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客户端】福建师范大学亮相“海创会”双碳展区

发布时间:2022-06-27浏览次数:83

福建师范大学亮相“海创会”双碳展区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2022-06-21

61820日,福建师范大学作为第二十届中国·海峡创新项目成果交易会(简称“海创会”)主宾校在双碳展区参展,对外推介799件专利、345个项目,重点推介30个双碳相关项目,学校牵头成立福建省碳中和学会,主办2022年福建碳达峰、碳中和高峰论坛,助力福建省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福建师范大学长期致力于生态环境领域的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拥有地理学、生态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环境与生态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福建师范大学在全省率先成立碳中和研究院,聚焦碳中和基础理论、减排增汇技术、清洁能源、产业结构调整、政策法规、碳核算、碳交易和碳金融体系构建的综合研究。

此次展出的“生活垃圾精细化分选与废塑料回收利用”项目旨在解决生活垃圾回收和高质利用的问题,由福建师范大学陈庆华教授主持完成。这一项目阐明了生活垃圾源废塑料产业共生协同增值机制与路径,创建了6项关键技术、研制投产12项新产品、授权发明专利22件,发表论文32篇,制订标准17项,已推广应用到宝洁、超威等知名品牌,新增产值46.2亿元,实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该项目有三项创新,第一是打通了“收---用”全产业链,第二是实现了对生活源废塑料高程度分质回收,第三是实现PCR塑料和混杂塑料薄膜增值高质利用。经过鉴定,项目整体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为全面解决我国生活垃圾问题提供技术与产业示范。

 

在展区内,记者了解到福建师范大学历经30多年的开拓建设成立的“三明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变化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主要揭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机制,构建高碳汇森林经营与计量技术体系,为我国森林增汇减排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为碳交易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谈判提供科学依据。围绕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形成机制以及对全球变化的响应,该科研站建设了土壤增温、氮沉降、隔离降水控制实验平台,碳汇树种经营实验平台以及人促更新阔叶林碳汇监测实验平台。依托研究平台,学校主持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项目,发表了一系列森林碳汇与全球变化的研究成果。

此外,数学与统计学院科研团队联合其他机构通过建立模型结合PLS-R对福建省碳排放的影响因素,探索福建省未来碳排放量的预测、数字经济应如何助力减碳。计算机与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聚焦“绿色生活、智造未来”,加快内生科技驱动力,取得系列突破性成果,广泛应用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慧医疗和智能电网等场景。

 

此外,福建师范大学在闽江口站进行的湿地碳汇监测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为闽江河口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项目提供技术支撑;同时福建师范大学南方海洋研究院的科研团队在海洋碳汇领域取得系列成果,具有藻贝碳储量测定与估算、藻贝生态系统碳汇评估以及海洋渔业碳汇增汇技术能力。此外,学校在新能源、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一系列成果。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

https://app.guangmingdaily.cn/as/opened/n/279231cff10b4aa49afc190f46d872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