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让学生沉浸在文学创作中享受诗与远方

发布时间:2016-11-03浏览次数:2193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让学生沉浸在文学创作中享受诗与远方

——文学创作丛书《闽水泱泱》的人生情怀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6-10-31   4版)

  福建师范大学校部

在福州长安山下沐浴文学,在大师的指导下驰骋文思。步入社会后,不论身处何方何职,不论工作忙碌与否,他们始终伴随着“能写”“能说”的标签。品茗之余,对谈之际,他们内心便躁起一股文学骚动,诗歌、散文、小说、随笔汩汩而来。这不是创作的“游戏状态”,而是“专业状态”。他们,沉浸在文学创作中享受诗与远方。

回顾百年办学历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始终将回归常识、回归本分、回归初心、回归梦想的四个“回归”教育本质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文学创作为纽带,传承文脉,守正出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作丛书》——《闽水泱泱》的出版,正是一代又一代文学人对教育本质精神的“回归”,对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体现。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丛书——《闽水泱泱》          文学院携《闽水泱泱》走进八闽书院开展“作者寻找读者”大型社会公益活动

创作激情与梦想伴随师生左右

“没想到,在毕业的时候能看到自己的文章结集出版,这是学院送给我的最好礼物,也是我大学四年生涯最完美的呈现。”在毕业的那一天,林梅琴拿着自己刚出版的《闽水泱泱·消失的目的地》激动地说。

为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扎实学生专业基础,营造浓厚的“全民写作”创作氛围,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于2014年开始专门面向在校学生、本院教师和校友征集优秀作品出版《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创作丛书》——《闽水泱泱》,该丛书计划出版50本。林梅琴的《闽水泱泱·消失的目的地》正是其中的一本。该丛书的主编余岱宗教授介绍说:“《闽水泱泱》的出版就是从学生中挑选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他的作品只要达到出版的水准,我们都会为他们量身定做出专辑,让作品集尽快出版面世。”

学院还时时关注热爱创作的毕业学生们,关心他们创作的现状,只要发现有优秀的作品,马上为他们提供出版机会。文学院副院长李小荣教授说:“这一行动在校友们之间反响很大,因为这是一个崭露头角的机会、高显示度的展示,让他们在未来创作的道路上信心满满。”

1964届校友陈章武在《闽水泱泱·标点人生》中的后记写到:“都半个世纪了,母校还记挂着我们这些老学子,这让我十分感动”,“对于一个作家来说,写作劳动从来都是自信与不自信反复较量的过程……为了增强我的自信,我想最好的办法是让时光倒流50年,让我重返母校,再当一届学生,以接受新观念,补充新知识,掌握更现代的写作技巧。”

《闽水泱泱》工程的实施开启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的3.0版资助计划时代,推动文学创作作品出版由“篇”向“集”再到“丛书”的转变。该丛书收入了学院老中青三代人的优秀文章,将学院的创作风气推向新的阶段,它意义非凡。从时间的角度而言,它是学院对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回顾,是对学院历来重视文学育人传统的传承与学习,更是对学院人才培养工作的全面总结。它不仅释放了学生内心对文学创作的冲动,还启迪了学生创作思维,触动学生内心,从而达到了促动学生向文学创作发展。从空间的角度而言,它融合不同代际之间的审美兴趣,囊括了不同的书写内容,是不同文体风格之间的大融合大比较。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文顶教授说:“此次创作文库的出版,对鼓励性的创造氛围的进一步形成,将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其影响,也将是长期的。”

《闽水泱泱》的出版,备受瞩目。在学校的图书馆、教工之家书香馆和印象溪源创客汇总能寻找到它的书脊。每年的6月它跟着学校高考招生宣传工作组走进福建省内大部分的一级高中达标校,让高中生切身感受大学文化育人的硕果。它曾作为福建民主促进会精准教育文化扶贫的书目,赠给宁德市霞浦、福安等多所中学。它也在福建师范大学西部研究生支教团的帮助下,送到了亟需书籍阅读的孩子们的手中。它还作为世界读书日与八闽书院开展“作者寻找读者”大型社会公益活动的礼物,分享给社会广大文学爱好者。《闽水泱泱》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反响良好,赞誉颇多。

