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网】汪毅夫为两岸学子解传统文化纷争

发布时间:2017-02-27浏览次数:262

中评现场:汪毅夫为两岸学子解传统文化纷争

(来源:中评网  2017-02-27

汪爷爷回答同学们的提问。(中评社 臧涵摄)

中评社北京227日电(中评社报道组)由全国台联指导,中评智库基金会、全国台联文宣部和中评社“思客厨房”创意工作室于共同主办的两岸青年学子读书会昨天在北京台湾会馆举行,两岸青年共同分享交流研读《台联工作的学术风(2016)》一书后所获得的思考与感悟,聆听该书作者、中华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汪毅夫现场讲述台湾史小故事并现场与两岸学子们互动。

以下是互动环节记录: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台籍本科生陈映中首先向敬爱的汪爷爷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他表示:“汪会长您好,在您的书中反覆提到传统文化,大陆和台湾对传统文化各有传承,但对于什么是‘正统’,却始终有争议。请问爷爷对于这些关于传统文化的纷争有什么看法?您觉得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地一同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汪毅夫:中华文化一百年来在两岸的发展是有不同发展路径的。在大陆,从上世纪初开始,从《新青年》的前身《青年杂志》开始,一大批有为知识分子就开始思考文化怎么走的问题。这个时候他们形成了一种声音:中国文化有很多糟粕,必须批判和扬弃,这种思潮形成了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

从那以后,对于传统文化批判的继承就成为中华文化在大陆发展的状况。虽然那时候传统文化不断地受到批判,但是它也不断地被继承和继续。这是大陆人所共见的情况。

当然,如果批判过度就会对文化造成伤害,例如文化大革命,这是对文化本身很重要的伤害。但是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方式,对文化品质的提升有很大好处。比如说,中华文化讲“忠”,如果忠于国家,这是好事,但是如果忠于金主、愚忠是不对的。继承中华文化必须分清精华与糟粕,明白什么是值得肯定,什么是受到批判的。

但是在台湾,情况完全不一样。上个世纪初,中华文化受到异族文化的压制和压迫,在这种情况下,中华文化得以传承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何来批判。

因此,台湾的文化发展方式不是批判的继承而是传统的延续。台湾社会的发展始终延续着中华文化的传统,即使在日本侵占的50年间,这一基本情况也没有改变。

在台湾,对文化品种的保存一定是非常好的,不管什么都保存下来。但这一方式对于文化品质的提升是有影响的。糟粕和精华一起被保存下来。

在两岸开始交流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大陆很多文化已经没有了,比方说宗族文化。这在很长一段时间被禁止,但是因应台湾同胞寻根认祖,这些又恢复起来。还有比如很多寺庙、妈祖庙,比如湄洲的妈祖祖庙,也因应着台湾香客,然后妈祖信仰才开始恢复和发展起来。那么当时有很多没有了,可是台湾还保留着,应该恢复就要恢复,因为我们必须有一种尊重健康民俗的合理观念,不能用一种很过激的方式来对待存民间存在的文化元素,一定要很宽容地来看待。

比如对拜菩萨、毁寺庙,毛泽东在1922年《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里就讲过了,共产党员不应该直接把泥菩萨毁掉,而是应该由老百姓自己觉悟后再把它毁掉,共产党员去把它毁掉是不对的,这是一种“左”的做法。中共中央在很多场合都强调这一点,比如说破除迷信、破除封建观念也都是强调在尊重健康民俗基础上、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由群众自己来做。

那么,这样子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些该恢复的就恢复吧,这体现了台湾这一方面的优势,它保存了很多,但我们在两岸交流以后现在我们也要开始想一想,我们的文化是在不断发展和不断提升的,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共同考虑一下,我们的文化里什么是精华、什么些是糟粕,应该如何区别对待。

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是我们两岸同胞的共同责任,我想这个时候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觉得说,不要去争你代表的是正统,也不要觉得说文化在你那里曾经受到伤害,也不要讲你那边的文化保留了一些不应该 保留的。不,这都是我们的共同的资产,是我们共同应该面对的问题,所以我们两岸同胞应该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共同抛弃其中的糟粕。

关于精华和糟粕,我曾经打过一个比方。我们常说,批判的继承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们假定一个盘子里有一盘种子,“取其精华”就是把优良的种子提出来,“去其糟粕”就是把劣质的种子去掉,但得到保留下来的都是优良的种子,所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得到的是同样的结果,所以我们现在应该考虑这个问题,使得我们的文化品质不断提升,我们的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汪爷爷现场为大家讲述台湾小故事。(中评社 臧涵摄)

中国政法大学国际政治学系本科生方一优提问,他表示:“汪爷爷您好,在本书序言回答记者提问时您提到,为学和为官可以很好的结合起来。我想了解一下在您看来,为学之道应如何,为官之道应如何,两者有何契合点?”

汪毅夫:在老百姓的眼光看来,所有的公务员都是当官的,那么学者,什么是学者?学者是对他所从事的专业有一定的水准,学有所成的人才叫学者,我个人经历了一个从学者到官员的角色转换。

我从政后曾经夸口说,没有什么比学者从政更容易的。这么说是因为我认为,学者的思维特点或者学者的工作方法,就是要冷静、客观、周密。我们对研究对象不能先入为主,不能以主观代替客观。比如一个证据不行,至少要两个证据,而且还要考虑不同的状况,会出现什么反证。要考虑周到才能做。

今年初,我在河南有一个以“在河南讲台湾故事”为主题的讲座。我的讲话中引用到一句话,但以前我从没有用过这句话,心里就发毛。于是通过二手书网我买到书,找到这段话,才敢说。这就是学者的态度,要周密就要考虑的周全,这就是学者的思维方式,或者是研究方式的一个特点。

当官也如此,一定要很冷静、很客观,一定要把问题考虑周密。所以在方法上,学者和官是很容易契合起来的。从我个人来说,两者很容易结合起来,但有一个前提,我从事的是文科,我只要有笔,就可以做研究。可是有很多学问不能这样,离开研究室和团队可能就难以为继。

从我个人讲,我努力把学者和官员两个身份结合起来。但我也亲眼看到一些学者从政后,对学术没有任何兴趣,对学者没有感情。我认为,学者从政后,要不忘初心,还要保持学者本色。把学术当做历史,用这种态度对待工作。在学术字典上,在工作中充分发挥资源和优势。所以我想努力做到这一点,可能我也没做到。但至少,在从政后,我对学术还是很有兴趣,我对学者很有感情。我和学者在一起会变成不一样的人。但在工作中,我就慎言慎行。这是我个人的经历,我这样和大家分享。

据悉,《台联工作的学术风2016》一书今年1月在中国评论学术出版社出版,该书收录了全国台联会长汪毅夫2016年在中评网发表的诸多文章以及相关演讲,包括“汪爷爷讲故事”系列讲座的内容,如《杨克煌收藏的一份光荣》、《天然反独的二二八之子》、《文化坚守与文化自信》,以及《天演论与两岸同胞的心灵契合》等文。

中评“思客厨房”在腾讯网对汪毅夫会长演讲及其与两岸青年学子互动环节进行了现场视频直播,据了解,观看人数400余次,点赞人数超过一万。

(中评社报道组成员:林艶、郭至君、徐梦溪、束沐、臧涵)

http://bj.crntt.com/doc/1045/9/0/8/104590841.html?coluid=93&kindid=15730&docid=104590841&mdate=0227083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