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台湾文献汇刊续编》的社会文化功能

发布时间:2017-03-27浏览次数:633

  《台湾文献汇刊续编》的社会文化功能

(来源:福建日报  2017-03-21  12版  理论周刊读书)

陈支平

学术研究是必须兼具社会意义和学术意义的。福建师范大学继2004年组织编辑出版《台湾文献汇刊》100册之后,2016年又编辑出版了由方宝川教授、谢必震主编的《台湾文献汇刊续编》100册。这两套大型文献丛刊的编辑出版,正体现了学术研究的双重意义。

历史文献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明清以来,大陆福建、广东沿海的居民不断地向台湾移民,中华文化也随着大陆移民的进入而迅速地在台湾得以传播扎根。大量有关记述这一历史进程的文献资料,是中华文化在台湾传播的最强有力的见证。正因为如此,台湾历史文献的搜集整理,在弘扬中华文化在台湾地区的进一步传播的历史印证上,就显得尤其重要。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统一台湾是全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然而近30年来,由于台湾某些别有用心的“台独分子”极力在台湾推行“文化台独”活动,在台湾问题的学术研究上蓄意割断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渊源联系,使得文献的正常整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学术的研究日益出现了偏颇的“去中国化”的恶劣倾向。如目前台湾一些官方机构热衷于整理研究日据时期的日本总督府档案,热衷于解读所谓台湾社会与文化的“在地化”,鼓吹台湾区域是所谓的“南岛语族”的核心地等等。而对于一些与大陆有联系的历史文献档案,则视而不见,严重地偏离和阻碍了学术的正常发展。

正因为如此,大陆的学界,就更有义务和责任,对于台湾少部分“台独分子”所推行的“去中国化”行径,予以坚决的抵制与反驳。《台湾文献汇刊》和《台湾文献汇刊续编》的整理出版,不但可以在学术上迅速超越台湾方面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台湾方面的诸多影响;更重要的是能够以扎实厚重的文化积累的形式,增强包括台湾人民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向心力,有力地打击一小部分“台独分子”进行“文化台独”的阴谋,为祖国统一事业作出实实在在的成效。

从学术的层面上说,为了早日实现祖国统一,深入开展台湾问题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界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20年来,大陆的许多高等院校和学术单位纷纷成立了台湾问题的研究机构,出版了为数不少的研究成果。然而,就当时台湾问题研究的文献资料整理出版现状而言,祖国大陆的研究水平尚未明显高于台湾学界。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台湾地方当局及台湾银行出资组织大批文史专家,经过近20年的努力,搜集编辑了大型《台湾文献丛刊》,共整理出版各种文献资料400余种。这套文献丛刊成为迄今为止研究台湾问题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资料。大陆各个主要研究机构和图书馆,大多购置了这套文献丛刊;大陆学者从事台湾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引用于这套丛刊的资料。大陆学界在台湾文献资料的整理出版上,明显滞后于台湾,从而大大削弱了我们对于台湾人民以及海外华人、海外侨胞进行文化宣传和学术影响的优势。台湾整理出版的《台湾文献丛刊》固然规模宏大,影响广泛,但是这套丛刊是极不完备的。因为这套丛刊只能网罗台湾岛内的文献资料,而不能顾及台湾之外特别是大陆收藏的众多文献资料。大陆许多图书资料部门所收藏的有关台湾问题的文献资料十分丰富,亟待我们去搜集、整理和出版。《台湾文献汇刊》和《台湾文献汇刊续编》的整理出版,填补了大陆学界在台湾问题研究上的这一重大空白,使得大陆在台湾文献整理和研究的领域,迅速赶超台湾学界的研究水平,处于引领台湾文献整理和研究的先进水平。

台湾文献的整理和出版,犹如攀登高峰,越来越艰险困难。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学界编纂《台湾文献丛刊》时,其中的文献,各地多有收藏,搜集起来相对容易。2004年福建师范大学组织编辑《台湾文献汇刊》,凡是《台湾文献丛刊》中收入的文献,一概不再重复收入,因此其中整理出版的文献,基本上都是平时较少为人所知的孤本、珍本、抄本及档案资料,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此次出版的《台湾文献汇刊续编》,有时在《台湾文献丛刊》和《台湾文献汇刊》的基础上进行搜集编纂,其艰难程度更是不言而喻。全书分为《诗文别集》《平台抚台文献史料》《台湾舆志风俗》《公私文书民间契约》《二二八事件史料》《台湾近代教育资料》《谱牒家乘》《稀见台湾刊物汇编》等八个专辑,凡一百五十种。内容十分丰富,史料价值极高,再次填补了有关台湾历史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空白。

    《台湾文献汇刊》100册和《台湾文献汇刊续编》100册的先后出版,对于深刻揭示台湾历史的发展变迁与两岸中华儿女的血缘关系,考辨海峡两岸传统文化的渊源流变,印证台湾与大陆一以贯之的文脉,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闽台文化的认同感,抢救珍稀历史文献史料,拓展台湾问题的研究视野,均具有特别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