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路径构建策略
(来源:光明网 2023-11-16)
“三全育人”视域下开拓多元化实践育人路径,将“三全育人”的教育理念与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完善志愿服务评价机制,健全志愿服务管理规范,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服务认知。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通过志愿服务建立鲜明的育人体系,在提高学生自主实践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形成健全人格,认识到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文章分析了“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的重要性,根据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主要特点,提出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路径,改变传统的高校实践育人体系,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提供载体。
一、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特点
(一)影响力大
大学生受教育程度高、思想觉悟高,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积极参加志愿活动喜闻乐见,建立了许多志愿服务协调部门,在毕业后组织学生参加西部开发或乡村支教等志愿活动,改善区域开发人力资源不足的问题。将大学生志愿者投入到社区建设中,不断扩大志愿服务的范围,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社会影响力,学生在志愿服务实践活动中吸收社会知识信息,让学生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角色转变。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为学生创业就业积累经验,帮助青年团队树立正确三观,拓展思政教育实践路径。
(二)活动力度强
高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为青年学生团体提供参加社会志愿活动的机会,定期组织志愿者服务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家乡建设和社会经济体系改革,提高学生志愿服务的参与积极性,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将志愿服务作为“三全育人”背景下实践育人的重要内容,在学校内部组织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协会,对志愿服务进行统一指导,建立逐层审批机制,分层进行志愿者选拔。在相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响应高校建设号召,组织高校青年学生团体以网络视频平台为载体进行政策宣传,解析正能量社会新闻,完善德育、美育、智育教育体系,采用线上线下综合服务模式,打造社会服务站,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
(三)专业化程度高
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的应用,需要完善基础制度保障,只有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才能为志愿服务活动的可持续建设创造良好条件。高校在建立科学服务机制的同时,实现志愿服务活动的规范化管理,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建立志愿者协会,组织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在现代化组织管理进程中,针对志愿者落实考勤管理奖惩制度,通过实名登记分析志愿活动的组织效果,志愿者团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主动参加专业培训,提高学生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服务形式新颖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志愿服务与互联网技术挂钩,大学生要抓住发展机遇,明确志愿服务事业的转型升级趋势,在高校内部建立互联网志愿服务管理办公室,确保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的稳定开展,加强多方参与主体之间的交流互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途径帮助学生解决志愿服务问题,抓住新时期的发展契机,采用新颖的志愿服务形式吸引广大学生团体,将志愿服务活动与学生的专业特点进行有机结合,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不断积累专业技能,提高学生对道德理论的认同感。大力推广志愿服务活动,根据学生的专业性质合理安排志愿服务岗位,不再局限于义务劳动,适当给予大学生志愿团队物质回报和精神激励。
二、“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的意义
(一)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实践育人是通过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设计,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接受思想教育,为学生提供接触社会的机会,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发挥学生在实践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将已经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在实践中进行应用转化,培养学生创新发展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问题分析能力,让学生在社会志愿服务中去观察事物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主动思考当前的社会发展现状,围绕社会现实不断改正思想观念,在实际生活中利用现代化信息平台关注社会时事热点新闻,引导学生建立家国情怀。高校开展的实践育人体系包括社会实践活动、专业实训练习等多个环节,教师在教学引导阶段融入思政教育元素,推动实践育人工作的稳定开展,在保留课堂教学育人渠道的同时,在志愿服务活动安排的过程中制定针对性思想教育方案。整理思政教育资源,将社会志愿活动与思政理论课进行有机结合,构建科学的育人体系,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丰富思政教育形式,关注学生成长成才。学生走出传统课堂的束缚,主动参与社会实践,培养社会责任感,达到全方位育人、全程育人的人才培养需求。
(二)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志愿服务作为社会公益性事业的内容,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实践育人体系构建中融入志愿服务,有助于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稳定发展,坚持与时俱进的发展原则,打造全员参与、全方位学习、全过程监管的志愿服务体系。大学生是参加志愿服务活动的主体,在实践进程中不断改变学生的思想行为,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不断更新社会公益服务内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为学生开拓全新的社会治理参与路径,让学生提前与社会发生接触,动员广大青年群体参与到社会治理中,降低学校的管理负担。打造高校志愿服务群体,采用线上线下综合宣传模式,吸引大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公益事业,扩大大学生志愿团体的社会影响力。
