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伍明春:烟山南麓遇徽音

发布时间:2024-02-27浏览次数:10

烟山南麓遇徽音

(来源:浙江日报   2024-02-25  03   钱塘江)

伍明春

一百年前,一个女孩在杭州陆官巷林宅诞生。喜得千金的父亲林长民为女孩取名为“徽音”,典出《诗经·大雅·思齐》“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句。

这个典雅而富有诗意的名字,既透露了一位父亲多子多福的传统愿望,更表达了他对爱女美好未来的殷切期许。

林徽因在杭州度过了一段快乐的童年时光,这种爱和呵护就像一片温暖的阳光,照亮了林徽因,哪怕是六岁那年因出水痘被禁足在老宅的后院,多年后都成为温馨的记忆。

她在1946年写作的《一片阳光》中说道:“时间经过二十多年,直到今天,又是这样一泄阳光,一片不可捉摸,不可思议流动的而又恬静的瑰宝,我才明白我那问题是永远没有答案的。事实上仅是如此:一张孤独的桌,一角寂寞的厅堂。一只灵巧的镜箱,或窗外断续的鸟语,和水珠——那美丽小孩子的病名——便凑巧永远同初春静沉的阳光整整复斜斜的成了我回忆中极自然的联想。”

如果说福州是林徽因籍贯意义上的父母之乡,那么,作为出生地的杭州可以说是她的第二故乡,或者用林徽因自己的话说,是她的“一半家乡”。

这里所说的“一半家乡”,既镌刻着林徽因美好、纯净的童年记忆,也饱含着她对于浙江籍挚友、诗人徐志摩的深沉感念。

曾几何时,林徽因和徐志摩之间的情感话题被当作八卦不断炒作,甚至被演绎成狗血剧情。其实,林徐之间的情感话题并非一个不可言说的禁区,更重要的是如何客观、全面地去考察其来龙去脉,在充分掌握各种材料的基础上再做出谨慎的判断,尽量避免断章取义或人云亦云的陷阱。

林徽因在处理这份感情时体现出一种女性中罕见的克制和大气。就当事双方的情感掌控力而言,林徽因无疑占了上风。

徐志摩1931年飞机失事之后,林徽因于当年和1935年分别撰写《悼志摩》和《纪念志摩逝世四周年》两文,情感深沉、真挚,但都十分严格地限定在友情的范围之内。

而在1932年元旦写给胡适的两封信中,林徽因一方面向胡适抱怨了凌叔华处理徐志摩遗留日记的不当做法,一方面也明确表达了对徐志摩的基本情感态度:“实说,我也不会以诗人的美谀为荣,也不会以被人恋爱为辱。我永是‘我’,被诗人恭维了也不会增美增能,有过一段不幸的曲折的旧历史也没有什么可羞惭。”也就是说,感受到了他的爱但并没有接受,并且对之划出一条清晰的边界线:“这几天思念他得很,但是他如果活着,恐怕我待他仍不能改的。事实上太不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也就是我爱我现在的家在一切之上的确证。志摩也承认过这话。”

林徽因对待这段感情的从容、坦荡,由此可见一斑。

林徽因不仅在文学创作上取得突出成就,在建筑学方面也建树卓著。20231015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发布一则官方消息,在中国建筑界和文艺界引起不小反响。消息称该校将在2024518日的毕业典礼上,向林徽因——中国现代著名女性建筑学家,颁发“迟到的”建筑学学士学位。

那时,榕城时值深秋,与北国风光不同,福州仓山烟台山石厝教堂内的古银杏树依然满眼翠绿,微风过处,挨挨挤挤的叶片发出窸窣声,仿佛是对这一消息的轻柔而有力的回应。2024年,是林徽因诞辰120周年,也是她入读宾夕法尼亚大学的100周年。

一个温暖的冬日午后,在烟台山南麓的一家咖啡馆里,捧读曹汛先生的《林徽音先生年谱》,翻至19249月的条目,有如下一段简短叙述:“结束康校暑期课程,与思成同往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思成就读建筑系,建筑系不收女生,徽音不得已进美术系,选修建筑系的课程。”

一个貌似轻描淡写的“不得已”,其实道出了当日林徽因在专业选择上的诸种失落与无奈。不过,凭着过人的聪颖和真挚的热爱,林徽因不仅在三年之后以优异成绩顺利获得宾大的美术学学士学位,还十分出色地完成了所修的全部建筑学课程,为她后来成为一名优秀的建筑学家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

就在这家咖啡馆近旁,有一处被命名为“可园”的古朴老建筑,是林徽因和故乡福州产生直接联结的一个重要空间。

1928年夏天,新婚燕尔的林徽因回到故乡探望母亲何雪媛女士,在“可园”住了一个多月。在福州逗留期间除了访亲探友,林徽因还先后应邀为福州乌石山第一中学学生作题为《建筑与文学》的讲演,为仓前山英华中学学生作题为《园林建筑》的讲演,让彼时的福州中学生们有幸得以一睹这位才女乡贤的才情和风姿。

英华中学是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校之一,距离“可园”仅数百米。96年前,林徽因在英华中学的那场演讲,无疑成为标示百年老校福建师大附中丰厚校园文化记忆的一大亮点。

当年的烟台山,外国领事馆林立,遍布风格各异的建筑,堪称一个万国建筑博物馆,想必为林徽因带来建筑学和文学两方面的丰富灵感。这或许也就是她一生中唯一一次返乡之旅选择住在“可园”的最主要缘由吧。

因种种原因,烟台山在上个世纪下半叶曾经沉寂了一段时间,几乎成为福州的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不过,近年来,经过重新规划和整治的烟台山,可谓焕然一新,正在聚拢越来越高的人气,已然成为闽江南岸的一个网红打卡地。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烟台山上的不少老建筑得到妥当修缮和活化利用,在传递浓厚历史气息的同时,也焕发出全新的魅力。一生热心和致力于古建筑保护的林徽因若泉下有知,想必为之感到几分欣慰吧。

漫步烟台山南麓,徜徉于“可园”门前,耳畔仿佛悠然响起林徽因的诗歌名作《笑》:“笑的是她惺松的鬈发/散乱的挨着她耳朵。/轻软如同花影,/痒痒的甜蜜/涌进了你的心窝。/那是笑——诗的笑,画的笑:/云的留痕,浪的柔波。”

诗人的笑意正穿越时空,和我们相遇,在冬日的榕城化为一首温暖的诗,绘就一幅明朗的画。

https://zjrb.zjol.com.cn/html/2024-02/25/content_3723055.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