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
(来源:福建日报 2023-11-14 09版 理论周刊·新论)
陈桂蓉
学者名片 陈桂蓉 女,汉族,1957年10月生,福建福州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学、社会学等教学与研究,主要侧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发掘及其现代价值研究和中国思想政治教育人文经典研究,是教育部全国中小学(思想政治学科)“国培计划”首批专家,福建省中学(思想政治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基地首席专家。曾任中国伦理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伦理学会会长、福建省妇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等学术兼职。多年来已主持并完成国家及省级科研项目10多项,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4部,学术成果曾获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
最近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将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理论界、文化界的重要任务。对于这样一个内涵深刻、内容丰富的思想体系,如何才能抓住主线、发现主要矛盾,从而全面领悟其思想实质?笔者以为,从揭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入手,将不失为一条有效路径。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说到底就是文化自信。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曾在一些场合提到“文化自信”,对这一概念的正式阐释,是2016年7月1日他在庆祝建党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文化自信”。在党的十九大、二十大报告以及其他重要文献中,“文化自信”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它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中一道清晰、耀眼的主线。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即什么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认识这一文化,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充分彰显了文化的深厚性和自信。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可以从其性质、目标、任务、取向等方面进行定位。有两个基本认识是必须明确的。其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其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神根脉来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使得我们的文化具有社会主义属性,使我们在文化的最高层面即意识形态上,始终不偏离科学社会主义轨道。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才使得社会主义文化具有中国特色,使我们能用中国理念、中国话语和中国人所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文化进步。对这二者的基本认识,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坚定不移且十分厚重,它掷地有声地道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性质。让马克思主义走近中国,成为中国人所熟知所喜欢的先进文化;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现代,成为中国人永不凋敝的精神家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有中国人的民族气质和社会心理特征,以当代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要和培育时代新人为目标,以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取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精神信仰。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教条。”党的二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进入新时代十年以来的辉煌成就时说:“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可见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立足于这一理论基石。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根脉,习近平文化思想经历了一个从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到思想飞跃的过程。2012年党的十八大在提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时,把“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任务要求,明确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随后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弘扬优秀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2013年8月,他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谈道:“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2014年2月,他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同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联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式,他在发表讲话时提出:“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共同服务以文化人的时代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在这些论述中体现的文化思想主要有三:第一,坚持党对于历史遗产批判地继承的历史唯物论,并在新时代用新话语重申这一立场和态度,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下简称“两创”)。第二,强调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是“以文化人”,这是新时代的使命。第三,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要用好传统美德资源,服务于当代道德建设。
2016年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硕果累累的一年。不仅“文化自信”的命题和阐释被正式提出,并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一道进入国人的视野,而且在思想文化领域发起了一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同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指导思想、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并且认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首要特点就是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一个抛弃了或者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同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写出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批评了某些文艺作品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历史虚无化现象。他指出:“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他号召文艺工作者要学习历史,尊重历史,要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这两次会议之后,思想文化领域正本清源,明方向、正导向、转作风、树新风,队伍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3月,习近平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文艺界、社科界委员联组会,会上他回顾近年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时谈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作为精神事业,文化文艺、哲学社会科学当然就是一个灵魂的创作,一是不能没有,一是不能混乱。”他号召文艺界、社科界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
从“两创”到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纠正非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逆流中向前推进。与此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倡导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历史是昨天的现实,只有加强对历史的了解和认识,文化自信才能真正有底气、深入人心。至此,可以看到习近平总书记对优秀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厚之处。它已经不止于将优秀传统文化放在可资借鉴、古为今用的层面,而是力求立足于中华民族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力求以优秀传统文化之根脉,来梳理和凝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思想的飞跃和创新。这一飞跃和创新的标志性成果,就是“两个结合”。2021年7月1日,在纪念建党一百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两个结合”的重要论断,即“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了这一思想。“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最新成果,它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原创性贡献,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从现实维度和历史文化维度相统一的角度,科学阐发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落地生根、根深叶茂的内在机理。“两个结合”的重大成果,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明体达用、体用贯通,谱写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发展新篇章。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对“第二个结合”的意义又作了进一步阐释,他说:“‘第二个结合’是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我们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了新高度,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总之,“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新表达,它高度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展开,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应以何立本,何为四梁八柱,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充分反映了文化的先进性和自信。