三、“三全育人”视域下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的路径构建策略
(一)构建志愿服务实践育人机制
新时期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要求,为了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实践育人流程设计的过程中以立德树人教育任务为中心,将志愿服务纳入到实践育人工作计划中,有效调整实践育人策略,满足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培养需求。学校做好统一部署,将现代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为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设计的基础,社会组织机构和高校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接受思想政治熏陶。多方主体形成教育合力,做好顶层设计工作,完善规章制度约束实践育人工作开展,整合海量数据材料,重新编写实践课程大纲。落实多元化考核标准,调整高素质人才培养目标,打造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活动,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建立具体的管理制度和评级标准,面向学生与教师建立奖惩机制和表彰机制,加强高校教育部门与社会企事业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学生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大资金投入保障育人活动开展
结合学生的兴趣点和学生普遍关注的热点新闻,班级管理者主动配合学校进行志愿活动主题宣传,通过社会实践将思政教育与志愿活动进行有机结合,在政府、学校、社会的多方参与下,为学生搭建良好的志愿服务场所。成立专业的信息宣传团队,吸收具有较高技术素养和职业水平的志愿者,参与到志愿服务活动宣传文案设计中。实践育人工作需要充足的资金作为支持,打造社会志愿服务基地,面对学生群体开展专业性培训活动,提高学生的宣传推广能力,组织优秀教职人员进行实践指导。设立社会志愿服务专项拨款项目,统筹协调好课堂教学专业训练和社会实践的经费投入,确保每一笔经费都应用在学生实践过程中,保证各项志愿活动的稳定开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社会志愿服务基地,加强与社会公益部门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志愿服务品牌化发展,动员社会力量发挥实践基地的育人功能,完善实践育人组织结构。在项目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部门分工明确、相互配合,确定志愿服务活动设计主体,选择合适的实践教学活动,满足现代化社会思想教育需求。
(三)建设志愿服务管理平台
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志愿服务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多方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在“三全育人”视域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觉悟和勇于奉献的服务热情。学校建立数字化管理平台,面向社会整合育人资源,让志愿服务活动成为吸收育人资源的重要载体。在学校内部建立联动机制,要求教师、学生、管理人员、后勤服务人员的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的学习特长打造生态保护机制,开拓多元化志愿场所,确定长期的服务对象。校外志愿活动设计要主动与社区志愿服务团队接洽,寻求与校外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打造志愿服务育人课堂,让学生走进社区福利机构,建立集贫困帮扶、环境保护、社区建设为一体的志愿服务品牌。通过志愿服务网络平台进行志愿者管理,设定志愿服务时长,对学生的实践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定期通过志愿服务管理平台进行志愿活动宣传,面向社会引进项目资金,缓解学校的实践育人压力。
(四)建立志愿者行动激励机制
促进志愿活动自动化建设,提高当代学生对自我价值实现的认可,组织开展社会公益活动,不断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积极性,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进行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团结友爱、无私奉献的美好品格。志愿活动组织者可以为学生颁发志愿者标识的马甲、帽子等物品,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活动完成后及时进行实践总结,满足学生的情绪价值需求。在物质激励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向学生颁发志愿者证书,建立展示自我的平台,完善志愿者表彰激励制度,实现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五)营造良好的校园宣传氛围
“三全育人”发挥协同联动性育人效果,在学校营造良好的志愿服务宣传氛围,践行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宣传策略。学生社团和学校教职人员共同打造宣传团队,邀请已经参加志愿活动的学生在学校进行宣传演讲,利用PPT软件或视频演示的方式,让学生明确志愿活动举办的目的和意义。学校建立微博、抖音公众号,定期向学生推送活动文案,通过学生团体之间的宣传与转发,提高志愿服务的吸引力。借助学校宣传栏和电子投屏进行信息推送,举办志愿服务宣传活动,向学生列举在志愿服务中的典型事例,发挥导向性作用,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
总结
随着实践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入,高校逐渐提高对志愿服务活动设计的重视,为了保证社会实践育人质量,需要完善社会治理机制,打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具有影响力大、活动力度强、专业化程度高、服务形式新颖的特点,参考相关法律政策,开拓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接触路径,落实教育强国战略。“三全育人”视域下构建大学生志愿服务实践育人路径,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完善社会治理参与机制,凭借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发展。
作者:陈忠生,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福建师范大学讲师。本文系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古田会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论研究”阶段研究成果(JSZM-2020015)
https://gongyi.gmw.cn/2023-11/16/content_3697023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