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服务性消费市场活力
(来源:经济日报 2024-01-15 10版 消费)
施志源
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扩大消费需求,而扩大服务性消费则是当前扩大需求的重要抓手。应当树立科学的服务性消费理念,繁荣发展服务性消费行业,充分挖掘服务性消费的市场空间,不断丰富和发展服务性消费项目的类型与品质,健全服务性消费监管体系,推动服务性消费提质增效。
激发服务性消费市场活力,是服务性消费成为经济增长新动力的内在要求。一是要加快推进“服务性消费+”的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当前,要着力加强服务性消费行业的基础条件支撑,为拓展信息消费、文旅消费空间提供坚实的外部环境,推动服务性消费行业与数字信息、文化娱乐、农林产品等产业深度融合。二是注重提升服务性消费项目的文化内涵。把传播先进文化、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服务性消费的重要增长点。三是注重结合乡村振兴打造消费性服务品牌。乡村振兴带来了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农村的服务性消费需求群体也随之壮大。此外,乡村振兴带动下的美丽乡村建设也吸引了大批外来消费者,田野采摘、古村落观光、民俗体验、山水写生等深度体验项目满足了不少消费者回归田园的愿望,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康养、乡村写生等消费性服务项目提供了难得契机。四是注重结合城市人口新特点激发消费性服务市场活力。要充分研判城市人口老龄化可能给消费性市场带来的影响,科学设计适合城市老年人需求的消费性服务项目。城市退休人员往往具有经济条件好、受教育层次高、接受新事物快、权益保护意识强等特点,对消费性服务项目的内容和品质有着更高的期待。宜设计融智慧、健康与趣味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服务性消费项目,不断增强服务性消费项目的吸引力。
激发服务性消费市场活力的同时,应当着力推进服务性消费提质增效。在这一过程中,树立科学的消费理念是重中之重。一是绿色消费理念。在倡导提供丰富多彩服务性消费产品的同时,要把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理念贯彻其中。二是理性消费理念。服务提供者应当注重细分消费项目类型,综合考量消费者的年龄差异、收入差异、性别差异、城乡差异以及风俗习惯差异等特征,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经济状况、消费需求设计可供多样选择的服务性消费项目。消费者应当综合考量自身经济实力、身体情况以及家庭负担等因素,选择适宜的服务性消费项目。三是文明消费理念。服务提供者应当自觉杜绝以低级趣味吸引眼球,打造向上向善的服务项目。消费者应当积极弘扬文明风尚,自觉抵制恶俗趣味的消费项目,推动形成健康有序的服务性消费行业秩序。四是安全消费理念。服务提供者应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以确保消费者人身安全为底线要求。对于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消费项目,服务提供者应当提前告知消费者相关的风险。
实现服务性消费提质增效,规范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是关键环节。一是要健全监管统筹协调机制。服务性消费市场监管涉及餐饮、旅游、医疗、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需要市场监管部门与相关领域的主管部门协同发力,形成分工明确、信息共享、协调有序、齐抓共管的监管格局,既要避免重复性执法,也要避免出现监管真空。二是要完善监管标准体系。服务性消费类别繁多,既要制定通行的服务性市场监管标准,也要根据服务项目的内容与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行业标准与技术规范。健全服务性消费的监管标准体系既要让消费者安全消费、放心消费、满意消费,也要避免随意监管、多头监管、重复监管,还要注重与国际通行标准的衔接,助推中国的服务性消费项目走向国际。三是优化监管手段。既要有规范化的监管,促进消费性服务供给的公平竞争;也要注重结合服务性消费的空间特征,形成政府监管部门与社区、公众的有机联动,形成网格化的消费性服务市场监管体系。四是加强监管人才队伍建设。要注重培养一批懂服务性消费市场规律、特点的高素质监管人才,为规范服务性消费市场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系福建师范大学教授)
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401/15/content_2880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