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数字】研读原著躬身实践 探索教育扶贫路径

发布时间:2020-09-22浏览次数:808

研读原著躬身实践 探索教育扶贫路径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社会实践纪实

(来源:人民数字   2020-9-18

永泰县岭路乡,共有27个革命基点村和1个革命遗址,早年是中共闽中(闽南)特委长期机关驻地。前不久,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红传航道团队与岭路乡党委政府共建的红色文化教育三创基地在此启动,以互联网技术发展为契机,发挥人才资源、学术优势,布局乡村振兴新产业、探索校地合作新模式。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历来高度重视学生社会实践工作,切实将专业学习与实践锻炼紧密结合,已逐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实践品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队连续八年获团中央、团省委优秀实践营队等称号。

今年以来,在全国上下深入开展“青年大学习”之际,该院围绕“学习”评选、“研习”寻访、“传习”宣讲这一“大学习”主线,开展“沿习近平总书记在闽足迹,寻乡村振兴光辉”主题社会实践活动,让广大青年学生研读经典原著,领悟真理力量。

理论研习掀热潮

今年6月,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习近平在福建工作系列采访实录读书心得征集评选活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在厦门》《习近平在宁德》《习近平在福州》《习近平在福建》等系列采访实录,结合个人专业特点和成长体会,积极撰写学习心得。仅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就提交心得100余篇,其中2篇被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录用。

实践团队还联合校青年学生理论研读俱乐部,通过网络“云会议”等形式,在全校学生中组织了10余场习近平在福建系列采访实录的线上宣讲会,交流学习实践心得,掀起“大学习”热潮。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青马易战”轻应用,以答题形式让校园“学习大军”随时随处可学,暑假期间,吸引4099名学生通过易班参与答题12199人次,答题总数超过222万题,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蔡霜霜,是该项目理论研习部负责人,同时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以前觉得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觉得很枯燥,‘青马易站’让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了解最新时事、学习最新理论,得到了大家的认同。”蔡霜霜说。

躬身实践结硕果

除了居家学习、线上实践,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按照“广泛参与+重点支持”“就近实践+线上实践”的原则,组建了17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对其中4支给予经费等方面重点支持,帮助其在福州、厦门、宁德、泉州等习近平总书记工作过的地方或调研走访的单位开展实践活动。

在这些实践团队中,有一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思想宣讲团,他们以学习、研习成果为交流素材,深入学校、企业、城镇、乡村等,开展有特色、接地气、互动式的宣讲交流,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

王杰森和是庄学村都是该校博士生宣讲团成员。王杰森面向厦门军营村、宁德下党乡、泉州晋江市等地基层干部在线上开展主题为《勇做新时代有为青年,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云宣讲”活动,系统阐述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青年生力军的应有担当,近千人聆听宣讲。庄学村为泉州市泉港区东张村作了《泉港区东张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思路探讨》的线下宣讲,并受邀参与晋江团市委2020年党建工作重点项目“农村团建提振工程”研究,以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红色基因促发展

2017年,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依托福建省高校特色新型智库——福建红色文化研究中心,组建“红传航道”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该团队围绕红色资源挖掘、整合、传播与推广,形成红色课程、红色视频、红色媒体、红色设计为主体的服务模式。

团队成员利用专业所学,录制15个红色课程,制作包括岭路乡凤落村、庄边村在内的VR视频5个,拍摄青云山等景点推介视频18个,借助“互联网+”技术手段对其进行可视化升级,以岭路当地革命史为依据绘制系列漫画8套,MG动画6部,设计形象IP1,在腾讯上线乡村表情包16个,实现线上线下多措并举为当地带来“人气”。通过设计相关系列文创产品,让实践成果惠及更多红色乡村村民,有效实现传播红色文化与振兴红色乡村同频共振。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阮传瞰说,“让学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是我们这项工作的出发点。发挥专业优势,在实践中讲好中国故事,助力乡村振兴,这是马院学生的应有担当。”

目前,班班组织社会实践团队、人人参与“学习研习传习”正成为学生的行动自觉,相信在这种具有优良传统的浓郁氛围下,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社会实践中取得更多丰硕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新时代乡村振兴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http://www.rmsznet.com/video/d217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