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报】杨建义:厚植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发布时间:2017-03-06浏览次数:1062

治国理政 新概念新思想新战略

厚植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17-03-04  06版  理论周刊)

杨建义

  

CFP供图

  

观点提示:

文化自信的明确提出,意味着将文化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层面。

厚植文化自信,就是要占领文化价值高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补平“文化堕距”洼地,在全社会形成认同、尊崇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在阐述“四个自信”时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不仅说明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底气和根由,同时也提出了厚植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时代任务。

为何要厚植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的时代命题。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近代之前,中华民族对自己的文化一直充满自信,但近代以后中国逐渐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与此相伴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屡遭责难和冲击。

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既是在“历史—当下”的时间坐标中建构,也是在“中国—世界”的空间坐标中展开。党领导中国人民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为恢复和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提供了坚实的、有说服力的现实基础,洗尽铅华的文化自信已经是时代命题的题中之义。“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国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大国,使命的担当、挑战的应对、难题的克服,需要文化自信的支撑,需要厚植文化自信的作为。

树立共同理想的现实要求。文化自信的明确提出,意味着将文化价值系统及其表达形式提升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层面。可以说,坚定文化自信,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价值前景,能否担当并兑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一庄严承诺,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坚实地走向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世界,在人们的精神实践领域获得牢固认同与信念扎根,并获得最广泛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也关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否延续并讲清楚中华文明的历史连续性、实践主体性和价值普遍性的文化能量和意义。说到底,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厚植当代中国文化自信就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心聚力、砥砺前行。

克服“文化堕距”的内在要求。“文化堕距”是社会变迁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发展的列车匆匆驶过精神的站台,现实的变化把心灵的地图抛在身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物质文化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但在精神层面的变化则相对较慢。尤其面对被市场激活的多元利益和价值诉求,导致人们在一些社会生活中对于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高雅与世俗张力的无序体验,思想上感到困惑和迷茫,价值评价和行为选择上无所适从。

面对“文化堕距”留下的短板,文化自信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和主动作为。我们党对文化具有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思想自信,今天提出文化自信的时代命题,要求党继续把这种理论自觉转化为实践自觉和现实作为。坚定全社会的文化自信,以思想文化的新解放新创造,为中国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注入新的强大动力,全面改变当代中国的文化面貌,重塑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的文化形象。

回应各种挑战的现实需要。随着各国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态势的日渐深入,各种意识形态的力量都在文化舞台上较量。从国际来看,在当今世界的文化话语体系中,西方社会将非西方国家或地区的文化视为“他者”,西方所谓“普世价值”成为干预别国内政的文化借口。从国内来看,尽管优秀传统文化在生活实践中“日用而不觉”,但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进展缓慢,思想重视有余而实践转化不足,历史脉络的条块明显而现实融合不足。否定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论调依然不同程度地存在,文化自卑心理时隐时现,给历史虚无主义留下了生存和蔓延的空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带来的低俗、庸俗、媚俗的文化产品和文化现象,侵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堤坝,冲刷着人们的道德伦理底线。解决这些问题和挑战的最有力武器,无疑是厚植文化自信。

如何厚植文化自信

当代中国处于多元、多样文化共存和争鸣的间架结构之中,厚植文化自信,就是要占领文化价值高地,激发文化创新活力,补平“文化堕距”洼地,在全社会形成认同、尊崇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的新局面。

重点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阐释。制度对坚定文化自信具有独特的作用,因为任何制度都蕴含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前者连接精神世界,后者面向物质生活。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文化阐释,就是要阐释清楚我国制度建构的自主性、制度性质的民主性以及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以及我国制度所创造的效能与社会和民众的基本追求具有内在的契合性。要从工具理性上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优势及其效能,让民众从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中得到理解和确认;要从价值理性上讲清楚人民立场的根本属性,从人民当家做主、以民为本、共建共享中得到认同和坚定;要从理论上讲清楚制度的坚定性,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对道路探索中取得的成果的保持和巩固,是继续推进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有效保障。这样,“四个自信”将融为一体、相互建构,理论自信更有基础,道路自信更有行动,制度自信更有内涵,文化自信更有保障。

着力构建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实践路径。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的灿烂文化,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其中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跨越时空、超越国界。这是文化自信的重要资源。但仅有资源还不够,还要用好资源。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包括经典范本和经验范式,前者是文化的典型载体和精神集成,后者是文化从精神价值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实践样态,二者相互结合、转化和促进,保证了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不息。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资源,既要发挥自身的滋养功能,更要立足于当代,着力重构优秀传统文化现代转化的实践路径。在国民教育体系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基因,成为传承的主渠道。立足“家国同构”的文化传统和特色,重新挖掘家风家训家教的独特作用。重视培育新乡贤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与现实文化相融相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独特作用。

注重增强民众的文化体验和获得。文化产品具有丰富生活、涵养身心、增进归属之功能,无疑是坚定文化自信最为直接的表达方式和承载介质。我们不仅要在提升产品的文化品质上下功夫,强化价值导向,抵制庸俗、粗俗和媚俗之作,而且要在增量上加强,补齐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中的薄弱环节和“短板”。树立“文化经典、现代表述”的理念,注重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形象化,在“融入”和“渗透”上用心思,增强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推进文化自信生活化,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社区、乡村生活,使百姓更多、更深、更经常地获得现实生活的文化意义。

彻底消除历史虚无主义的干扰。革命文化记载了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浴血奋战,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艰难与辉煌,深刻揭示了中国人民如何选择马克思主义、如何选择中国共产党、如何选择社会主义,无疑是厚植文化自信的最好营养剂。对此形成最大消解危险的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它故意歪曲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史,试图通过“去史”之手段断掉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承续,断掉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精神支柱。要从历史制高点和价值制高点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帮助人们树立民族和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

坚定文化比较借鉴中的主体性地位。主体性地位是文化比较和借鉴的价值基点和方法坐标,是文化自信的坚固基石和现实表现。当代中国的文化自信既要有开放的胸怀,又不得不面对西方文化的挑战。赶上时代的中国要牢牢把握文化比较借鉴中的主体性地位,以“他者”之长为己所用,以自信的心态从“他者”身上吸收人类文明的智慧,以己之长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新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念的建构,围绕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更多地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作者杨建义,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