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帝师之子陈立鸥与福州方言
(来源:福建日报 2024-10-22 10版 理论周刊·读书)
林澜
末代帝师陈宝琛是福州螺江陈氏家族的第十七世,而陈立鸥便是他最小的儿子。陈立鸥出生于1919年,此时的陈宝琛已年逾古稀。陈立鸥谱名陈懋随,因是六子中最小的,所以也被叫作陈晓六。陈立鸥的“立鸥”是“六”官话读音的谐音,同时也是他英文名“Leo”的音译。而后,陈立鸥成为他一生中最常用的名字。
末代皇帝溥仪认为陈宝琛是自己“唯一的灵魂”。因此,陈立鸥儿时就与溥仪成为很要好的玩伴,13岁的年龄差也让溥仪格外照顾这个小弟弟。长大后,陈立鸥外出求学,留学美国。青年时期的陈立鸥是一名外交官,曾在国民政府的外交部任礼宾司一职,后调任多伦多任副领事。自1950年全家迁往美国后,陈立鸥先后在美国国防部加州蒙特利陆军语言学校和旧金山州立大学教授中文。他曾是美国旧金山州立大学中国语文和日本语文系的主任,亦是该校中文课程的创办人之一。
陈立鸥虽然并没有长时间地生活在福州,但他仍心系祖国,身体力行地传播中华文化,并与福州方言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于1965年与罗杰瑞合著《闽语入门》(英文版及中文版)、《闽音词汇》两书,其“闽语”都是指福州方言;后于1969年独自将《闽音词汇》进行增订,编成《英语—福州语/福州语—英语辞典》一书。这三本著作是他留给福州人的宝贵文献。
陈立鸥曾与罗杰瑞一起在赵元任的课堂上研究福州话,赵元任鼓励陈立鸥编写一本福州话课本,以供参考和学习,由此促成了《闽语入门》一书的诞生。在《闽语入门》(英文版)的引言部分,陈立鸥就特意对赵元任表示感谢。《闽语入门》共有中英文两个版本,记录的是福州城中知识分子的语言情况。英语版一书可分为两部分,据作者介绍,书中前十五课是专门为此书设计的,主要以对话的方式呈现内容,涉及询问他人姓氏、百货公司大减价、订飞机票、看影戏、刮台风等日常生活情景。后四篇文本是根据录音机磁带转写的故事,以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为主。
《闽语入门》采用了陈立鸥和罗杰瑞自创的一种拼音方案来记音,赵元任能够根据书中的记音讲出地道福州话,可见其是对当时福州方言的一种准确记录。书中前半部分对话的第一至第四课,作者有意试图将福州方言中复杂的连读音变现象进行阐释,但从第五课起就尽可能呈现自然状态下福州方言的语言风格和内容。作者对福州话的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特点进行总结说明,以便学习者快速了解福州话,如福州话中以元音开头的音节会有一个声门的停顿,再如福州人常用叠词来称呼物品,如把“锤子”叫作“锤锤”。
与《闽语入门》同年出版的还有《闽音词汇》一书,此书应该算是《闽语入门》的配套书籍。陈立鸥和罗杰瑞在引言部分指出《闽音词汇》包含了《闽语入门》的所有词语,同时也吸收了传教士麦利和、鲍德温编撰的《福州方言拼音字典》以及少数其他书籍的词汇。《闽音词汇》全书577页,共收入12006个词。与《闽语入门》相似,书中的注音特别强调了福州话连读音变的特点,在注音时并不注单字音,而是直接呈现连读音变后的语音面貌。如“表示下一个季节”的“下季”一词,书中的注音为“à-iě”,就将声母类化后“季”的声母[k]脱落。
1965年,陈立鸥与罗杰瑞合编的《闽音词汇》只是初稿本,陈立鸥于1969年将其增订扩充为《英语—福州语/福州语—英语辞典》。罗杰瑞为此书作引言,据引言内容可知,在1963—1965年编撰《闽音词汇》期间,二人一致认为英语—福州语辞典将会是很有用的工具,但时间并不允许他们在那时就开展这项工作。有许多读者在阅读《闽语入门》后也表达了对英语—福州语辞典的需求。陈立鸥便接此重任。与《闽音词汇》初稿本相比,新版辞典所收入的词大大增加,且把此书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用英语为福州语作注释,后一部分则用福州语为英语作注释。改变了《闽音词汇》中仅用英语为福州语作注释的单一格局,使得无论是以英语为母语还是以福州话为母语的阅读者都能更方便地使用辞典。
陈立鸥与罗杰瑞采用科学的语言学方法配以丰富的专业知识,将20世纪的福州方言较为精确、完整地记录下来,使得60多年后的我们还能了解到上世纪的福州话,也为梳理福州方言的演变历程提供坚实的参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410/22/content_405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