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信是我们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 2019-10-08)
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廖志诚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展现了我们的自信,我们深刻认识到,自信是我们继续前进的不竭动力。
从本质上来说,自信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这种精神力量一旦被人民群众所掌握,也就能转化为巨大的物质力量。中华民族正是具有自信,才造就了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最独特的中华文明。中华民族自信这种精神力量正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由多股力量汇聚而成的。
首先,自信源自于5000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文化传统是一个民族世世代代积累而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民族发展动力接连不断的源泉。文化传统可以造就一个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自强精神。有了它,一个民族在遇到历史环境挑战时,就有可能激发民族活力,解决复杂问题,使民族获得新生。在5000多年的发展史上,中华民族不仅发明了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创造了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构建了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创作了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也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一精神贯穿在中华民族筚路蓝缕的奋斗历程中,推动着中华民族一路向前、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开启了自信前行、披荆斩棘的拓路历程。
其次,自信还源自于近现代以来千难万险的锤炼。从近现代历史来看,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就是在经历一次又一次的艰难困苦之后变得愈加坚定。近代以后,在外来侵略寇急祸重的严峻形势下,我国各族人民手挽着手、肩并着肩,英勇奋斗,浴血奋战,打败了一切穷凶极恶的侵略者,捍卫了民族独立和自由,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保卫祖国、抵御外侮的壮丽史诗。正是在经受过一次又一次的打击之后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才会愈挫愈勇,战无不胜。
再次,自信更源自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自信与成功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一方面,自信为成功提供精神动力;另一方面,成功也在不断夯实自信的现实基础和心理基础。70年来,中华民族充分发扬“敢教日月换新天”的伟大斗争精神,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织就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美丽画卷。新中国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沧桑巨变。当前,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正是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如磐石的自信心和自豪感,也使得我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前处乱不惊,执著前行。
在新时代,坚定自信就是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指引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于时代前沿、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制度保障,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明显制度优势、强大自我完善能力的先进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国人民胜利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展望未来,使命更加光荣,任务更加艰巨,在继续前进的征程中,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坚定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力量。
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精神需求变化趋势研究”(项目编号:15YJA710018)研究成果
http://share.gmw.cn/theory/2019-10/08/content_33213633.htm