”(“七一”讲话)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得以丰富发展和深入民心的重要原因。尽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曾经历过各种各样的曲折乃至挫折,但这种初心却始终存在于中国共产党的主流思想、信念和追求之中,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旋律。今天,我们仍要继续坚持这一初心,并努力推进这一初心的进一步实现。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基础。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有针对性并符合其本意地进一步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中国的具体实际,从而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观点、思想、判断或结论。这是理论联系实际的过程,也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亦即毛泽东同志所形象比喻的“有的放矢”的过程。因为,我们党正是靠着这一“初心”的坚持和不懈追求,才能创立体现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思想,以及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在四个方面付出努力:一是要继续加强对马克思主义原著的学习和研究,深入挖掘其中对于今天的实践依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和方法,并将之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丰富和发展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在这里,要注重新的挖掘、新的发现、新的感悟。二是要继续加强对国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积极吸收其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合理因素,并将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重要来源。三是要继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实践中的应用和弘扬,并实现其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立场的现代转生。在这里,一定要认识到,“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座谈会讲话)。四是要继续及时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和发展的成功经验,并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将之升华为符合客观规律的理论、思想或观点,充实、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这里,重在及时,并提倡理论的反思精神。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关键。只有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中,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实现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提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和成效,夯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科学基础。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包括两个重要方面:一方面要推进作为共性的、一般的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要推进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化。

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保障。只有最广泛最深入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才能最充分地把马克思主义武装到全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自觉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必须把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马克思主义通俗化,以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向人们充分展示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具有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生动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其次必须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说明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和具体运用,不断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以及应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要针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存在的问题或倾向,消除诸如“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马克思主义不再适用于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中国了”之类的观点,要让人们真正意识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普遍真理,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注意避免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庸俗化,虽然要强化其通俗性,却不改变其理论本色;也要注意避免将其复杂化,即为了强化其所谓“学术价值”,而把它越说越抽象,甚至把简单问题复杂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虽然已经取得重大成果,但还远未结束。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座谈会讲话)每一个理论和实践工作者,都应该为此付出不懈的努力。

◆不忘初心,继续在破解现实难题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都包含着理论创新的要求。这里强调的是在破解现实难题中推进理论创新。中国共产党在理论上的成熟和发展,历来是从问题出发,并在解决问题的探索中得以升华的。中国共产党的这一“初心”,我们也应该继续保持,矢志不渝。

首先,我们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实践和理论的重大难题。任何研究和探索,归根结底都是因为遇到问题特别是重大难题而引起的。所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只有聆听时代的声音,回应时代的呼唤,认真研究解决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才能真正把握住历史脉络、找到发展规律,推动理论创新。 ”(座谈会讲话)

当前,我们特别要注意探索来自如下两个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难题:

一是来自当今时代主题和世界实践及其新变化的深思。因为,当今时代的新变化,已经“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座谈会讲话)。其中包括:如何正确看待当今时代主题及其现阶段的新特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挑战及其发展前途,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及其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客观必然性;如何正确看待西方的“普世价值”观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对文明的某种启示,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及其对世界政治文明发展的重要贡献;如何正确看待西方意识形态仍然处于相对高势位的客观原因,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不断创造和发挥优势的路径与措施。

二是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新变化的反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只有几十年实践,还处在初级阶段,事业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越多,也就越需要我们在实践上大胆探索,在理论上不断突破。”所以他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必须落到研究我国发展和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来,落到提出解决问题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上来。”(座谈会讲话)20151211日,他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出“13个如何”的问题,大多涉及对中国建设和发展的重要理论难题的思考。例如:如何看待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如何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性;如何看待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如何看待自由、民主、平等的科学内涵和实践;如何准确把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如何深刻领会新的发展理念;如何科学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如何看待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如何看待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全面深化改革;如何看待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如何看待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等等。此外,还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要在新的形势下对诸如阶级划分的依据、阶级斗争的表现以及无产阶级专政的内涵等问题,作出符合中国具体国情的科学的界说或解读。

习近平同志说得好:“理论上不彻底,就难以服人。”在新的形势下不忘初心,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就“要以更加宽阔的眼界审视马克思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实践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七一”讲话)。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导)

  

http://fjrb.fjsen.com/fjrb/html/2016-07/15/content_94456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