     

老师在课上讲授文学创作知识                 老师在课外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

文学院举办“长安谈·作家进校园”活动

大师云集砥砺文化底蕴

中文作为百年师大的古老学科,可谓名师荟萃、底蕴深厚。著名作家叶圣陶、靳以、胡山源,著名学者郭绍虞、董作宾、严叔夏、黄寿祺、俞元桂等先贤都曾在此执教。老一辈的精神传承,砥砺出崭新的丰碑,中文学科已进入全国同类高校系科的先进行列,现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省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重点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含12个博士点和博士招生专业)、1个国家文科基地、1个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文秘师资培训基地、1个中央与地方高校共建实验室、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3个省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社会科学)6项、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精品课程4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3门。持之以恒的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使文学院始终领跑省内高校中文院系,具有强大的示范性。

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平台打造出了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文学院现有在职专任教师96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37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已达66.67%,教师具有博士学位者占78.12%,已形成学缘分布广泛、年龄结构合理、团结奋进、爱岗敬业的教师团队。在职的教师群体中出现了不少热爱写作的青年教师,如伍明春、陈卫、赖彧煌、郗文倩、林强、雷文学等,正是因为他们的创作热情、在每一节课堂的传授和每一次课外的实践引领,时时点燃了同学们的创作热情。

在此强大的学科支持和浓郁写作氛围的推动下,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进一步持续推进文学创作人才培养工作,以“学习、感悟、表达”三部曲为基本框架,从书里到书外,探寻文学创作人才培养的科学途径。

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方面,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加大选修课程学分比重,设定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语言学、外国文学等四大选修课模块,规定各模块选修学分要求,不断丰富各模块选修课程,充分以学生为导向,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

借助“创作+学术型”的教师团队,开设“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创作论”课程,培养学生创作敏感度和写作的生命体验;解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和“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培养学生文学文本解读、鉴赏和感受的能力;创新“小说导读”“散文导读”“诗歌导读”等特色课程,增强互动,重塑新生对文学基本认识。各门课程各自功能的有效结合为学生中文基本素养的养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将课堂理论“内化”,在学生入学时,学院就开设写作课,专门讲授写作的基本原理和各种文体知识,辅之以“写作周”等实践活动,支持同学们通过调查、采风等方式体验生活。同时,还在“古代汉语”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诗律,让学生现场创作古体诗词等。一系列的实践,文学院的学生在创作中自觉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为了拓宽学生创作的视野,学院还积极内引外联,开展“长安谈·作家进校园”活动,创造机会让学生与作家深度对话。学院已先后邀请了林那北、林焱、蔡崇达、韩少功、李洱、秋水、林宗龙、萧春雷、葛水平、文珍和夏商等多位知名作家与同学们近距离对话。2016级新生们开学至今,已聆听了三场“长安谈”讲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陈梦婷说:“一到大学,就有机会参与这样高端的讲座,我们是幸运的。通过与作家面对面交流,领略作家们的风采,既能触动我们内心对文学创作的热爱,更能让我们突破在文学创作中的自我追求。”

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说:“学院的文学创作人才培养既继承传统,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陈出新,所制定的‘学习、感悟、表达’三部曲符合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通过系统的课程学习获得专业知识,感受文学的魅力,激发创作的激情;最重要的是通过实践锻炼感悟生活和精神的内涵,从而水到渠成,创作文学作品,表达思想追求。”

           

文学院在台举办“两岸榕缘·文学行脚: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学研修营”活动  

                   

文学院作品入台工程之《镜子的背面》                              文学院在福建省率先掀起“散文行动”

