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杨宗锦:严复的临帖艺境

发布时间:2024-02-27浏览次数:12

严复的临帖艺境

(来源:福建日报  2024-02-27  12  理论周刊·文史)

杨宗锦

严复临黄庭坚《黄州寒食帖后跋》局部

不久前闭幕的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翰墨展,以严复先生的临帖、信札、条幅、对联、册页等100件作品为主打,同时展示了当代书法家书写的严复名言、警句、诗词共70件。严复先生的创作主要集中在行草书法领域,他的作品笔触流畅且富有变化,同时不失厚重和精细。他的作品展现出一种从容不迫、潇洒自如的气息,兼具文雅和端庄的特点。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笔墨之下的艺术表现,更是严复先生精神世界和人文素养的完美呈现。走进严复先生的临帖世界,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幅幅精致细腻的字帖,充分展示了他临摹的勤奋与刻苦。这些作品包括了阁帖以及唐宋元明各个时期著名书法家的杰作,彰显了他对临摹的严格要求和高超技艺。正如严复先生与外甥女何纫兰书中所云:“凡学书,须知五成功夫存于笔墨,钝刀利手之说万不足信。”随之对笔(“小楷用紫毫,或用狼毫水笔亦可……至于大字,则必用羊毫,开透用之”)、墨(“墨最好用新磨者”)、执笔之法(“大要不出‘指实掌虚’四字”)、用笔(“用笔无他谬巧,只要不与笔毫为难,写字时锋在画中,毫铺纸上,即普贤表弟所谓‘不露笔屁股’也”)、结体(“结体最繁,然看多写多自然契合,不可急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要求。

先生在书学上投入的努力和形态、神态的表现力,即使与古代书法大师相比较,也丝毫不落下风。宋代蔡襄云:“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严复先生的临摹能力堪称一流,他能够准确地把握原作的风格和韵味,不仅仅满足于复制古人的成果,而是通过自己对古人“神”的理解,赋予这些作品新的生命和内涵,同时注入自己的理解和情感。

苏轼云:“书初无意于佳乃佳尔。”严复先生在临摹《赤壁赋》时并不只是刻板地模仿苏轼的墨迹进行临摹书写,如在“遗世独立”四字中,他尊重原作的章法,没有进行大的改动,但在结字和笔画上进行了巧妙的调整。他将原本的丰腴之美转化为硬朗之姿,流美的线条变得挺拔有力。在转折之处,他更是进行了细腻的处理,使得整个作品在保持原作风貌的基础上,增添了自己文雅端庄的特点。这种在临摹中融入个人风格的做法,不仅展示了严复先生对书法的独到见解,也体现了他在艺术创作上的高超造诣。

严复先生奉行的“信、达、雅”标准,是他翻译实践的精髓所在。在选帖的过程中,严复先生“信、达、雅”的取向也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最为钟爱的是那些充满古朴气息、笔力遒劲的高古之作。如他在自跋所藏《麓山寺碑》云:“王虚舟给事尝谓:右军以后,惟智永草书《千文》、孙过庭《书谱》足称继武。”

严复先生的临摹之作,不仅展现了他对古人书法技艺的精湛掌握,更是他对先贤思想和精神世界的深入探寻和致敬。他自跋所藏《麓山寺碑》中又云:“书法七分功夫在用笔,笔及纸时,毫必平铺,锋必藏画。所谓如印印泥者,言均力也;如锥画沙者,言藏锋画也。”他以古人的笔墨为媒介,将对先贤智慧的深深敬仰和坚定传承融入笔画之中。通过这些作品,我们仿佛看到严复先生在历史长河中与先贤们展开对话,共同守护和传承书法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可绍于古人。”严复先生临习了不少宋代书法名家的作品,苏轼、米芾、黄庭坚等人所推崇的“尚意”思想被严复先生充分吸收,临摹黄庭坚《黄州寒食帖后跋》时,“无一字无来处”,不改变诗文的内容和书法章法,但于笔画细节处展现性情,如“到”字最后一笔线条波折运动,转折处圆融,继而率性下笔至收尾处又内敛而非外拓,这种稳重而含蓄的风范,恰似其人生态度,谦逊而不造作,内心却充满坚定的信念和丰富的内涵。

在文化浪潮翻涌的时代,严复先生如同砥柱中流,坚守内心的宁静与执着,这份定力源于他渊博的知识和刚毅的个性。他的书法练习不仅是模仿古人的技巧,更是对自我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他在笔尖舞动间探寻真我、磨砺心灵,从而实现精神的升华。这些书法作品,实际上是严复先生精神风貌的生动描绘,是他对人生和宇宙的独到洞察和深邃理解。每一件作品都是他追求卓越、自我完善的证明,记录了他不断突破界限、挑战自我的历程。

“书,如也,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严复先生的临帖作品,不仅是他对古代书法大家们的追慕,更是他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传承。“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临帖作品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们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严复先生卓越的才情和智慧,更能激发我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02/27/content_345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