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之“链”:中国首条自主建设的海底电缆
(来源:福建日报 2025-01-07 12版 理论周刊·文史)
刘 斐 于 腾
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藏清末(川石—淡水)铁质海底电缆线段
21世纪初,福州闽江口川石岛上的渔民在距海岸500米的海水中打捞出一截电缆,此系晚清政府为抵御外来入侵、巩固海防以及加强两岸之间的沟通,于1887年7月经招标由英商怡和洋行承包,以福建船政学堂电报学堂毕业生为技术人员而铺设的海底电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自主建设、自主经营的海底电缆。
1874年,日本借口保护属民,策划进攻中国台湾,史称牡丹社事件。经此一事,清政府意识到此时海上的威胁已然超越陆上的威胁,于是国人开始提议加强海防。时任办理台湾防务钦差大臣沈葆桢巡台后,上报朝廷:“台洋之险,甲诸海疆,欲消息常通,断不可无电线。”建议开设有线电报,“由福州陆路至厦门,由厦门水路至台湾”,同治帝允其所奏,但因顽固势力的反对与洋商的敲诈,最终作罢。
1885年,台湾废府设省,由中央直接管辖,其战略地位直线上升。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台湾巡抚刘铭传重提沈葆桢设想,奏报清廷,极言架设台湾与福建海底电线之利害:“窃台湾一岛孤悬海外,来往文报风涛阻滞;每至匝月兼旬,音信不通。水路电报实为目前急务,必不可缓之图。”时清政府财政状况紧张,架设海底电缆经费迟迟未能解决。刘铭传在此奏折中指出了解决之法:“惟此项经费无着,臣同沈应奎反复筹议,只有百货厘金项下可以抵拨……如三年内厘金收数不敷电价,由该商人等竭力捐助,以成要举。”与此同时,刘铭传命台北通商委员李彤恩与大东北公司以及其他洋行议价,最终同上海怡和洋行英商施本思签订合同。此外,刘铭传还在1886年以9万银两向英国洋行购进一艘“飞捷”号用于铺设海底电缆,当时被称为“水线船”。“飞捷”号还在左右两耳台上各装备一门阿姆斯特朗6寸主炮,因此也被称作“巡洋舰”。
1887年7月,海底电缆开工铺设,以“飞捷”号炮艇作为水线船,船政电报学堂毕业生参与敷线工作,9月竣工,10月11日投入运营使用。电缆起于台北淡水,总长117海里,连接闽台两岸。此条海底电缆建成后,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军情政令瞬息可达,在海防建设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日本政府为便于勾连闽台两岸、进一步侵略我国大陆领土,便以《马关条约》为依仗,试图夺取台湾淡水至福州川石山海底电线主权。然条约中并未提到该条电线需随同台湾岛屿一同让与日本。事实上,此条海线主权仍归清政府。但日本接管台湾后,马上作出掠夺此条海底电线主权的系列举动。
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八月廿九日,日本公使林董照知清政府,日方已派船修理淡水、福州海线。日本政府未经清政府许可,自行派船修理电线,并于事后通知清政府以及饬令清政府通知福州地方官员配合修线,其挑衅意味明显,其掠夺意图显见。
津海关道盛宣怀连上三封奏疏于中央,言明日本此举意在占领我海线,窃不可与之得逞。九月初五日上奏:“海线系中国物产,于交台与日本条约内,并无‘水线并交’字样。查条约第二款仅载‘交与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至水线原设在海内,应不在内。中国与日本商订章程,可特指明此水线仍系中国物业;如需修理,应归中国自行修理。”
清政府深知海线如被日本所控制,则大陆与台湾之间最后的联系也将被切断,于我国领土安全而言是一重大隐患,于是采纳盛宣怀之意见,与日本政府据理力争,守护海线主权。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六日,清政府致电日本公使林董,委托其转告日本政府,“此条水线本已声明彼此另议,不在交接台湾之内”,公函中言明海线由“贵国代修”“中国认还修理费”,其中已明白告知,该海线主权归属中国,不可退让。
除通电日本政府外,清政府为维护海线主权,命北洋大臣多番查证铺设海线时与怡和洋行签订的合同,试图从中寻找与日方谈判突破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九月十二日,盛宣怀上奏禀明此前日本政府派船修理水线之境况,言明水线经修理后已恢复正常使用,并在折中指出了今后与日谈判之关键:“如能声明此线系中国电报公司之物,更易措词。除抄送出使日本裕大臣查照外,肃此禀复。”九月廿七日,北洋大臣王文韶函呈报闽台海线原案及闽台海线相关合约资料,其中包含三例光绪十五年(1889年)间台湾抚院、招商局、电报商局禀北洋大臣折,均称福州至台湾水线、安平至澎湖水线及“飞捷”已抵作盛宣怀购买“驾时”“斯美”两船时华商之股份,因而水线应归入电报商局,作为华商产业。
由此,清政府于九月三十日函送《台闽海线系商线原案》致日本公使林董,日方在无法找到合理之由强行占领海线后,终于松口曰“可从长计议”。然日本并未放弃侵占海底电线,据1898年盛宣怀上奏清廷称:“该水线已由日本修过三次,并不预先知会。此三年内,应得海线转报之费屡请日本结付,亦不应尤。其视此海线已为日本之物,置之不理。”随后,清政府因无力与日本抗衡,无奈将海线以十万元之价售与日本,至此,清政府丧失海线主权。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社会历史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501/07/content_423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