永远闪着不愿熄灭的日光灯

50年代开始,学院培养出一大批在国内外、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作家群体,其中包括《闽水泱泱》的作者孙绍振、南帆、哈雷、陈章汉、陈章武、朱以撒、陈希我、何葆国、萧春雷等。这些不同风格的作家在各自的写作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影响,究其原因之一是福建师范大学大学文学院文学园地的培育。林勤在《闽水泱泱》中的《序二》写到:“……文科楼教室和宿舍楼里永远闪着不愿熄灭的日光灯,紧蹙的额头和双眉,格子簿上黑色的笔记……都在暗示着文学风尚在那个时代是多么为人尊崇”。

《闽江》就是“那个时代”极有代表性的刊物之一。创办于1958年的院刊《闽江》是福建师范大学创刊久、影响广的学生刊物。在福建高校中享有“北有师大《闽江》,南有厦大《鼓浪》”的美誉,曾一度与北京大学《早晨》、武汉大学《珞珈山》等文学刊物相媲美。在近一甲子的峥嵘岁月中,《闽江》秉守着“我们的,原创的”特色,定期出刊,从未间断,如今依然是学生文学创作的重要平台,这种现象在全国并不多见。“究其原因,除了学院一贯的支持外,一代代青年学子们的文学梦想,更是一种持久的内在推动力。”孙绍振教授说。2012年,学院把各期《闽江》结集重刊出版,取名《沙漏无言》,作为105周年校庆献礼赠送给各界人士、有关校友。

为传承《闽江》精神,从2009年开始,学院每年举办年度文学创作大奖赛,迄今已举办六届,出版6部文集:《沉默的歌唱》《时间的剪刀》《云起在他乡》《逐梦的流觞》《青春的纪程》和《震颤的琴弦》。这些正式出版的学生原创作品集,受到了福建文学界高度关注,俨然成为学院的一种品牌、一张名片。文学院副院长葛桂录教授在《读后感》中说:这些获奖作品,每篇“展示出一个个鲜活的青春世界”,“文创作品集锦出版,又似一束鲜艳灵动、色彩纷呈的花朵,可谓‘一花一世界’。”

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坚守,推动了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的文学育人影响力不断地扩大,完成了由学院向学校、由学校向校外的双重辐射。2014年,学院率先在全省发起“散文行动”,将200篇优秀的文稿结集出版——《苔》和《看见自己》。“这两部散文集的面世,鼓舞了大学生散文写作的热情,让大学生看到散文写作既能开阔审美视野,扩展审美的版图,还能通过写作更深刻地认识自我的内心深处与周边世界。”福建文学界评论说。

从去年暑假开始,学院每年都开展“两岸榕缘·文学行脚: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学研修营”和“两岸榕缘·文创之旅:海峡两岸大学生文创研修营”活动,组织师生前往台湾,与台湾大学、台北市立大学等十多所高校的教师、青年学生深入交流和文学采风。学院还将近6年文学创作大奖赛优秀文学作品,以《镜子的背面》为书名在台湾结集出版,作品集全部用于和台湾地区高中学校及大学中文系的交流。与台湾《国文天地》杂志共同策划的“两岸学术与文学创作专栏”,定期刊载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学创作大奖赛优秀文学作品,获得读者好评,至今已连刊1490篇,让文学院学生的文学创作成果在海峡对岸大放光彩。

台湾华梵大学文学院院长张鸿彬意味深长地说:“两岸的文学青年写作风气越来越盛,不管是福建还是台湾,年轻的文学爱好者很多。每个人的生活经验、成长环境不一样,表达感受、对世界的看法有所不同。借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让闽台两地的文学青年通过作品相互了解,进而拿起笔关注两岸现实,这件事情十分有意义。”

