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石清华:以赤子情怀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发布时间:2022-08-09浏览次数:94

以赤子情怀带领群众摆脱贫困

(来源:福建日报    2022-08-09    09版    理论周刊·求是

石清华

研读《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能深切感悟到习近平同志关于扶贫工作的政治智慧、远见卓识以及心系人民的赤子情怀。

求真务实、脚踏实地的扶贫作风。《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记述了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开展扶贫工作的真实事例,求真务实、脚踏实地扶贫的背后是为人民服务的拳拳公仆心、殷殷百姓情。在宁德工作时,他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提出,贫困地区的扶贫工作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滴水穿石的精神,通过坚持不懈的奋斗、锲而不舍的努力摆脱贫困。在他的带领下,宁德各区县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历经“输血”就地扶贫、“换血”搬迁扶贫、“造血”产业扶贫,旧貌换新颜。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的扶贫方式。习近平同志带领福建人民,依据各地产业基础能力,发挥各地自然资源优势,走出一条产业扶贫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的扶贫之路。在宁德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提出,宁德摆脱贫困要发展好农业,农业发展要立足实际,大念“山海经”,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运用地区资源优势,宁德山区县市主抓茶叶、水果等特色农业,沿海县市主抓海产养殖、渔业捕捞等海洋渔业,逐步脱贫致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开展脱贫工作,注重保护生态环境,习近平同志带领八闽干部群众走出了具有福建特色的脱贫之路。

崇尚技能、尊重人才的扶贫理念。《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记述了习近平同志高度重视技术和人才在扶贫工作中的作用,以技术和人才为重要支撑,脱贫工作有序推进。长汀县是福建较早开始香菇栽培的地方,但传统栽培食用菌的方法要消耗大量木材,并不环保。林占熺教授通过研究,发明了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的方法,化解了“菌林矛盾”。技术推广到农村,不起眼的菌草很快成为福建的“扶贫草”,农民走上了一条以菌草技术为核心的扶贫之路。与此同时,习近平同志十分重视人才,他探索推动科技特派员下乡,为农民提供科技服务。

(作者单位: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研习社、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https://fjrb.fjdaily.com/pc/con/202208/09/content_204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