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李 霞 陈志勇:坚决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发布时间:2022-04-26浏览次数:786

坚决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

(来源:福建日报  2022-04-26   09  理论周刊·求是)

李 霞 陈志勇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信息时代,技术、意识和政治三者融合已成必然趋势,而以5G传播、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AR/VR、量子通信、物联网、区块链、元宇宙为代表的颠覆性技术,也已在潜移默化中形塑着人们的意识形态认知,成为政治渗透、意识塑造和价值输出的关键载体。

◆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坚决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确保党长期执政的现实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不了互联网这一关,就过不了长期执政这一关”,“在互联网这个战场上,我们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政治安全”。纵观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的伎俩,都是从意识形态的渗透开始,以期通过“颜色革命”混淆视听,进行政治蛊惑。尤其在当前更迭迅捷的颠覆性技术时代,西方以技术外壳为掩护,通过间接、隐蔽和渗透的方式,主动干预、介入引导和炒作公共议题以诱发政治认同危机,导致国家政治安全面临严峻挑战。因此,要坚决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使颠覆性技术这个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最大变量转化为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增量。

坚决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客观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就是守护国家的主权和政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稳定和延续,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已成为互联网时代维护国家主权和政权,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最前沿。而颠覆性技术以独特的交互方式,创新了意识形态宣传的方式,重塑了意识形态认知进路,已成为影响党执政地位、公共服务评价、参政议政的重要渠道,深刻影响着市场交易行为、灰色盈利方式、资本投资偏好的经济行为,加速制约着核心价值观念、公民道德伦理、历史传统习俗的文化传播,挑战着监督管理模式、公职人员信任、公民隐私泄漏等法律难题,甚至敌对势力依托于颠覆性技术在各领域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破坏和颠覆,对国家主权和政权安全带来严重风险。

◆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面临新挑战

技术迭代升级加剧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错综复杂。网络意识形态实质上是作为观念的上层建筑在网络空间的投射,将随着网络技术的迭代升级而更新场域,并在不断的技术变革中增强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不确定性。从1994年我国接通互联网后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出场,2005Web2.0时代社交媒体普及之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转场,再到目前颠覆性技术时代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主场,技术的迅捷革新使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瞬息万变。技术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样态和方式手段也不断在技术的更迭中被重构。此外,颠覆性技术凭借可视化、扁平化、交互性的技术优势,使传播更加迅捷、更加生动、更为丰富、更具隐蔽,以此加速整个意识形态逐步被颠覆性技术重新塑造的进程,加剧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叠变性和复杂性。

技术霸权严重冲击我国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互联网已成为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种主权空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方反华势力一直妄图利用互联网‘扳倒中国’”。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网络技术取得重大成就,网信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但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一些别有用心的国家在技术输出的裹挟之下植入该国的政治意图、价值观念,威胁我国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影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及国家安全。

技术信息偏好解构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秩序。颠覆性技术以低门槛、全息化、超越性的信息发布和传播方式为人们提供海量信息,通过信息与用户的勾连,使意识形态斗争在颠覆性技术外衣的庇护下更加隐蔽。因为,当人们带有兴趣偏好开始对信息筛选时,颠覆性技术以精准获取用户需求,并以算法推荐技术实现信息精准推送,导致信息输出的隐蔽化、用户获取信息的单一化,并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弱化用户获取信息的主体判断意识,出现“信息孤岛”现象。长此以往,颠覆性技术在对人们思想、学习、生活以及思维方式精准画像基础上,以同质化信息偏好诱导用户固守于自我建构的“信息茧房”,自动过滤主流意识形态内容,加剧网络意识形态核心价值的引导难度,从而在掌控个人价值取向基础上重构整体社会价值秩序。

◆提升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本领

第一,提升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攻防力量要对等。要以技术对技术,以技术管技术,做到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一方面,瞄准“卡脖子”技术,牢牢掌握核心科技话语权。“互联网核心技术是我们最大的‘命门’,核心技术受制于人是我们最大的隐患”。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瞄准智能终端、大数据、云计算、高端芯片等核心技术,加大科研投入,联合攻关,转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牢牢掌握颠覆性技术创新主导权,为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技术利器。另一方面,加强核心技术攻关人才队伍建设,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核心技术研发,全方位培养颠覆性技术方面的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攻关科技铁军,为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第二,加快实现综合治网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重视运用人工智能、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现代化水平。”一是要建立融合性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管理、企业履责、社会监督、网民自律”的协同治理机制,探索建立适应颠覆性技术的安全保障体系,提升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运转效率。二是提升依法治网水平,要“坚持依法治网,让互联网始终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适应颠覆性技术迅捷性的特点,加速立法,严格执法,明确颠覆技术领域网络信息各相关主体的权利义务、行为规范,明确惩戒机制,有效防范颠覆性技术可能存在的“技术利维坦”风险,严厉打击算法违法违规行为。三是构建“善治”与“善智”双向互构机制,既要摒弃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构建网络信息风险防范治理平台,又要强化技术赋能,推动颠覆性技术与意识形态治理的深度融合,将颠覆性技术的工具性转化为价值性,将颠覆性技术转化为提升意识形态治理的能力。四是健全风险处置机制,利用颠覆性技术加强对网络意识形态的监测、分析、预测,及时有效干预、化解潜在风险,打造全天候全方位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感知预警体系和处置机制,为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机制保障。

第三,强化网络空间价值引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网络意识形态斗争胜负关键在于谁赢得了民心。一要创新价值引领话语体系,使网上主流思想舆论“深入人心”。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主导权,创新颠覆性技术“润物无声”潜入意识形态价值引领的话语体系,将颠覆性技术与价值引领深度融合,巧用数字化、数据化、生活化、互动式、沉浸式、金句式的正面宣传话语,使网络主流意识形态“飞入寻常百姓家”。二要创新价值引领方式,增强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价值魅力”。准确把握颠覆性技术的快、新、准、效的特点,尤其利用算法推荐、区块链等技术对用户信息的筛查,精准把握用户需求,潜移默化精准推送主流意识形态“正面优质的网络内容”,实现个性化、分众化、差异化的价值引导。三要打造多维立体的媒体传播矩阵,嵌入网络空间价值引领“技术动能”。依托颠覆性技术可视化呈现、互动化传播的技术优势,打造“国家-地方-自媒体”三位一体的融媒体矩阵,创新报道形式,用情用力在国内外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打赢颠覆性技术下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提供软实力。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技术师范学院。本文系2021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颠覆性技术对意识形态安全的影响机制及防范策略研究”(项目编号:21BKS019)的阶段性成果。]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4/26/content_175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