借助文学创作的大繁荣大发展,学院积极构筑文化品牌新高地,从而在更宏观的视野、更高的平台和更集中的优势中打造具有中文特色的文化品牌,先后荣获了“全国五四红旗团委”“2015年福建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和“2016年福建省高校辅导员工作精品项目”。文学院党委书记李建华说:“作为文学院的学生,至少应当具备‘提得起笔’‘写得一手好文章’的基本技能,学院搭建众多的平台,坚守学院的人才培养传统,守正出新,赓续文脉,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现才华、锻炼自我表达的平台。”

        

文学院连续6年举办“年度文学创作大奖赛”

                       

学生文学创作采风                                                文学院学生刊物《闽江》

文学创作讲的就是审美趣味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专业学习指南》明确人才培养指向,重在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而文学创作恰是学院人才培养的突破口。

文学院副院长林志强教授说:“文学创作的目的之一就是避免单一的审美趣味,大学生不仅需要丰富知识,更需要高品位的审美趣味。文学创作的目的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文学趣味。”

于是,在文学创作的基础上,学院鼓励学生参与到文学创作的编辑和研究中来。《闽江》依托“闽江文学社”,从征稿,到自编自排,到出版,都由学生自己主办。“年度文学创作大奖赛”,每年均征集到散文、小说、诗歌、剧本、评论等各类文体文章达400多篇,都是由学生进行初稿筛选,再交由评委审定。“散文行动”的操作模式亦然如此。学院通过让学生自己编辑,目的在于让学生适应不同的审美趣味。

除了能写、能编,学院还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学科、多个博士和硕士学科的作用,开展“草地读书会”等活动,引导学生对优秀的文学作品进行多研究,适应不同层面的书写表达方式。20161月,由福建省文联主办的《福建文艺界》中的“校园驿站”栏目专门刊登了文学院学生的多篇评论文章,其中郑恂的《散文力量》总结到:“在散文行动中,年轻的一代已经展现出我们的成果——我们将心中深藏的怀念付诸于笔尖,记录我们情感的起伏与平静,记录心中最柔软的思念;我们开始尝试着主动认识自我,反思现在整个社会的思考与信仰,反思传统文化的大问题;我们热爱生活的每一种趣味,并且在享受生活之余念念不忘”。

此外,学院还创建不同的自媒体空间,通过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微博,开设“韵律清芳”“务心笔谈”等专栏,定期推送散文、诗歌等优秀文学创作作品,除了打造“优秀文学在手边”的阅读环境,还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时时刻刻进行点评,寻找彼此之间的亮点和盲区,从而提升文学创作水平。

从《闽江》,到年度文学创作大奖赛,再到散文行动,学院培养出了大批的才子才女,在不同年代、不同领域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和成就,已经或逐渐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精英,有作家、诗人;有人民教师;有部队将才;有公务人员;有文艺工作者等。特别是《闽水泱泱》的出版,集中反映了学院文学创作群体空间的多维建构,他们有高等学院,有基础教育,有社会工作,也有个体空间。汪文顶教授说:“此次教师系列与院友系列的创作者,既有名家,又有年轻的教师作家、散文家、诗人,说不上洋洋大观,但济济一堂,首次如此集中地推出在文学院工作以及在外就职的知名校友的文学作品,既是文学院教师群体创作实力的阶段性总结,亦通过作品的共同展示,了解知名校友的创作现状,深化知名校友与母校的学缘纽带联系,构建以师大文学院为出发点的创作共同体,让在校与校外的文学院文学创作者的各种作品,从各个侧面体现文学院历史与现阶段教育学的成果性、成长性与标志性。”

多个文学创作载体的搭建,让学生有了砥砺写作技巧、建立表达自信的话语空间。多能、多维的学术创作性人才的培养,让学生在不同的时空和风格中培养文学趣味的适应性、创造性和超越性。文学院院长郑家建教授说:“文学创作作为文学院传统品牌,不能忘也不能丢,必须全力办好,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优质品牌,成为学生能力提升极好的检验平台。”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http://paper.jyb.cn/zgjyb/html/2016-10/31/content_46524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