文化是建立在社会经济基础之上并服务于社会经济基础的。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尤其是作为思想上层建筑层面的文化,是否能真正服务于该社会的经济基础,那就要看它是否能与其相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的先进性,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也必须是先进文化。而文化先进与否的标准,则首先是看一个社会所秉持的核心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义廉耻是核心价值观,被称为“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应确立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关系到以什么来支撑文化大厦的“四梁八柱”,关系到文化的性质问题。对此,习近平文化思想十分明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若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社会将莫衷一是、行无依归。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和主要内容。作为价值体系的内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三个层面、24个字的价值要求,是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正式倡导的。“这个概括,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不遗余力。作为对这一伟大实践的引领和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主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阐述。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何是先进价值观?先进之处何在?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着眼于生活实际,落到细处、小处、实处。三是在全社会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青少年是最为重要的群体。而在其中,对第一个方面的阐述,最能体现文化自信。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该社会文化的集中代表和核心部分。因而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基本前提。习近平文化思想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性及其培育、弘扬的重要性的系列论述,充分表达了价值观自信和文化自信。
2013年8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讲清楚”指导外宣工作,“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坚信,以往中华民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化,今天也一定能够创造新的辉煌。同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谈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2014年2月,他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谈道:“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其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
那么,三个层面、24字的核心价值观何以有这种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呢?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相契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的人民正在进行的奋斗相结合,同这个民族、这个国家需要解决的时代问题相适应。”“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寄托着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上下求索、历经千辛万苦确立的理想和信念,也承载着我们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中华民族曾是历史上强大的民族,也有着灿烂辉煌的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却因外敌的入侵、凌辱而苦难深重。因而实现复兴梦想,是世代中国人的夙愿。富强、民主、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代表着人类对美好社会和现代文明的价值追求,是进步人类的价值共识,也呼应了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揭示。核心价值观与此相契合,定能有强大的生命力并产生巨大的凝聚力、感召力。此外,这24字的核心价值观,连接着中华民族的精神根脉,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美德传统。文明、和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本就是中国先人崇尚并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本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国人易于从心底里认同和接受。若缺少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定,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就会失去精神支撑。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归属,即如何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建设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对这个问题的科学回答充分体现了文化的创新性和自信。
党的十八大提出文化强国的目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围绕这一目标砥砺前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后,在繁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历程中,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形成一套系统的文化理论和工作部署。一是坚持和巩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宣传思想领域要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二是办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三是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建设网络良好生态,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四是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五是提高文化软实力,讲好中国故事等。这些理论和工作部署,已经在实践中持续推进并结出累累硕果。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正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这一过程也正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文化自信和自觉的表现。
在成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带领全国人民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之时,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命题,再一次吹响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进军号。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一背景下又一次推进了重大理论创新,提出“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等重要概念和理论。2023年2月7日,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作重要讲话,进一步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他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6月2日,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重大问题,他说:“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这次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概括了中华文明的五大突出特性,即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和平性;提出了建设现代文明的思路和行动方案,即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这些重要论述标志着我们党的文化自信、文化担当走向一个新阶段,步入了新境界。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每一个原创性论断,都基于对中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深入了解和深切思考;基于对先人留下来的丰厚精神遗产的认同、礼敬和扬弃;基于充分的文化自信。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何以能够走向现代文明?首先是因为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从未中断的文明。中华民族有着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文明发展始终有源有流、有根有脉。即使在近代遭受外敌入侵和践踏,中国人民始终打不散、摧不垮、分不开,中华文明也并没有因此消失或被同化。其次是因为中国已拥有较强大的物质基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历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既包含物质文明,又包含精神文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实践,使中国经济、社会面貌和综合实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历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巨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度焕发生机,当今的中国已实现全面小康,正站在从第一个一百年向第二个一百年进军的历史交汇点上。时代向我们提出这样的课题:当高楼大厦在中国大地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也应当巍然耸立。再次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和担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艰难求索中找到了自己的道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马克思列宁主义旗帜,坚持把普遍真理与中国国情和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往何处去确定了方向。1940年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做了前瞻性的部署,其中所定位的新民主主义文化性质,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在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它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要的思想基础。今天,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于当代中国现实,结合时代条件,把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与“三个面向”相联系,开辟出一条通往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之路。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习近平文化思想在这样的历史节点上,提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论断,充分体现了新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作者为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本文为202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高校思政专项项目“高校中华人文经典通识课程思政体系研究”(项目编号:20VSZ114)的阶段性成果]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311/14/content_31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