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方宝川:阅读国学经典 维系精神纽带

发布时间:2016-09-26浏览次数:812

阅读国学经典 维系精神纽带

(来源:福建日报 2016-09-20   12版   理论周刊·读书)

方宝川

近二十年来,中华传统文化及国学典籍一直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明确提出了治国理政要善于借鉴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国学典籍与中华传统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下,该以怎样的心态面对中华传统文化、面对国学典籍,的确是一个非常值得思索的问题。

了解国学典籍,首先应得了解国学的概念。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的学术,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突出的主流与特点。例如先秦的子学、两汉的经学、魏晋南北朝的玄学、隋唐的儒释道融合、宋明的理学、清初的考据学等等。明万历年间,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来华传教,与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又开启了现代意义的西学输入我国的先河。

虽然中间历经康熙年间的禁教活动,基本上中止了西学的东渐。然而,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学术再次传入中国,号称“新学”或“西学”。与之相对,人们便把中国固有的传统学术统称为“旧学”或“中学”,即所谓的“国学”。

国学始兴之时,“旧学”“中学”“国学”,三者尽管称谓不同,但在内涵与外延上则是一致的。即主要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就是后来的所谓“经、史、子、集”的“四部”之学。然而作为学术研究之名的国学涵义及其名称,至目前为止,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典籍是文化承传的主要载体之一。由于历史、人为以及自然等方面的原因,国学典籍虽散佚颇多,但至今所见存者,依然内容浩瀚、汗牛充栋,流传至今的,绝大多数成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重要文化遗产。从我国浩瀚的经、史、子、集古籍文献中选取重要且代表各个历史时期的基本典籍,分别对其书名、卷数、作者、主要内容、历史影响、版本情况、学界评价等作导读性评介,推动阅读国学经典,势必会有启示津梁,导其先路的功用。

我国在西汉成帝时期,著名学者刘向、刘歆父子二人,主持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图书整理活动。他们在每一部书整理完毕时,就撰写一篇叙录,记述这部书的作者、内容、学术价值及校雠的过程。这些叙录后来汇集成了一部书,先题为《别录》,后命名为《七录》。当时他们把所著录的图书分为六大部分,即所谓的“六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在“六略”之前又加上一个总论性质的“辑略”,即为《七略》。“六略”之下,再细分为“三十八类”,就成了已知的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实际上也就是条分缕析了我国先秦到西汉时期的各种学术流派,可视为一部先秦至西汉的学术史,起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功用。

可惜的是,后来此书散佚了。然而,又有幸的是,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在撰写《汉书》时,根据《七略》编纂而成《汉书·艺文志》,基本上保留了《七略》的内容。以此著录了汉代皇室所收藏的文献典籍,成了现存第一部的古籍目录。唐初编纂的《隋书·经籍志》,将中国传统典籍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直至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均以“经、史、子、集”四部来涵盖中国固有的、传统的学术。

因此,国学典籍的基本内容,在两汉之前,即包括了《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六略”等六大类的文献典籍。隋唐以后,即包括了《隋书·经籍志》与《四库全书总目》所载的“经、史、子、集”四部的全部文献典籍。若以现在的学科分类,则囊括了中国古代的哲学、宗教、政治、科技、历史、地理、文学、教育、经济、军事、文化、艺术诸多方面。而当今的国学典籍,应该既包括哲学、人文、社会科学,也包括自然科学;既包括传统的儒家学说,也包括历史上各家学派的学说;既包括古代中国和近代中国的学术,也涵盖现代中国或当代中国的研究传统学术的学术。

国学是我国作为一个世界文明古国与文化大国的重要标志,不了解国学,就无从知道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而言,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关联。

现代社会的经济高速发展与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可避免带来许许多多的问题,诸如人性异化、文化商化等等。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传统是我们在现代社会范导现实、重建价值观的重要资源。几千年来,以人为本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心灵滋养、情感慰藉、精神提升以及增益人文教养等方面,都为人们提供了主要的精神资源。

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五千年灿烂文化,具有使中华各族儿女和海内外华人认同的内核与本质,始终是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因此,推动阅读国学经典,对增强中华民族的精神认同感、向心力与凝聚力,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