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新探索:把小学课堂搬进大学校园

发布时间:2024-04-16浏览次数:10

福建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建设新探索:把小学课堂搬进大学校园

(来源:东南网 2024-04-15

东南网415日讯(通讯员 陈成 林捷 本网记者 冯川叶)近日,由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立足课程新标准 探索学习新变革”高水平教学研讨会在福州举行。本次研讨会将日本知名教育专家佐藤学、北京和福建两地小学名师名校长代表、福州市中山小学的部分小学生一起请进福建师大校园,通过专家讲座、校长分享、名师现场公开课、师范生现场观察点评、线上同步观摩学习等新颖多样的形式,与福建师大教师教育学院全体专任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深度互动交流,实现“把小学课堂搬进大学校园”,助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中日两国教育专家共话“学习新变革”

研讨会上,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佐藤学作了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学习革新——迈向探究与协同的学习》的讲座,阐述了“探究和协同”在未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分享了多个学校教学改革的成功案例。

全国优秀教师、福建省杰出人民教师、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则以“学习的发生是教学变革的落脚点”为引,深入回应了“新课标呼唤怎样的新学习”的议题,与师生共同探讨了学习的共生性和真实性等涉及学习新变革的话题。中日教育专家关于“学习新变革”的深入思考和精彩分享,获得在场师生的热烈反响。

“京师+闽生”共上一堂公开课

研讨会邀请北京小学名师团队到福建师大,为福州中山小学四、六年级的同学上现场公开课。“京师+闽生”的组合把小学课堂搬进了大学校园,让福建师大小学教育专业的师生在自己“家里”就能观课磨课,开拓视野,提升能力。

来自北京丰台第五小学教育集团的杨健夫老师,为福州中山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带来一堂题为《用构图留住校园美——黄金比的应用》的数学课。课程内容深入浅出,语言表达严谨而富有启发性,充分展现了名师的教学风采,让学生们不仅学习了数学知识,更培养了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来自北京草桥小学的石媛媛老师,为福州中山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带来一堂生动而富有启发性的科学课——《认识动物的卵》。石老师通过精心设计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们亲自动手,从实践中深刻感受生命的奥妙和原理。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锻炼了观察力和动手能力,更在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中,领悟到了学习共同体的独特魅力。

优秀师范生:既是志愿者,更是观察员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师大教师教育学院除了组织全体师生参加观摩研讨外,还遴选了30名小学教育专业优秀本科生,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积极服务研讨会,并担任了“观察员”的角色,成为本次研讨会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课桌旁的一名名观察员能以最直接的视角洞悉课堂中有效学习是否发生。他们捕捉着每一个微妙的变化,记录着每一个关键的瞬间;不仅观察学生的行为,更观察学生的思考过程、互动方式以及情感反应。他们是课堂中的隐形导师,用细致的观察和深入的分析,为学生的学习之路照亮方向。观察员们的存在,使得学习共同体课堂更加生动和多元。

公开课后,这些师范生“观察员”以独特的视角和真实的案例为切入点,对课堂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了深入的剖析,不仅分享了个人的感悟和观点,更向大家展示了教学改革的独特魅力。师范生“观察员”们的出色表现,赢得了在场的北京和福建两地名师名校长们的高度评价,甚至有北京小学校长当场表示希望这些“观察员”可以入职北京的学校。

据了解,汇聚调动国内外、省内外、高校和小学多重资源,“把小学课堂搬进大学校园”是福建师范大学提升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创新举措之一。近年来,该校主动响应基础教育新变革对小学教师队伍的新要求,重点打造了小学教育“一二三四五六专业发展计划10版”,即: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明确优秀的多科型、管理型人才“两大培养目标”,确定语文、数学、科学“三个主要方向”,夯实教育、心理、管理、艺术“四类学科课程”,建设每个方向至少“五门核心课程”,实施党建示范引领、行为养成教育、实践技能强化、科学研究训练、升学就业帮扶、宣传浓厚氛围“六项提升工程”,并逐步向“多科修读、多科实习、多科论文、多科拿证、多科从教”20版本进阶,努力培养更多高质量创新型小学教育专门人才。 

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主办的“立足课程新标准 探索学习新变革”高水平教学研讨会在福州举行。 

“把小学课堂搬进大学校园”,助力小学教育专业建设和教师教育改革创新。

 

(以上照片均由福建师范大学提供)

http://fjnews.fjsen.com/wap/2024-04/15/content_31622775.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